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集:新的平台
字數:7960 加入書籤
淩源縣公安局的晨霧還沒散盡,雷傑已經站在副局長辦公室的窗前。身上的藏藍色警服是昨天剛領的,熨燙得筆挺,肩章上的四角星花在晨光裏泛著冷白的光澤——那是三級警督的標識,比他在特警隊時的警銜高了兩級,卻也沉得像塊鉛。他抬手拂了拂袖口,指尖觸到細密的針腳,新警服特有的漿糊味混著淡淡的消毒水味飄進鼻腔,和他在風嶺鎮穿慣的棉布襯衫截然不同,提醒著他身份的徹底轉變。
辦公室在六樓東側,比風嶺鎮黨委辦公室大了近一倍。紅木辦公桌是前任馬文斌留下的,桌麵邊緣有一道淺痕,像是被什麽硬物劃過,雷傑用指腹摸了摸,能感覺到木質紋理裏的粗糙。桌後的皮質沙發有些褪色,扶手上留著常年坐臥的凹陷,文件櫃裏塞滿了舊檔案,最上層的卷宗露出一角,封皮上“天霸實業”的字樣隱約可見,被人用黑色馬克筆塗過,卻沒塗幹淨。
窗外是公安局大院,門口的崗亭裏,兩名年輕民警正整理著裝,銀色的警車陸續駛出,引擎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遠處的老城區屋頂還覆著一層薄霜,幾縷炊煙從煙囪裏飄出,和晨霧纏在一起,像極了淩源公安係統裏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網。
辦公桌上的文件堆得像座小山,雷傑彎腰翻了翻,左手邊第一摞是《近五年未破刑事案件匯總》,最上麵的卷宗封皮泛黃,用鋼筆寫著“2022.03.15 老城區入室搶劫殺人案”,右上角貼著一張紅色標簽,上麵是手寫的“無進展”。他抽出卷宗,裏麵的現場照片讓他皺緊了眉——一對老年夫婦倒在客廳血泊裏,電視櫃上的老式座鍾停在淩晨兩點十分,窗台外側有一枚模糊的鞋印,照片下方的備注寫著“鞋印殘缺,無鑒定價值”。
中間那摞是《各支隊人員編製及裝備報告》,打印紙邊緣卷了邊,雷傑翻開第一頁,刑警支隊的編製表上標注著“核定30人,實有22人”,其中5人被借調到其他部門,3人長期病假,技術中隊僅存的2名技術員裏,1人即將退休。裝備清單裏,“刑事現場勘查箱”一欄寫著“缺3套”,“DNA檢測設備”備注“故障待修”,字跡潦草,像是應付了事。
最右邊的《6月社會治安分析》用紅色字體標著重點:“盜竊案件28起,較5月上升21%,集中在老城區、火車站周邊;尋釁滋事案件7起,涉事人員多為天霸實業離職員工;群眾報警滿意度68%,主要投訴‘出警慢’‘態度差’”。雷傑的手指在“天霸實業離職員工”幾個字上停頓——趙天霸雖然在逃,他的殘餘勢力還在攪動渾水。
他想起昨天郭勇主持的歡迎會,會議室裏的氣氛像結了冰。刑警支隊的李剛支隊長握著他的手時,指節用力卻眼神躲閃;治安支隊的張副支隊長全程沒說幾句話,隻在合影時扯了扯嘴角;幾個年輕民警倒是眼神熱切,卻被身邊的老同事用眼神製止了。雷傑清楚,在這個剛經曆“地震”的係統裏,他這個“空降兵”是個異類——既沒有公安係統的資曆,又帶著“扳倒馬文斌”的光環,有人等著看他摔跟頭,有人怕他動了自己的利益,真正願意跟他幹的,沒幾個。
他拿起桌上的警帽,帽簷上的警徽反光晃了晃眼。權力確實比在風嶺鎮時大了,但肩膀上的擔子也更沉了。這裏不是風嶺鎮,隻有礦山和村民,這裏有盤根錯節的關係網,有隱藏的黑惡殘餘,還有無數雙盯著他的眼睛。
雷傑沒來得及喝一口剛泡好的茶,拿起內部電話撥了刑警支隊的分機。鈴聲響了三聲,李剛的聲音傳過來,帶著剛睡醒的沙啞:“喂,哪位?”
