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東宮,相親相愛一家人

字數:6810   加入書籤

A+A-


    許克生從書中被驚醒。
    是百戶方之遠!
    “方百戶!”他急忙放下書,起身相迎,“百戶進來坐,喝杯粗茶。”
    方百戶擺擺手,
    “不喝了,咱來看你有空嗎?”
    “百戶您吩咐。”許克生大概猜到了他的來意,要秋收了,無非是牲口的事兒。
    方百戶很滿意他的態度,
    “要秋收了,麻煩你去看看咱們所的耕牛,有問題的早一點調理診治。”
    所裏有獸醫,但是醫術比不上許克生。
    方百戶為了省事,幹脆將事推給了許克生。
    端人碗,服人管,許克生毫不猶豫地應下了,
    “晚生現在收拾一下就出門。”
    方百戶很滿意他這個態度。
    這種活沒有收入,全看耕牛的主人,惦記獸醫辛苦的,就象征性給點心意;摳門的隻會送上幾句好話。
    小秀才做人就是格局大!
    ~
    許克生再次邀請用茶,方百戶是個大老粗,卻很喜歡喝茶。
    沒想到,方百戶罕見地擺擺手,
    “今天真的不能喝了,我家裏還有事。”
    見他堅定,許克生出門相送。
    方百戶蒲扇大的巴掌揮過來,重重地拍在許克生的肩膀上,
    “好好幹,千戶都知道你的名字了,今天一早將我叫過去,詢問了你的情況,尤其是醫術。”
    許克生感覺左肩要被卸掉了,疼的深吸一口涼氣。
    心裏卻十分驚訝,才來一個月,怎麽千戶都知道了?
    不知道是福是禍。
    方百戶看了一眼凳子上高高的一摞書,
    “好好讀書,等以後考了功名,咱也麵子上有光。誰他娘的再說咱軍戶是大老粗,老子就有底氣一拳捶過去。”
    許克生笑著客套了幾句。
    方百戶曾經是個廝殺漢,雖然有些粗魯,但是做事單線條,為人不壞,沒有花花腸子。
    許克生甚至感覺很幸運,來到這個嚴刑峻法的世界,遇到的都是好人。
    ~
    方之遠突然看著村口叫道:
    “哎呀,我叔來了。”
    不等許克生反應過來,他已經一陣風跑了過去,衝鋒殺敵一般。
    順著他“衝殺”的方向,許克生看到一主一仆,一頭毛驢。
    毛驢上一個老人,素衣小帽,隨著驢子晃悠。
    老仆人背著包裹,快步跟在一側。
    許克生聽鄰居說過,方百戶有個族叔,是吏部主事,也是百戶最大的倚仗。
    ~
    許克生轉身回屋,找出工具包,關了房門,拎著一根打狗棍,出診去了。
    房門不用上鎖。
    熟人社會,壓根不用丟東西。
    大人都下地忙碌了,村子很安靜。
    偶爾幾聲雞鳴,幾聲牛的沉悶嘶吼,還有孩子們呼嘯而過的叫囂。
    還有隨風飄來的牛糞味。
    這大半個月,許克生早就摸清了各家耕牛的狀況,需要調理的占比不到一成,預計大半天就能全部診斷結束。
    許克生已經看到最近一家的牛棚,有老人在牛棚裏忙碌。
    他快步走了過去,心中不由地想起了胖子,希望胖子能信自己一次,好好練習六字養生訣。
    ~
    鹹陽宮。
    “胖子”也在用早膳。
    身邊站著一個端莊秀麗的妃子,他的太子妃呂氏。
    呂氏的一雙秀目幾乎都在他的身上,隨著他的眼神,幫他夾菜。
    偶爾她才看一眼兒子們,
    坐在飯桌旁一起吃飯的三個,十五歲的朱允炆、十四歲的朱允熥(tēng)、七歲的朱允熞,
    還有一旁宮女在輕聲逗著的一個,今年七月才出生的朱允熙。
    呂氏的目光充滿溫柔和母愛。
    除了朱允熥,其他幾個都是她生的。
    朱標吃下最後一口菜,放下了筷子。
    朱允炆、朱允熥立刻跟著放下筷子,坐正了身姿。
    早膳結束了。
    朱允熞戀戀不舍地看著滿桌美食,在母親的注視下也隻好放下了筷子。
    呂氏指揮宮女撤下殘席,
    朱標去了一旁坐下,朱允炆、朱允熥跟著過去,站在下首。
    呂氏示意宮女送上茶水,又讓奶娘把朱允熞帶下去玩耍。
    等茶水上了,呂氏在朱標左手邊緩緩坐下,眼睛秋波流轉,溫柔地看著太子。
    朱標喝著茶,詢問呂氏,
