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逼迫

字數:5425   加入書籤

A+A-


    但他對任何可能提升優化效果的潛在素材都保持著敏銳的嗅覺。
    一個訓練有素的殺手組織,確實引起了這位存在的興趣。
    “那就有勞震武先生了。”
    言午頷首示意。
    兩人不再多言,一前一後離開。
    他們離開了這座充斥著冰冷科技與隱秘交易的秘密基地。
    向著風波漸起的光城而去。
    ——————
    黑石監獄,2203監舍,林默靜坐於冰冷的床板。
    他的意識通過幽靈的渠道,聚焦在光城。
    全嘉和複仇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地反饋回來。
    當看到全嘉和最終成功複仇崔仁俊時,林默的意識深處泛起一絲微瀾。
    幫助全嘉和,並非一時興起。
    幽靈、向嶺、馮曼等黑客們收集的情報,指向一個結論。
    言午對其獨子言笑的重視程度,超乎尋常。
    這不僅源於血脈。
    更似乎與言午自身某些不為人知的隱秘經曆有關。
    付洛依推測,言午早年可能經曆過子嗣夭折。
    言笑的降生對他而言具有某種“打破宿命”的象征意義。
    因此,言笑不僅是他的兒子。
    更是他證明自身“力量”的精神寄托。
    這正是關鍵所在。
    全嘉和持續針對言笑的追隨者下手。
    每一次複仇,都在不斷刺激言午敏感的神經。
    當言笑身邊的保護層被一層層剝開。
    當威脅越來越近。
    言午絕不可能坐視不理。
    他必須親自出馬,為兒子掃清威脅。
    這就是逼迫言午現身的完整邏輯。
    看著全嘉和的遭遇,林默心中泛起一絲複雜情緒。
    他理解那種至親被害卻無處伸張的痛苦。
    但更重要的是,全嘉和是他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個能讓言午現身的關鍵棋子。
    既然目標一致,這枚充滿憤怒的棋子,正好可以為他所用。
    “執行預定計劃。”
    林默的意念冷靜傳遞。
    “讓全嘉和的怒火,全部傾瀉在言笑身上。”
    “我們需要言午現身。”
    “明白。”
    幽靈和馮曼早已製定好完整方案。
    他們之前遠程操控崔仁俊手機發出的指引信息。
    那些精心合成的音頻。
    對治安局通訊周期的精準計算。
    以及規劃的撤離路線。
    全都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
    一切,都是為了將全嘉和這把複仇之刃,更狠、更準地刺向言笑。
    逼迫那隻老狐狸現身。
    與此同時,林默對文牧小組下達指令。
    “全員秘密向光城集結。”
    “後勤組,優先為他們配備裝備。”
    意念掃過李蔭統籌的後勤清單。
    齊班改造的手槍及專用彈藥。
    於迪特製微型破片手雷及遙控引爆裝置。
    古索提供的強效神經麻痹毒劑。
    趙高準備的套牌車輛及應急撤離路線圖。
    這些,將是文牧小組在光城狩獵言午的獠牙與利爪。
    光城的網,正在悄然撒下。
    就在這時,另一條信息通過文統,從釜城傳來。
    盧澤娜主導的舊案清查,已進入深水區。
    審查焦點觸及陳泰當年經辦的係列案件。
    其中自然包括將林默定罪的“龍城連環殺人案”。
    消息傳來,林默的意識停頓了刹那。
    盧澤娜,這位“盧青天”,終於要碰他最核心的案子了麽?
    陳泰當年抓捕他,不過是執行言午和尹家的指令。
    盧澤娜的刀,敢不敢,能不能直接劈向尹家隱藏在最深處的隱秘?
    她是在真正追求司法正義,還是僅僅以此作為爭奪權力的工具?
    林默靜靜地“注視”著釜城的方向。
    複仇的路徑依舊迷霧重重。
    但光城的獵殺與釜城的清算,如同兩把同時揮出的鐵錘。
    一絲微不可察的波動,在林默沉寂的心湖中蕩開。
    那是一種冰冷的,希望。
    ——————
    光城,全嘉和的居所。
    一種難以言喻的滯澀感,始終揮之不去。
    作為經驗豐富的治安官,他對視線異常敏感。
    窗外街角那輛轎車,已連續三天停在相同位置。
    它的貼膜顏色過深,完全看不清內部。
    樓道裏新來的鄰居,眼神也過於銳利。
    那人在看到他的時候,餘光總是似有似無地掃過他全身。
    就連在局裏日常工作之時,他也能察覺到某些同事目光中的異樣。
    那裏麵混雜著同情、審視,或僅僅是公事公辦的疏離。
    這些細節如同無數蛛絲,正緩緩編織成一張無形的網。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進入調查組的視線。
    那份殺害金炳哲、崔仁俊的嫌疑人的名單,他必然名列其中。
    憑借職業本能和對內部流程的了解,他明白自己被列入的理由。
    他的動機足夠強烈:
    妹妹全嘉欣的慘死,所有線索都隱隱指向言笑的小團體,卻最終不了了之。
    雖然他隻是眾多“可能的複仇者”之一。
    但監視的力度讓他明白,自己在他們眼中的威脅程度不低。
    勸告來得十分隱晦。
    一位私交尚可的前輩,某天在食堂“偶遇”了他。
    前輩端著餐盤在他對麵坐下。
    閑聊幾句工作近況後,話鋒不著痕跡地轉向別處。
    “嘉和啊,最近城裏不太平。”
    前輩舀著湯,語氣似是無意。
    “那些陳年舊案又被翻出來,鬧得人心惶惶。”
    “上麵壓力很大,正盯著所有可能……走極端的人。”
    湯勺在碗沿輕碰。
    “有些線,一旦跨過去,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我們這身衣服,”前輩抬眼看他。
    “是約束,也是保護。”
    “千萬別因為一時衝動,把什麽都毀了。”
    全嘉和悶頭吃飯,含糊地應了一聲。
    他聽懂了這番規勸。
    前輩在提醒他,也在警告他。
    雖然沒有證據,但懷疑的種子已經播下。
    他必須表現得一切如常,才能在這張逐漸收緊的網中,找到可供突破的縫隙。
    然而胸腔裏燃燒的仇恨,從未有一刻熄滅。
    妹妹那雙空蕩蕩的手腕,崔仁俊瓶中那幾片屬於嘉欣的指甲,日夜灼燒著他的靈魂。
    秩序?這身製服?
    它們曾是他的信仰。
    如今卻成了保護惡魔、禁錮正義的冰冷鐐銬。
    他必須找到方法。
    必須突破這無形的監視,完成那血色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