第96章 語言武器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江靜知頓了頓,似乎下定了決心:“我想……先找他談一談。用語言來解決問題。”
餘夏微微頷首,對這個決定並不意外。
這就是江靜知的處事方式。
他了解她的性格,理性,顧全大局,但骨子裏有著不容踐踏的驕傲。
“好。”餘夏表示讚同,“當麵鑼對麵鼓地把話說清楚,讓他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看他如何反應。這比直接撕破臉,可能更有效。”
他停頓了一下,補充道,語氣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維護,“但談話不是妥協和退讓。
“你必須讓他明白,這些證據握在手裏,不是用來討價還價的籌碼,而是他必須認清錯誤、徹底收手的最後底線。
“如果他不知悔改,我們隨時可以有下一步。”
他的話語像堅實的後盾,給了江靜知莫大的底氣。
她點了點頭:“我明白。我不是去求他,是去給他一個機會,也給這個家一個避免更大動蕩的機會。我打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震懾以證據。”
她握緊了手中的文件袋,“我會讓他知道,造謠的代價他承擔不起,而我選擇談話,不是因為我軟弱。”
“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嗎?”餘夏問,帶著不易察覺的擔憂。
江靜知搖了搖頭,目光堅定:“不用。這是我和他之間的事,我想自己解決。”她頓了頓,聲音柔和了些,“但謝謝你,餘夏。有你在後麵,我心裏有底很多。”
夕陽終於沉入地平線,天邊隻剩下一抹絢麗的晚霞。
兩人並肩走在漸漸暗下來的小徑上,雖然前方是一場並不輕鬆的談話,但餘夏的支持和理解,像漸漸亮起的路燈,照亮了腳下的路,也讓江靜知心中有了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隔天傍晚,J大圖書館後側一條僻靜的小徑,梧桐樹投下斑駁的影子。
江靜知約王俊波在這裏見麵。
王俊波姍姍來遲,雙手插在口袋裏,臉上掛著慣有的、略帶輕蔑的冷漠。
“找我什麽事?”他語氣疏離,眼神飄忽,似乎不願與她多待。
江靜知沒有在意他的態度,平靜地開口,直入主題:“王俊波,我們談談網上那些關於我的謠言。”
王俊波嗤笑一聲,眼神閃爍:“你的謠言?關我什麽事?”
“你先別急著否認。”江靜知的聲音很柔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其實,我們是一樣的人。”
王俊波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她會這麽說,帶著疑惑看向她。
江靜知繼續道:“我們的父母都離異了,都有了新的家庭。
“我知道那種感覺——看著原本屬於自己的世界變得支離破碎,心裏會空了一塊,會憤怒,會不甘,會對後來者抱有敵意,會覺得他們搶走了本該屬於你的關注和愛。”
她頓了頓,觀察著王俊波細微的表情變化,看到他眼神中的輕蔑稍減,取而代之的是一絲不易察覺的震動。
她運用了心理學的視角,輕聲說:“你攻擊我,或許並不是因為我本身做錯了什麽,而是因為我的存在,象征了你無法接受的改變,象征了你失去的那個‘完整’的家。
“你把對現狀的不滿和無力感,投射到了我的身上,試圖通過毀掉一些東西,來獲得某種控製感,對嗎?
“或許你還想通過這件事,造成我、我媽媽和王叔叔之間產生隔閡,把我媽媽和妹妹從燕城趕走。”
王俊波插在口袋裏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
他下意識地想反駁,嘴唇動了動,卻沒能立刻說出話來。
江靜知精準的描述像一麵鏡子,照見了他內心那些他不願承認甚至未曾清晰意識到的陰暗角落。
他避開了她的目光,下頜線依然緊繃,但先前那股滿不在乎的輕蔑姿態明顯減弱了,喉嚨輕微地滾動了一下。
見他不語,說明“動之以情”的目的達到了,接下來要曉之以理。
江靜知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但是,王俊波,發泄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你選擇了一條最危險、最愚蠢的路。”
“你想想,你父母對你寄予了厚望,J大的平台,ICPC賽場上的榮耀,你本可以有無限光明的前途。
“難道你要因為一時糊塗,因為這點不甘和憤怒,就把這一切都毀掉嗎?
“散布謠言,惡意中傷,這不僅僅是道德問題,更是可能受到處分,甚至留下案底、毀掉你前程的行為。值得嗎?”
江靜知的話像重錘一樣敲在王俊波心上。
他臉上那點殘餘的倔強開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慌亂和後怕。
他不再看別處,而是抬眼看向江靜知,眼神閃爍,試圖從中判斷她話中的嚴重程度和真實性。
他原本挺直的脊背微微鬆懈了一些,聲音幹澀地低聲嘟囔了一句:“……我沒想那麽多。”
“不!你不是沒想那麽多。你是僥幸你不會被發現。你是覺得你比我們都高明!”
這是江靜知的第三招,震懾以證據。
她從包裏拿出一個薄而透明的文件袋,但沒有完全打開,隻是讓他能看到裏麵清晰的監控截圖和打印件的一角。
“所有的證據,都在這裏。你在賓館對麵消防梯上拍攝的角度,發布謠言的IP,查的一清二楚。”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決絕的力量。
“是餘夏幫你做的?”王俊波還在垂死掙紮。
“是。”江靜知承認了,讓他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今天來找你談,不是因為我怕你,更不是來祈求你停手。
“我是看在王叔叔的麵子上,也是因為我們確實有相似的境遇,想給你一個自己走回正路的機會。
“讓你知道你犯了一個多麽可笑而愚蠢的錯誤!你的聰明才智用錯了地方!”
她緊緊盯著他的眼睛:“如果你現在收手,徹底刪除所有不實信息,並保證永不再犯,這件事可以到此為止,證據我會封存。
“但如果你選擇繼續,或者陽奉陰違,那麽下一次,麵對這些證據的,就不會是我,而是學校的學生處,甚至是公安機關。
“到時候,後果絕不是你能承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