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倭國的危機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倭國王宮。
    此刻的倭國國王正在等待前線的消息。他知道隋軍強大,但他相信鬆井石帶著倭國十萬精銳,肯定能夠擋住隋軍。
    畢竟那裏可不是大隋的疆域,而是在琉球,在這汪洋大海之中。
    縱然隋軍兵強馬壯,想要取得勝利又談何容易?
    隻要戰鬥陷入僵持,遠道而來的隋軍,必然陷入困境之中。到時候,他們除了退兵別無他法。
    夜深。
    倭國國王正在床榻之上,經曆一番激戰之後,他剛要休息。
    然而就在此刻,大殿外傳來的響聲卻瞬間將他驚醒,這是一名士卒,腳步無比匆忙的跑了過來,行禮道:
    “大王,大事不好了,鬆井將軍中了隋軍埋伏,戰死當場,我倭國十萬大軍也全軍覆沒了。”
    原本還有些疲憊的倭國國王,在聽得此言後,瞬間就精神了,他瞪大了眼睛,猛的站起身,說道:
    “這怎麽可能,鬆井石乃是我倭國大將,他麾下的兵馬更是我倭國精銳,怎麽可能敗得這麽慘?”
    坦白說,倭國國王不是沒有想過己方大軍失敗,畢竟隋軍的實力擺在這裏,確實是不容忽視。
    可問題在於,這是全軍覆沒啊,倭國的十萬大軍和鬆井石,竟然全都沒了,這個結果讓他如何能夠接受?
    麵對倭國國王的質問,士卒隻能鄭重說道:
    “有前線潰兵逃回,他們帶回消息,是琉球國主投靠了大隋,鬆井將軍掉以輕心,才會落入埋伏之中……”
    聽到這裏,倭國國王瞬間一個踉蹌,就要站立不穩。
    這樣就能解釋通了,竟然是琉球。琉球一方投靠大隋,有他們的配合,鬆井石又怎能料到?
    “該死的敖柳!”
    倭國國王一陣咬牙切齒,他因為憤怒而漲紅的臉色,已經足以說明他心中情緒。
    但此刻,無論倭國國王再怎麽後悔也無濟於事了,因為木已成舟,隋軍大獲全勝,必然乘勝追擊。
    這下子,倭國國王再無睡意,他無法確定隋軍什麽時候就會兵臨城下,他必須盡快做好準備。
    就這樣,倭國國王當即下達命令,召集群臣議事。
    過不多時。
    倭國群臣聚集大殿之中。
    事發突然,他們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變故,隻是臉上滿是好奇之色。
    倭國國王沉默了一會,終於是開口說道:
    “諸位愛卿,方才本王得到消息,鬆井石中了隋軍埋伏,我倭國十萬將士全軍覆沒,我倭國敗得一塌塗地。”
    剛開始時,倭國群臣還能維持冷靜,可聽到這裏,他們卻是神色驚變,所有人都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這個消息太突然,也太過駭人聽聞了。
    鬆井石才離開多久,這是一戰即潰,而且敗得一塌塗地。
    隋軍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所有人的心中都是充滿恐懼。
    他們都忘記了,當初倭國國王派人與琉球聯合,偽裝海寇侵擾登州府,這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直到此刻,他們即將麵對大隋的攻勢,他們才心生惶恐,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已經為時晚矣。
    有大臣忍不住問道:
    “那豈不說,隋軍用不了多久,便要殺到我倭國來了?”
    見到群臣驚訝的模樣,倭國國王麵色微冷,但他仍舊是強壓下心中不忿,說道:
    “事已至此,再顧慮其他也沒意義了,隋軍步步緊逼,他們肯定不會放過我倭國,諸位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這時候,有人站出來說道:
    “大王說的沒錯,隋軍絕不會善罷甘休,現如今,我倭國必須盡快調遣兵馬,在邊境構築防線,不能讓隋軍輕易登陸。
    隋軍雖然強悍,但在水戰之上,我倭國將士仍舊是有一定優勢,隻要能夠將戰場控製在海上,我倭國未必不能取勝!”
    不得不說,這名大臣之言不無道理,倭國國王也是認真思索起來。
    隋軍擊潰倭國大軍,確實不是在海上,而是將鬆井石引入琉球。
    這是不是意味著,大隋一方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在海上戰勝倭國大軍,所以他們才會在琉球布置陷阱。
    想到這裏,倭國國王心情好了許多,他乃是倭國之主,一旦倭國覆滅,他自然是首當其衝,麵臨大隋的兵鋒。
    在這危急時刻,他唯有竭盡全力,擋住隋軍,保住倭國才行。
    很快,倭國國主點頭道:
    “武藤愛卿說的沒錯,那就立刻下令,調集各處兵馬,前往阻擊隋軍,絕不能讓隋軍靠近我倭國半步。”
    說到此處,倭國國王又想到些什麽,他當即說道:
    “諸位還有什麽建議,但說無妨?”
    這些個大臣,也是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不過這些人說的大多都是廢話,令倭國國王頗為無語。
    除此之外,還有大臣提醒倭國國王,雖然沿海防線很重要,卻不能完全寄希望於此,隋軍還有可能長驅直入。
    所以,作為倭國都城的邪馬台,同樣要嚴加戒備,不能疏忽大意。
    否則的話,一旦讓隋軍殺到邪馬台之外,他們就隻能坐以待斃了。
    可是對這名大臣之言,倭國國王卻是嗤之以鼻,他不相信隋軍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突破倭國防線,殺到邪馬台之外。
    是以,倭國國王仍舊是將絕大多數兵馬,全都調往靠近琉球的海岸防守。
    這一戰對倭國至關重要,絕不能掉以輕心。
    ——
    楊林率領大軍,朝著倭國靠近。
    可以多說,楊林此番出征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隻等覆滅倭國,便可大獲全勝,帶著俘虜凱旋而歸了。
    如今大軍上下,皆是士氣昂揚,他們有著必勝的決心和鬥誌。
    在大軍行進之前,楊林便是派出斥候,靠近倭國打探,如今已將新消息傳回。
    倭國一方,顯然已經得知前線戰報,便是匆忙從各地調遣兵馬,在前方構築了一道防線,其目的顯而易見。
    那就是想要將隋軍阻擋於此。
    倭國的實力,確實要比琉球強大許多,哪怕損失了十萬大軍,仍舊留有餘力,這道防線的力量,也不容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