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理短
字數:4100 加入書籤
日頭漸升,辛娘子扒拉了一大盆菌菇麵,就提了半隻新鮮的火腿,跑到附近經營茶社的柳阿婆家送禮去。
一準又是為了說媒的事。
柳阿婆倒不是媒婆,不過她兒子,閨女很是出息,女兒嫁的男人是個當兵的,不幸戰死,她一個人拉拔小叔子,小姑子,靠著一手刺繡硬是把家業撐起來,還供了小叔子讀書。
兒子入贅了個大鹽商,聽說如今嶽丈對他十分倚重,家裏生意多托付給他,他一個普通農戶子,居然很有生意頭腦,這幾年把嶽家的生意給翻了好幾番,更難得為人忠厚老實,疼愛妻兒,在附近也算有口皆碑。
大家便都覺得柳阿婆有福氣,她又是個熱心腸,嘴巴還俏,鄉親們自然喜歡找她來保媒拉纖。
這兩年她還真給促成了幾對佳偶,婚後日子都過得十分不錯。
楊菁對此倒不怎麽擔憂,那柳阿婆是個聰明的小老太太,腦子靈光,必不會做那些個吃力不討好的事。
她一準看得出自己不想胡亂嫁人,便肯定不會接辛娘子的話頭。
楊菁細嚼慢咽地吃著雜糧餅子,又剝了個新醃好的鵝蛋,鵝蛋吃起來不像雞蛋那麽滑,但也油潤得很,更綿密,和餅子的麥香一合,十分適口。
因著鎮北侯家那一樁人命官司,諦聽上下都覺得她該休息,硬是給放了一日假。
雖說在家會被辛娘子各種明示、暗示趕緊嫁出去,可和偷懶休息的愉悅比,這點代價也不是不能付。
反正辛娘子也就是嘴上叨咕兩句。
吃完了朝食,阿綿把煮好的大麥茶給楊菁倒上,一邊盯著小寶拿草木灰好好刷鍋刷碗,一邊替他檢查書包。
書包是楊菁拿家裏的碎布頭給小寶做的,那些碎布頭,有辛娘子給人縫補衣裳,幫著楊震做一些椅墊,床墊之類剩下的邊角料,還有楊菁從諦聽帶回來的綾羅,很多料子相當出彩,色彩也好,楊菁挑了些深淺不一的月白,底部縫了一圈鞣製得挺括的狼皮,四角還楊震的鉚釘固定了皮子鑲邊。
整個看著精致又漂亮。
楊菁還在表麵上縫了小寶的名字,行書,端是有那麽幾分行雲流水。
雖說刺繡她沒正經學過,可如今手比以前還穩,縫線這等事,對她來講,比吃飯難不到哪裏去,繡幾個字而已,還是能繡得很好看,反正小寶特別滿意。
小寶刷完了鍋碗,就高高興興背著書包出了門。
阿綿叮嚀他:“在學堂老老實實讀書,敢胡鬧,看我怎麽收拾你!”