“我是雷傑,”雷傑的聲音很平靜,“帶上《近五年未破刑事案件匯總》裏的所有原始卷宗,半小時後到一號會議室,開個案情分析會,讓技術中隊的負責人也過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李剛的聲音立刻清醒了:“好的雷局,我馬上準備!”
掛了電話,雷傑把老年夫婦遇害案的卷宗重新翻開,用紅筆在“窗台鞋印”“現場纖維”“目擊者證詞”幾處畫了圈。他記得在特警隊時,老隊長常說“再小的痕跡,都是說話的證據”,馬文斌在任時,這些證據恐怕不是“沒價值”,而是被“忽略”了。
半小時後,雷傑走進一號會議室。長條會議桌旁已經坐了十幾個人,李剛坐在最左邊,麵前堆著半人高的卷宗,技術中隊的王隊長抱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幾個年輕刑警正低頭翻看卷宗,老刑警們則靠在椅背上,眼神裏帶著幾分不耐。
雷傑走到主位坐下,沒多餘的寒暄,直接把老年夫婦遇害案的卷宗推到桌子中間:“先從這個案子開始說,2022年3月15日,老城區幸福胡同23號,張某夫婦遇害,誰是主辦民警?”
坐在後排的老王舉了舉手,他今年52歲,頭發花白,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常年握槍磨出的老繭:“雷局,是我。當時我們查了周邊監控,走訪了鄰居,沒找到目擊者,現場除了那枚鞋印,沒其他線索,後來就……就擱置了。”
“擱置了?”雷傑拿起卷宗裏的現場照片,走到老王身邊,指著窗台的鞋印,“你看這鞋印,邊緣有鋸齒狀紋路,應該是勞保鞋的鞋底,而且鞋碼42碼,男性,身高大概175左右,這些特征當時為什麽不錄入全國鞋印數據庫比對?”
老王的臉漲紅了,手指捏著衣角:“當時……當時技術科說數據庫裏沒匹配的,讓先放放,後來案子多,就忘了……”
“忘了?”雷傑的聲音提高了幾分,會議室裏瞬間安靜下來,“兩條人命,說忘就忘了?技術科說沒匹配,你們就不查了?有沒有去周邊的勞保用品店走訪?有沒有查案發前一周的流動人口登記?”
老王低下頭,聲音越來越小:“當時……馬局讓重點查經濟案子,命案這邊人手不夠……”
“人手不夠不是借口!”雷傑回到主位,目光掃過全場,“我看不是人手不夠,是責任心不夠!馬文斌在任時,把精力放在給黑惡勢力當保護傘上,你們就跟著混日子?從今天起,所有積壓命案,全部重新梳理,成立專案組,我親自任組長,李剛支隊長任副組長,技術中隊全程配合!”
他頓了頓,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三個必須”:“第一,所有現場痕跡必須重新送檢,不管之前說有沒有價值;第二,所有目擊者、家屬必須重新走訪,不能漏一個;第三,所有涉案人員的社會關係必須重新排查,重點查有前科、有經濟糾紛的。”
李剛連忙點頭:“雷局放心,我們一定落實!”
雷傑看向王隊長:“技術中隊這邊,需要什麽設備、人員,列個清單給我,我去協調,三天內必須到位。”
王隊長的眼睛亮了:“雷局,我們需要新的勘查箱、紫外線燈,還需要借調省廳的DNA檢測設備……”
“沒問題,”雷傑打斷他,“清單明天早上給我,我親自去市局申請。”
會議開了兩個小時,雷傑逐個梳理了5起重大懸案,明確了每個案子的責任人、時間節點。散會時,李剛走到雷傑身邊,語氣裏少了之前的敷衍:“雷局,您放心,我們刑警隊肯定跟您好好幹!”
雷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跟我幹,是跟老百姓幹,跟真相幹。”
雷傑的“第一把火”燒得又快又猛。接下來的三天,他幾乎沒離開過公安局。白天泡在刑警隊的案情分析室,和民警一起梳理線索;晚上就留在辦公室,翻看卷宗到淩晨,桌上的咖啡換了一杯又一杯,煙灰缸裏的煙蒂堆成了小山——他以前很少抽煙,現在卻靠尼古丁提神。
周四上午,雷傑帶著技術中隊去了老城區幸福胡同,複勘老年夫婦的遇害現場。老房子已經換了新主人,是一對年輕夫妻,聽說要查舊案,很配合地騰出了客廳。雷傑戴上手套,蹲在窗台前,王隊長用紫外線燈照射窗台,一道淡藍色的痕跡慢慢顯現出來。
“雷局,是纖維!”王隊長興奮地說,“應該是凶手翻窗時,衣服掛到窗台的木刺留下的!”
