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太勇了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程咬金在院中練了幾遍斧法,對招式是越發熟練。
在此期間,宇文成惠則是又陪了伍登一會,隨著天色稍晚,便是告辭離開。
雖然伍登萬般不舍,卻沒有一直纏著宇文成惠,而是默默看著其離開。
哪怕宇文成惠也不得不承認,伍登確實是個很乖的孩子,隻可惜他身在伍家,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東西。
或許伍登現在還不知道,但他遲早要麵對這些問題。
隨著宇文成惠三人的身影逐漸遠去,伍登有些失落的低下頭,他很快轉身,看向自己的母親,喃喃道:
“娘親,等登兒長大,爹就會回來嗎?”
李氏心中歎息,她又何嚐不思念自己的夫君呢?
但她也不知道,伍雲召身在何處,生死如何,所以她隻能柔聲回答道:
“登兒,會的,等你長大了,你爹就回來了!”
年幼的伍登,隨著李氏的話語,堅定的點著頭。
他一定要快快長大,那爹就能早些回來了。
——
接下來幾天。
宇文成惠便是留在大興城中,繼續著往日的生活模式,頗為愜意。
尉遲恭自然是跟在他身旁,倒是程咬金這家夥,一改往日憊怠的性子,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努力起來。
每天都在院中苦練天罡三十六斧,頗有幾分狠勁。
對此,宇文成惠是樂見其成,再怎麽說,程咬金已經是他的徒弟,要是表現太差,那豈不是有損他的顏麵?
同時,宇文成惠也有幾分期待,在演義之中,程咬金倚仗三板斧,實力不容小覷,卻隻能算是一線守門員。
那現如今,程咬金習得完整版天罡三十六斧,他又能取得多高的成就呢?
當然了,這種事情著急不得,就算程咬金天賦不錯,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畢竟,不是誰都像宇文成惠這般,能夠殺敵獲取經驗,讓實力迅速增長。
而在此期間,楊廣的命令終於傳來。
讓宇文成惠明日入朝接受封賞。
楊林等人不在,楊廣自會安排人傳旨賞賜,但宇文成惠幾人在大興城,那就不可能隨便敷衍過去,該走的流程還得要走的。
對此,宇文成惠並無異議。
時間一天天推移,終於到了朝會的日子,宇文成惠和宇文成龍二人,跟著宇文化及,一並進入皇宮之中。
當他們出現在人群之中,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其他大臣的視線時不時在宇文成惠身上打量著,臉上多少有些羨慕。
雖然這些天,宇文成惠的表現還算低調,但他在海外的事跡,早就傳遍了大興城,群臣自然了然於心。
宇文成惠年紀輕輕,尚未加冠,就已經取得這麽多功績,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隻可惜,這等少年英傑竟然是宇文化及這奸賊之子……
要是他們的兒子就好了!
同時,這些大臣也意識到宇文成惠出現於此代表了什麽。
那必然是楊廣有令,要對宇文成惠在海外立下的功勞論功行賞了。
這讓群臣心生好奇,接下來楊廣會給出什麽賞賜,才配得上宇文成惠的功績。
宇文成惠並未理會群臣的目光,他神色淡然,波瀾不驚的跟在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左右,一並朝著大殿走去。
他不是第一次入宮,對宮中布局並不陌生,便是輕車熟路踏入大殿,找了個地方站好,等待著朝會正式開始。
在楊廣不曾出場之前,大殿之中頗為熱鬧,眾人議論紛紛,聲音嘈雜。
有人是在議論朝廷要事,但更多的人都在討論著宇文成惠。但眾人談論雖多,卻沒有幾個敢主動上來和宇文成惠打招呼。
這自然是因為宇文化及的緣故。
現在宇文化及的名聲,早就爛大街了,就算和宇文成惠沒什麽關係,但其他人也不敢貿然上前招惹。
當然了,這裏麵多少也有眾人對宇文成惠自身的忌憚。
他們對宇文成惠並不了解,要是交好不成,反而觸了人家黴頭,豈非得不償失?
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觀望為好。
“陛下駕到!”
但就在這時,一道尖銳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讓所有人瞬間安靜下來。
群臣連忙站好位置,神色頗為恭敬,看著那道英武的身影緩緩坐上了龍椅。
楊廣到了,這位大隋之主還是一如既往的霸氣,他在龍椅上睥睨下方群臣,哪怕沒有開口,也令人感受到巨大壓力。
群臣恭敬行禮道: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楊廣緩緩抬手,說道:
“諸位愛卿平身吧,今日朝會之上,諸位愛卿可有什麽事要稟報?”
隨著楊廣開口,有大臣麵露猶豫之色,但最終還是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自從我大隋開河以來,征召民夫數以百萬計,使得各地青壯匱乏,田地無人耕作,百姓食不果腹。
這段時間,可謂是民怨沸騰,百姓難安,照這樣下去,恐怕要滋生叛亂。
微臣懇請陛下,為百姓,為天下計,暫緩開河之事,與民休息……”
當這名大臣聲音響起,在場眾人皆是心中一驚,包括宇文成惠亦是為之感慨。
此人實在是太勇了。
隻可惜,此刻在皇位上的是楊廣,而不是李世民。如果楊廣會聽下麵的勸告,那他就不是楊廣了。
對於楊廣來說,百姓不過螻蟻,隻是一個數字,他又怎會考慮這些呢?
宇文成惠想做好人,想刷任務,但他從來不敢和楊廣說這些。
便是因為他有自知之明,就算和楊廣說了,也無濟於事,隻會激怒楊廣,惹火上身。
可以說,隻要有人膽敢阻攔楊廣的計劃,便是與之為敵。想要與之打好關係,隻能像宇文成惠這般,順著他才行。
果然,當楊廣聽得這大臣之言,神色頓時冰冷了下來,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楊廣並沒有暴走,而是冷聲道:
“好一個為百姓,為天下計,難道朕開通運河,連結南北,就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了嗎?
這些人,朕給了他們容身之地,讓他們能夠生存下去,如今隻是開河罷了,若他們敢反,那便休怪朕不留情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