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壽宴
字數:4011 加入書籤
看到王伯當和謝映登等人感慨的模樣,宇文成惠則是肯定道:
“當初在馬邑郡,也多虧了有諸位鼎力相助,否則以我一人之力,想要完成此事,可沒有這麽簡單。”
他說的也是實在話。
對於宇文成惠來說,當初他奉楊廣之命前往馬邑郡任職,身邊並沒有什麽可用之人。
雖然宇文成惠相信,以他的實力,對付那些貪官汙吏、世家子弟也不在話下,但有著王伯當等人相助,終究不一樣。
很多事情,都是王伯當和謝映登幫忙處置,包括操練兵馬也是王伯當負責,替他訓練了一支精銳之師。
後麵他領兵孤軍深入,能夠一舉殺入突厥王庭,這支精銳也功不可沒。
這場戰鬥的勝利,每個人都居功至偉。
王伯當卻是擺擺手道:
“成惠你真是太謙虛了,以你的本事,縱然沒有我等相助,一樣能夠取得成功。
況且,我等在馬邑郡的所作所為,也算是得償所願了,如果天下人都像成惠你這般,所有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了。
對了,先前叔寶還和我們提起,你前些天隨靠山王出海征戰去了,不知道戰況如何,可否和我們講講?”
在王伯當開口後,一直聽著的單雄信趕緊附和道:
“正是,成惠兄弟可否說說此事?”
秦瓊講的隻是大概,更多的細節和情況,自然是問當事人更直接。
宇文成惠並未因為單雄信等人知道此事而感到意外,因為在楊林歸來之後,就已經將海外戰報傳出。
隻有讓更多人都知道此事,百姓才能安心,真正的無憂無慮生活。
而非瞻前顧後,始終擔心著有朝一日,海寇會不會卷土重來?
在賈柳店中,除了秦瓊和程咬金等幾個人,其他人都看了過來,顯然他們也在好奇,宇文成惠海外征戰之事。
宇文成惠掃了一眼,這不是什麽不可說的秘密,他沉吟道:
“既然諸位想聽,那在下就簡單說說吧!那是……”
其實宇文成惠的描述,也隻是個大概,他總不可能細說自己如何衝鋒陷陣,戰將破敵吧?
那豈不是有自吹自擂的嫌疑?
但在場眾人聽了,皆是眼眸亮起,臉上浮現振奮之色。
單雄信率先喊道:
“真是太好了,想不到這倭國和琉球,竟然如此膽大妄為,竟然令人扮作海寇,屢次侵擾登州府之地。
也難怪這麽多年,海寇始終無法肅清,這也是情有可原,但從今往後,沿海百姓就再也沒有這等顧慮了……”
別看單雄信等人都身在綠林,但他們並非窮凶極惡的殺人魔,而是心懷俠義,也認同自己是大隋百姓的身份。
麵對海寇,乃至於邊境其他外族的侵擾,也會心生憤懣。
隻不過,在大多數時候,他們同樣無可奈何。
眾人一一附和,雖然他們不曾和宇文成惠交手,卻也知道這位的能耐,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
一般的人,可無法獲得王伯當、謝映登二人如此敬重。
而在眾人說話間,一道道酒菜也是端了上來,眾人臉上都洋溢著欣喜之色,一邊聊著天,一邊飲酒。
——
這一晚,秦瓊帶著程咬金和羅成,回家見秦母去了。
方才秦瓊說的可不是虛言,秦母確實時常想念程母。人的年紀大了,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一些昔日的好友。
程母和程咬金,可以說是秦瓊母子的救命恩人,也正是有他們幫助,秦母才能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來。
這樣的朋友,自然有著特殊意義。
至於宇文成惠等人,同樣沒有閑著,他拉著單雄信一行,直接去城中青樓聽曲。
時間匆匆而過。
因為秦瓊已經請好了假,這些天他並未離開曆城縣,就在賈柳店中陪著眾人。
單雄信等人大老遠才到曆城縣來,要是秦瓊直接跑了,那未免不合情理。
所以這幾天裏,賈柳店頗為熱鬧,每天都是熱火朝天。
隨著壽宴日期將近,其他祝壽之人,也是陸續抵達。
其中就包括了北平府送賀禮的隊伍,以及在太原的李淵派來的人。
當初在臨潼山下,李淵一家前往太原任職,結果被楊廣和宇文化及帶人埋伏,幾乎就要被團滅了。
幸好此時,秦瓊公辦路過,見到響馬行凶,當即出手相助,擊退了響馬也就是楊廣等人,順利救下了李淵。
正因為這一戰,秦瓊成了李家的救命恩人,也是為後麵的故事埋下伏筆。
李淵派來的,便是他的女婿柴紹。
對此宇文成惠並不覺得意外。
柴紹乃是賈柳店結義的一員,來祝壽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時,宇文成惠和柴紹也不是第一次見了,先前在大興城的時候,柴紹也跟著秦瓊等人一起。
隻不過,柴紹的存在感並不強罷了。
在得知柴紹的身份,單雄信神色一變,卻又很快恢複如常。
單雄信信奉的,始終是冤有頭,債有主。他大哥死於李淵之手,他自然會設法找到李淵報仇。
但是,他並不會因此濫殺無辜,對李淵的女婿做什麽,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這便是單雄信作為綠林總瓢把子的格局,要是他連這點氣量都沒有,也不可能結交這麽多朋友了。
整個過程,並未發生什麽變故,秦母的壽宴也是如約開始了。
這場壽宴,可以說是極其熱鬧的,單雄信呼朋喚友的效果頗為明顯,大家聚集於此,各自準備了禮物。
單雄信對秦瓊這個朋友極其看重,秦母的六十大壽,又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熱鬧一些自然不是壞事。
宴席之中。
秦瓊在首位之上,他看著前方眾人,心中莫名有些感慨。
雖然這裏麵,有很多人他才認識不久,但短暫的相處,也讓他與眾人間多了幾分情誼。
不管怎麽樣,這份情秦瓊自然要記在心裏,他絕非不知回報之輩。
就這樣,秦瓊朗聲說道:
“諸位遠道而來,為我母親祝壽,乃是秦瓊的榮幸,秦瓊先在此謝過了!”
秦瓊朝著眾人微微拱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