訓完了小孩兒,頓時又變了臉色,溫溫柔柔地拿了兩個卷餅,塞給站在門口,牽著驢等小寶的趙小乙。
“勞煩小乙哥了。”
趙小乙受寵若驚地接過來,吞了口口水,趕忙保證:“阿綿你放一百個心,我保準照顧好他,看著他進學堂再走。”
扶著小寶坐好,趙小乙趕緊咬了口卷餅,差點沒把他給香迷糊。
不得不說,他每日這般積極地來接楊小寶,被楊家的朝食給養刁了嘴巴,實在是個極重要的原因。
其實小寶的學堂也不過隔了兩條街,以前楊震隻是偶爾有空才接送,不過楊菁來了以後,實在不放心七歲大的娃娃自己出門。
別的不提,上回她帶阿綿和小寶趕早集,出去的早,撞上了抬屍人,抬屍人拉走了一連串流民,乞兒的屍體,嚇得楊菁灌了孩子兩天藥湯,生怕小孩兒駭病了。
正好趙小乙每日趕驢車去幾個酒樓送水,她就替小寶包了車。
辛娘子眼看菁娘每月給趙小乙三十文,就為了兒子坐車去上學,心下都有些無語,私底下和楊震感歎,說這小丫頭是真疼弟妹,比她還會操心。
趙小乙果然親自送小寶進了李秀才學堂的門。
“小寶,快快。”
小寶一進門,孫佳就一臉殷勤地擦了擦凳子,小心翼翼地接過小寶的書包放好。
孫佳看著書包嘖嘖稱奇:“還是你姐姐手巧,我娘被我磨著說要給我做一個,結果做得花裏胡哨的,唉。”
歎了兩口氣,他趕緊諂媚地抓著小寶胳膊搖來搖去,“快把你那份《塔碑》帖子給我瞧瞧。”
小寶應了聲,先把書和字帖取出擺放齊整,小心翼翼地翻出《塔碑》那帖子。
“擦擦手,仔細別給我翻髒了。”
孫佳眼珠子著迷地黏過去,在自己身上好好蹭了蹭手,這才翻開,美滋滋地擺放在桌上,取出紙筆開始臨帖。
此時還早,先生尚未來,周圍幾個提前到學堂溫書的學生都忍不住露出幾分垂涎。
兩個平日裏與小寶交好的同窗,悄默聲挪動凳子也靠過去蹭看。
小寶也很樂於分享,隻叮囑他們別碰髒了便是。
正小聲臨帖討論,後頭忽然有人嗤笑了聲,小寶一眼看去,就見最後麵坐著的同窗黃秋平,朝他翻了個白眼,很不算小聲地自言自語:“還別弄髒了,切!”
小寶:“……”
他所有的書和帖子,二姐都拿牛皮紙包了皮,熨得平平整整,一看就幹淨漂亮,他平時看書臨字,也都特別小心,生怕弄上油汙。
孫佳翻了個白眼:“又犯病,甭搭理他。”
小寶聳聳肩,沒說什麽,前幾日那個黃秋平,過來說要借字帖看一看,他不過說了幾句需得小心用,千萬莫汙了,他甩手就走。
“這家夥越來越不像話,還四處說你顯擺,呸,見不得別人好的小人。”
孫佳氣哼哼道。
小寶也沒當回事,他如今在學堂人緣極好,李先生待他越發重視,每天都很開心,也不介意黃秋平那些小話。
倒是回了家,循例和兩個姐姐說了說學堂的事,二姐頓時翻了個白眼,氣道:“以後阿姐再給了你要緊的書冊,那姓黃的要還敢來借,就不借他,給他臉了,在外頭可不能太老實,太好說話,知不知道?”
小寶訕訕一笑。
楊菁莞爾,由著阿綿一本正經地‘教訓’小孩。
這孩子是有點憨氣,但一點都不傻,他是問過楊菁,楊菁允許,他才把自己的字帖啊,資料一類,借給交好的小夥伴看。
其實能讓孩子帶出去的,實在沒藏私的必要。
像從聽塔弄出來的那些可能的考題,還有大概率會成為考官的那些人,平日裏寫的文章,詩詞,言論思想偏好之類,以及朝廷最近的風向等等,楊菁根本不會落在紙麵上,平日裏教小家夥功課,夾雜些私貨細細教就是。
當然,楊菁整理出來,無論是字帖還是各類書籍文章,也已經算得上十分珍貴,不要說學堂的學生們,就連那李秀才看了都連連稱讚極好。
小寶這孩子性子疏闊大方,看同窗們學習刻苦,卻如他以前似的,根本不知道怎麽學,他心裏就很有些不落忍,就期期艾艾問了楊菁。
這娃娃是半點都沒想過,人家是他的競爭對手,可能是他考秀才路上的大阻礙。
楊菁一邊笑,一邊答應了。
她覺得孩子心思正,不是什麽壞事,人自私點不算錯,但爽朗大方,難道就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