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從容裏裹著徹骨的冷漠
字數:4098 加入書籤
穗禾這顆小心髒,也是差點承受不住。
她知道自從小姐和侯府沒了關係,三少爺時常在晚上來找小姐,而三少爺看小姐的神色也越發不加掩飾。那雙眼睛完全就是隻能映出小姐一個人的身影。
但穗禾也沒想到,小姐會這麽大膽,在院子外麵就直接旁若無人地親了三少爺。嚇得她連忙去望風,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被什麽人撞見。
不過就算被撞見,恐怕這事兒在小姐眼裏也算不上什麽。
小姐向來隨心所欲,便是天塌下來,小姐的眉梢也未必會皺一下。
畢竟就算天塌了,有一大堆個子高、本事大的男人搶著替小姐撐著,小姐有啥好怕的。
…
雲燼塵離開後,雲綺在院外的藤椅上又曬了會兒太陽,直到暖光漫過發梢,才慢騰騰起身回了屋。
她想起昨日去悅來居,祈灼沒有告知她,卻已經為她打理好的一切。
替她買好酒樓,替她雇好她想要的茶侍,替她安排好工匠對酒樓內外做修繕,還讓李管事親自去當監工。
雲綺眼底漫開一絲難得的柔色。
目光流轉間似是思忖了片刻,對候在一旁的穗禾吩咐道:“幫我去準備信箋紙筆。”
穗禾愣了一下,問道:“信箋紙筆?小姐是要給什麽人寫信嗎?”
雲綺指尖輕輕劃過窗欞上的雕花,語氣漫不經心:“你去準備就是了,順便再找個好看些的木匣子來,不要太花哨的。”
從前穗禾隻是侯府裏不起眼的浣洗丫鬟,從沒貼身伺候過雲綺。
聽著侯府裏和滿京城都傳大小姐蠢笨無知、大字都不識幾個,寫字更是歪七扭八的鬼畫符,她自然也信了。
可如今跟在小姐身邊,她才知道外麵那些傳言全是屁話。
她家小姐哪裏是蠢笨無知,別說識字寫字了,小姐簡直是無所不能,隻是這麽多年從未在外展露罷了。
雖然穗禾也很疑惑,小姐這麽多年到底是怎麽隱藏自己的才華,才能藏得這麽好的。
連大少爺都以為,小姐她什麽都不會。
穗禾手腳麻利地把東西備好,端到裏間的書桌上。素白的宣紙疊在左側,旁邊放著一方瑩潤的端硯,硯台裏磨好的墨汁泛著細光。
幾遝信箋攤開,有月白的、淺青的,最上麵壓著一疊裁得方整的粉箋。一支狼毫筆擱在筆山上,筆鋒飽滿,是雲綺慣用的樣式。
雲綺緩步走到桌前,微微俯身。
她撚起那支狼毫筆,在墨汁裏輕輕蘸了蘸,筆鋒垂落時手腕微轉,粉色信箋上便落下一行清雋的字跡。
筆鋒收梢時,她指腹輕輕蹭過紙頁,粉箋上的墨跡暈開極淡的痕,襯得她指尖愈發瑩白。
整個動作慢而優雅,連垂眸時眼睫落在眼下的陰影,都透著股遊刃有餘的從容。
半個時辰後,雲綺放下手中的筆,將所有東西收起放進木匣,又將木匣的蓋子合上。
側過身,對一旁的穗禾道:“你跑一趟悅來居,把這個木匣交給李管事,讓他替我轉交給七殿下。”
…
入夜,宮內。
祈灼回宮後,暫居景和殿。
此殿坐落於東六宮之首,緊鄰皇後的坤寧宮,規製遠勝普通皇子居所。朱紅殿門之上,懸著先帝禦筆親題的匾額。
殿內金磚鋪地,漢白玉屏風上的九龍戲珠雕得栩栩如生,紫檀木案上的端硯與紫毫筆皆是貢品,陳設裝潢無一不透著尊貴。
殿內二十餘名宮人訓練有素,各司其職。首領太監弓身垂目,奉茶宮女屏氣凝神。殿外廊下,數名侍衛佩刀而立,身姿筆挺。
