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父親到底怎麽了
字數:4549 加入書籤
父親的問候千篇一律,詢問她的健康,詢問她自學的課程進度。
偶爾也會在她的要求下,與她談論那些關於未來的幻想。
鄭明雅記得自己年紀還小的時候,曾踮著腳尖湊近屏幕,
帶著一絲對那個“科學家”父親的模糊崇拜,認真地說:
“我的夢想,是長大後成為像爸爸一樣的人,做很重要的研究。”
那一刻,父親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像是被什麽東西狠狠擊中。
他的嘴唇不自然地蠕動了幾下,仿佛有千言萬語堵在喉嚨口。
最終卻隻是化作一個僵硬的笑容,什麽也沒說。
那時她看不懂父親眼中複雜的情緒,隻覺得那笑容比哭還難看。
如今回想起來,那分明是混合著巨大悲慟與麻木的笑,
是一種深陷泥潭無法自拔的絕望。
十年間,鄭明雅被牢牢禁錮在這座“療養院”的特定區域內。
活動範圍僅限於這個配備了獨立衛浴的房間,以及門外那條不足二十米的走廊。
禁止未經批準與任何外部人員接觸,禁止擁有個人通訊設備,更不準踏出這棟建築一步。
年幼時鄭明雅也曾哭鬧反抗,但在經曆了幾次嚴厲的懲罰後,她終於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她不是公主,而是一個人質,一個用以確保父親忠誠度的囚徒。
時光在這狹小的空間裏緩緩流逝。
她從一個瘦弱的女孩,逐漸抽條成一個身形單薄,麵容蒼白的少女。
長期的隔離沒有讓她變得遲鈍或癡傻。
相反,在絕對的寂靜與孤獨中,她學會了更深的思考。
她仔細觀察著守衛和保姆的一舉一動,敏銳地捕捉著父親話語中偶爾流露出的疲憊痛苦。
這個狹小壓抑的房間,幾乎構成了她全部的人生記憶。
而與父親那每月一次的遠程交流,則是這段灰色歲月裏,
唯一能稱之為“快樂”和“期待”的時刻。
它從未晚點過。
可這次,逾期了。
鄭明雅內心的不安逐漸加劇。
她終於忍不住按下呼叫鈴,主管的身影出現在門外,卻絲毫沒有開門的意思。
她隔著門板急切地追問父親的消息,回應她的卻隻有冰冷的沉默。
持續的詢問無果後,她開始拍打房門,要求獲得明確答複。
可除了掌心傳來的刺痛,獲得的卻是更多的懲罰。
父親是她唯一的親人,也是這些年來唯一的精神寄托。
在反複嚐試溝通未果後,她嚐試使用更加激烈的手段。
可環顧四周。
家具邊角都被軟質材料包裹,牆壁貼著防撞牆紙,連書桌的抽屜都安裝了防脫落卡扣。
窗戶是整體澆築的防彈玻璃,燈具嵌在天花板內部,連一張可以掰斷的塑料尺都找不到。
她不是早就知道了嗎?
這裏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防止她“意外”受傷,確保“資產”完好無損。
鄭明雅無力地滑坐在地上,淚水無聲地滑落。
誰能告訴我,父親到底怎麽了?
——————
監控攝像頭俯拍的角度下,鄭明雅像一隻受傷的動物,脊背隨著壓抑的抽泣微微起伏。
主管麵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幕,甚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這種場景他再熟悉不過。
在調任此地前,他曾在其他地方的類似設施服務過。
那裏曾羈押過一位生物學家的獨子。
那年輕人試圖通過絕食抗議,最終在連續十四天的營養液靜脈灌注後放棄了抵抗。
還有那位畫家的女兒,偷偷把塑料牙刷磨尖後劃破手腕。
結果被轉移到特殊監護室,四肢被束縛帶固定了整整半個月。
在主管的職業認知裏,這些都屬於“資產”維護的標準流程。
他是一個專業的“資產”看護專家,不會與“資產”共情,不會滿足“資產”的疑問。
何況,他之前也確實不知道鄭明雅父親鄭博士現在的狀況,上級沒有告訴他。
但是現在他知道了。
主管關掉監控畫麵,點開了瀏覽器。
一個名為“尹氏帝國崩塌實錄”的網頁在屏幕上展開。
頁麵開篇確鑿地證實了尹氏家族的存在。
作為這個國家實際上的統治家族,尹家通過資源掌控、利益交換和政治布局,
牢牢占據著國家權力金字塔的頂端。
現任家主尹中正被各方勢力尊稱為“尹公”,其實際權力遠超憲政框架下的任何職位。
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這個國家的國主。
在尹公運籌帷幄之下,尹家建立起覆蓋全國的控製體係:
重工業領域:完全掌控國家重工業委員會,主導軍工、能源、裝備製造等戰略產業。
資源命脈:壟斷全國稀土、鎢、鉬等戰略礦產的開采與出口權。
司法係統:通過門生故舊掌控最高法院和各級檢察機關。
治安力量:實際指揮著包括衛戍部隊在內的武裝力量。
……
尹家核心成員分布在各關鍵崗位:
尹震瀚:工業部部長,鐵城長官,兼任國家重工集團董事長
尹震元:能源部部長,龍城長官,兼任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
尹震安:石城長官,掌控國家戰略礦產的開采
尹震北:特殊物資調配總局局長
……
這個盤根錯節的權力網絡,確保尹家能夠對國家實施全方位掌控。
主管快速滾動頁麵,掠過這些他早已爛熟於心的基本信息。
當年他正是看準尹家無可撼動的統治地位,才通過嚴格的政治審查加入這個體係。
看著頁麵上羅列的尹家權柄,他嘴角掠過一絲譏誚。
那些每天為生計奔波的普通民眾,在新聞裏看到的國有重工企業報道,
在市場上購買的礦產資源加工產品,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治安司法係統。
他們全然不知這一切都在尹家的掌控之下。
他們納稅養活著尹家掌控的治安係統,卻天真地相信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他們使用著尹家壟斷的礦產資源,卻以為這是市場自由競爭的結果;
他們在尹家把控的司法體係中尋求正義,卻不知道判決書背後都有尹家的意誌。
這種認知的鴻溝讓主管覺得既可笑又可悲。
他移動鼠標,準備點開頁麵下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