    “這次出門的衣服都準備好了吧?”
    五天後他就要北巡了,一路經洛陽,去西安。
    呂氏柔聲道,
    “都收拾妥了,還準備了單子。”
    說著,她從袖子裏掏出清單,上麵列出了太子要帶的衣服、被褥、茶具……
    儀仗是司禮監負責的,不用她操心。
    朱標隻是掃了一眼,就滿意地點點頭:
    “甚好!”
    ~
    朱標放下單子,看著兩個拘謹的兒子,心中也不禁感慨,平時忙於朝政,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
    他詢問了兩個兒子的學業。
    朱允炆還能對答如流,朱允熥有些磕磕巴巴。
    看著錦衣玉食的兒子,朱標想起了許克生,不禁歎道:
    “昨天我看到了一個獸醫,才十八歲,已經自己出來謀生了。”
    呂氏歎道: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
    朱標又道,
    “他的醫術十分高明,我親眼看到他給一頭牛開膛破腹。”
    呂氏嚇了一跳,
    “殿下,那……那牛還能活?”
    朱標笑道:
    “那牛是病了,需要劃開肚子,清理病灶。”
    “昨晚錦衣衛稟報,回村後牛還活著,已經可以進食了。”
    呂氏驚歎不已,
    “神乎其技!”
    朱標趁機詳細描述了當時的場景,
    他講的很精彩,故事跌宕起伏,眾人都隨著一驚一歎。
    朱允炆眼珠一轉,大聲道:
    “父王,如果醫術可行,可以全國推廣。”
    朱標笑了,故意問道,
    “為何?”
    呂氏柔聲道:
    “炆兒,說說看?”
    少年激動的小臉通紅,
    “父王,全國數萬萬計的耕牛,其中肝膽濕熱的肯定不在少數,這個醫術可以挽救無數的耕牛。”
    “這是造福天下,推動農桑,利國利民的好事!”
    朱標微微頷首,
    “說的好!”
    父子你一言我一語,暢想著如果醫術可行,可以為帝國帶來的可觀利益。
    呂氏笑眯眯地在一旁看著父子倆的對話,偶爾插一句,心裏美滋滋的,炆兒長大了,談起國是已經井井有條了。
    炆兒可是太子的嫡長子哦!
    朱允熥老老實實站在一旁,臉上帶著微笑,安靜地聽他們一家三口說話。
    偶爾他也插一句話:
    “二哥說的是!”
    “原來如此!”
    “父王的話,讓兒子有所啟發。”
    “……”
    他已經十四歲了,知道該如何做。
    如果父王、母妃都在,就當個聽眾,聽二哥和父王交流。
    但是也不能一句話不說,還要適當地附和一聲,方顯一家人的溫馨。
    ~
    朱允炆神采飛揚,大聲道:
    “父王,這個獸醫當賞!”
    看著兒子已經不是什麽也不懂的頑童,開始為國為民考慮了,朱標老懷大慰,
    “咱昨天就重賞了。”
    呂氏笑道:
    “夫君賞賜了什麽?”
    “咱賜了他三顆珍珠。”朱標得意地說道。
    嘶!
    呂氏幾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太子好大的手筆!
    太子帶的都是頂級的合浦珠,每一顆都價值不菲。
    可真是重賞!
    朱標看眾人如此震驚,得意地哈哈大笑,
    “和醫術相比,三十顆珍珠都不算什麽。”
    朱允炆當即附和道:
    “珍珠饑不能食,寒不能衣,是萬萬不能和農桑相比的。”
    朱標很欣慰,
    “炆兒有這個見識很好!”
    朱允熥心中揣測,父王給這麽多,不僅僅是賞賜吧?
    有了這些珍珠,那位小獸醫就不用行醫養活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用於讀書。
    他想起了涼國公藍玉。
    涼國公最喜愛的坐騎生病了,四處求醫,卻一直沒有效果。
    也許,
    這個獸醫可以?
    朱允熥決定找機會告訴涼國公,讓他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