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非救不可嗎?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A+A-


    聽得秦瓊鏗鏘有力的話語,在場眾人皆是一驚,他們都聽出秦瓊並非敷衍之言,而是下定了決心。
    雖然在場眾人,都是綠林豪傑,但見秦瓊如此,仍舊是沒反應過來。
    而在他們愣神之際,同樣有點懵的賈閏甫,則是小心翼翼到門前,默默將大門給關上了。
    眼下那程咬金被靠山王府的人給擒獲了,如果秦瓊想要救人,那豈不是隻有一個辦法?
    從靠山王府手裏搶人,說是造反也毫不為過,這可不是開玩笑。
    單雄信也看見了關上的大門,但他並未多言,而是鄭重其事看著秦瓊,說道:
    “叔寶,這位咬金兄弟,你是非救不可嗎?”
    雖說單雄信是北五省綠林總瓢把子,但與靠山王府為敵,可不是明智之舉。所以他並未輕易應允,而是認真詢問秦瓊。
    這時候,秦瓊也意識到自己確實是有些衝動了,程咬金是他的救命恩人,卻和單雄信等人沒有實際的關係。
    頂多就和尤俊達有所牽扯。
    在這種情況下,拉著單雄信等人一起冒險,未免是強人所難,在短暫沉默後,秦瓊便是認真說道:
    “程家對秦某有救命之恩,秦某豈能看著他身陷絕境而孰視無睹?
    若是不知此事也就罷了,但既然得到消息,秦某總得做點什麽。”
    又是一陣躊躇,秦瓊認真道:
    “這是秦某一人之事,單莊主你們不過是來客,就不要參與了。隻是勞煩單莊主,若是出了變故,替秦某照顧老母。”
    秦瓊信得過單雄信,也信得過單雄信帶來的人,所以他並未遮遮掩掩,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而在此刻,單雄信終於是有所決斷,他神色肅然看著秦瓊,說道:
    “叔寶,你這是哪裏話,你我二人情同兄弟,你要舍命救人,難道你覺得單某就是貪生怕死之輩,看著你一個人以身犯險嗎?
    況且,這位咬金兄弟乃是俊達的兄弟,亦是綠林中人,單某怎能忽視?
    既然如此,我們便一起動手,設法將咬金兄弟救出來。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我們又不是與整個靠山王府為敵,隻是救個人而已,以我等的本事,又有何懼?”
    雖然單雄信提到了尤俊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單雄信之所以下定決心出手,完全是看在秦瓊的麵子上。
    而在單雄信開口之後,在場其他人也是紛紛附和。
    王伯當讚同道:
    “二哥說的沒錯,我們豈能看著叔寶一個人冒險,王某願助一臂之力。”
    謝映登點頭讚同,其他齊國遠、李如珪等人也都跟上。
    其他如大刀王君可,雖然他們在此之前和秦瓊沒有交情,但他們跟單雄信來到這裏,亦不可能置身事外。
    過不多時,一眾豪傑就表態完成。
    哪怕尤俊達知道這並不是看在他的麵子上,也為之眼前一亮,趕忙說道:
    “二哥,叔寶兄,某替咬金先謝過諸位了!”
    秦瓊亦是為之動容,他方才並非虛情假意,而是真的做好孤身救人的準備。
    可單雄信等人如此決然,願意和他一起冒險,與靠山王府為敵,他怎麽可能毫無反應呢。
    隨著秦瓊吐出一口濁氣,他認真道:
    “程家對秦某有救命之恩,秦某出手乃是應有之義,諸位兄弟願意出手相助,秦某亦是在此謝過了。”
    單雄信頷首而笑道:
    “叔寶你這就太見外了,等我等救出咬金兄弟,再喝個不醉不歸。”
    秦瓊點了點頭,肯定道:
    “到時候秦某與諸位兄弟痛飲一番。”
    這時候,一直在旁邊看著的賈閏甫,也是恰到好處的說道:
    “叔寶亦是在下至交,在下便在賈柳店中備好宴席,等諸位歸來。”
    賈閏甫是個聰明人,這一夥人都打算跟靠山王府搶人了,雖然他算是局外人,但要是一點不表態,難免惹人心疑。
    這番話說下來,既表明了他和秦瓊的關係,也表示對眾人的支持。
    眾人皆是暢快大笑。
    而秦瓊看到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眼下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雖然他知道宇文成惠等人,便在靠山王府,但這一時半會的,他又哪裏能找到宇文成惠?
    再者說了,不管程咬金是什麽身份,現在都是仕途劫皇綱的賊人,乃是妥妥的死罪,宇文成惠能不能幫上忙都不知道。
    這種時候,秦瓊隻能靠自己了。
    而單雄信等人能夠拔刀相助,說是雪中送炭也毫不為過。
    正如單雄信方才所言,多一個人便多一份力,況且在場諸位都是綠林豪傑,各有本領,可不是等閑之輩。
    至此,眾人的態度都已經確定下來。
    單雄信又說道:
    “方才俊達已經說了,靠山王府押送皇綱的隊伍,便是朝曆城縣方向而來,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想要押送皇綱,人數必然不少,我們想要救人,便不能與之硬碰硬,而是要尋找機會,在半道埋伏,打個出其不意。”
    作為綠林扛把子的單雄信,自然是頗有些領導風範,他頷首侃侃而談道:
    “到時候,我們也無需和官兵拚個你死我活,隻要趁亂將人救走就行。
    叔寶你在曆城縣日久,可知有什麽必經之路,適合我等埋伏,隻要靠山王府的人馬過來,我們便可順勢動手。”
    單雄信的分析,與秦瓊的想法一般無二,作為在曆城縣生活了數十年的土著,更是當差數年的秦瓊,對周邊的地形環境自然頗為了解。
    經過短暫思索,秦瓊心中便有了答案,他認真說道:
    “在曆城縣北,有一處小葉林,正是適合埋伏的好地方。”
    單雄信主動開口詢問,自然信得過秦瓊,所以在秦瓊應答後,他欣然說道:
    “好,那就去這小葉林。”
    在這件事上,隻要單雄信和秦瓊達成一致即可。
    就算綠林不是一個統一的組織,但在這關鍵時刻,單雄信自然有統籌全局的資格。
    而後,眾人又是各抒己見,商議了一些細節,便是立刻動身而去。
    時間匆忙,他們要盡可能的多打探些消息,才能避免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