自七殿下回宮,宮裏人都知曉這位自幼離宮的七皇子,如今也深受陛下重視,是以人人都提著十二分的小心,言行舉止間滿是恭謹。
這幾日,陛下的恩寵毫不遮掩。設宴召集群臣為七殿下接風,賞賜如流水般送進景和殿內,從良田錦緞到奇珍異寶應有盡有。更派了宮中最頂尖的禦廚,專司七殿下飲食。
昨日又召來內閣大臣,商議冊封七殿下為祁王之事,連王府選址都定在了京城東城最繁華的地段,還特意讓工部尚書親自督建。
皇後娘娘對七殿下這分別十餘年的兒子,更是疼惜不已。景和殿的所有宮人都是皇後親自挑選,特意叮囑要摸清七殿下的習慣。七殿下的吃穿用度,皆由皇後娘娘一一過目斟酌過。
殿內燭火明滅,暖黃的光漫過窗欞,又漫過窗邊檀木桌案,將祈灼的身影暈得幾分柔和。
他斜倚著桌沿,手肘搭在案上,指節修長的手漫不經心地捏著書卷邊角,指腹偶爾蹭過泛黃的紙頁。
烏發用一支羊脂白玉簪鬆鬆束著,幾縷碎發從鬢角垂下,拂過頸側時帶出幾分慵懶。可再往上看,那下頜線條雖被發絲柔化,卻仍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冷。
抬眼時,桃花眼彎著淺淡的弧度,眼尾微微上挑。眼底卻像積了深冬的寒潭,燭火卻映不進半分暖意,落在書頁上的目光更是淡得像掠過水麵的風,仿佛字句間的悲歡離合都與他無關。
身上錦袍的料子輕軟,本該襯得人溫潤,可穿在他身上,隻透出一種漫不經心的疏離。領口鬆著半寸,露出的頸線白皙修長,喉結輕淡得幾乎看不見起伏。
整個殿內唯有偶爾翻動書頁的聲響。 可那聲響過後,殿內的靜反而更甚。卻像有一層無形的屏障,將所有人隔絕在外,讓人不敢輕易靠近。
“…殿下。”殿外傳來輕緩的腳步聲,首領太監恭敬地躬著身子進來,雙手端著描金漆托盤,托盤上放著一方食盒。
“皇後娘娘說殿下近日常看書,特意親手做了棗泥雲片糕,讓奴才送來給殿下嚐嚐。還有一碗參湯,是陛下特意賞您補身的。”
說著,他小心掀開食盒。裏麵碼著六塊瑩白的雲片糕,糕體裹著細碎的棗泥碎。旁側白瓷碗裏的參湯澄亮,湯麵飄著幾根嫩黃的參須。
祈灼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目光仍落在書頁上,睫毛垂落的影子在眼下投出淺淡的陰翳,恍若未聞,更沒有半分回應。
老太監額角沁出細汗,不敢再多說,隻敢屏住呼吸,將盛著東西的托盤輕輕放在桌邊,連托盤與桌子相觸的聲響都壓到了最低。
直到參湯的氤氳熱氣漫來,祈灼才終於有了動作。他緩緩抬眼,眼底卻半點溫度也無,目光掃過托盤,薄唇隻吐出幾個字:“放著吧。”
“是。”老太監鬆了口氣,連忙退下。
殿內重歸安靜,祈灼才緩緩歪頭,目光掠過雲片糕時淡如掃塵,最終落在那碗冒輕煙的參湯上,表情毫無波動。
他伸出手,冷白修長的手指扣住白瓷碗耳柄。膚色與瓷色相映,連扣碗的動作都帶著漫不經心的矜貴。
手腕微轉,卻不是將碗遞到嘴邊,而是將碗舉至窗邊。待碗沿與那道縫隙對齊,便緩緩傾動手腕。
琥珀色的參湯順著傾斜的瓷壁往下淌,初時是細流,很快便連成一線,利落落入窗外的黑暗裏,連一滴都沒濺在窗沿上。
他指尖扣著碗耳的力度始終未鬆,桃花眼依舊帶著淺淡弧度,可倒湯的姿態卻像在處理什麽穢物,從容裏裹著徹骨的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