雷傑湊近看了看,纖維很細,呈深藍色:“取樣,送省廳檢測,看看是什麽材質,有沒有染色劑成分。”
從老房子出來,雷傑又去了受害者女兒張女士的家。張女士在一家紡織廠上班,見到雷傑時,手裏還拿著沒織完的毛衣,眼眶一下子紅了:“雷局長,您真的還在查我爸媽的案子?之前的警察都說沒希望了……”
雷傑坐在她家的小板凳上,接過她遞來的舊照片——照片上,老張夫婦抱著孫子,笑得很開心。“張女士,隻要有一絲線索,我們就不會放棄。”他拿出筆記本,“您再想想,案發前,您爸媽有沒有跟誰結過仇?或者見過什麽陌生人?”
張女士想了想,突然說:“我媽跟我說過,案發前一周,有個穿深藍色工裝的男人,在胡同口打聽我家的情況,說要收舊家電,我媽沒理他。”
雷傑的眼睛亮了:“深藍色工裝?您還記得他的長相嗎?”
“個子挺高,大概175左右,臉上有個疤,在下巴上。”張女士回憶道。
雷傑立刻讓身邊的民警記錄下來:“這個線索很重要,我們會立刻排查周邊的家電回收人員,還有穿深藍色工裝的工廠工人。”
離開張女士家時,她拉著雷傑的手,眼淚掉了下來:“謝謝您,雷局長,我爸媽要是泉下有知,肯定會感激您的。”
雷傑心裏一暖,他想起風嶺鎮的村民,不管在鄉鎮還是縣城,老百姓要的從來都不多,隻是一個公道而已。
與此同時,他的“第二把火”也燒了起來。他讓督察支隊的劉隊長帶隊,明察暗訪各個派出所、交警隊。第一天,就拍到老城區派出所的兩名民警,上班時間溜到旁邊的小賣部打麻將;第二天,接到群眾舉報,車管所的一名民警,給辦牌照的車主“吃拿卡要”,收了兩條煙;第三天,查到治安支隊的張副支隊長,他的侄子在城郊開了家賭場,張副支隊長每個月都會去兩次,幫著“盯梢”。
雷傑在全局大會上,播放了督察支隊拍的視頻,沒有絲毫留情。打麻將的民警被全局通報批評,扣發三個月績效;收禮的民警被調離車管所,去偏遠的鄉鎮派出所;張副支隊長直接被停職,接受紀委調查。
大會上,雷傑站在台上,看著下麵幾百名民警:“我知道,有些人覺得我太嚴了,不近人情。但我要告訴大家,我們穿的是警服,戴的是警徽,手裏的權力是老百姓給的,不是用來謀私利、混日子的!從今天起,誰要是敢觸碰底線,不管他資曆多老、關係多硬,我絕不姑息!”
台下鴉雀無聲,很多年輕民警眼裏閃著光,老民警們則低著頭,臉色複雜。
但阻力也很快來了。周五晚上,雷傑正在辦公室看省廳發來的纖維檢測報告——深藍色纖維是工裝麵料,含有特殊的熒光劑,常見於煤礦、機械廠的工作服——手機突然響了,是個陌生號碼,接通後,裏麵傳來電子合成的聲音,陰惻惻的:“雷副局長,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得挺旺啊?不過我勸你適可而止,老城區的王老板是馬局的老熟人,你把他的場子封了,就不怕給自己找麻煩?”
雷傑握著手機,走到窗邊,看到樓下有一輛黑色轎車正緩緩駛離,車牌被遮擋住了。“王老板是誰?我隻認法律,不認什麽熟人。”他的聲音很冷。
“哼,別給臉不要臉!”對方冷笑一聲,“淩源的水深得很,你一個外來的,想掀翻桌子?小心自己掉進去!”
電話掛了,雷傑捏緊手機,指節發白。他知道,這是馬文斌的殘餘勢力,或者是趙天霸的人在警告他。但他沒害怕,反而更堅定了——越威脅,越說明他們心虛。
更大的阻力在局黨委會上。周一上午,討論人事調整時,雷傑提出要換掉經偵支隊的李隊長——李隊長是馬文斌的老部下,去年辦天霸實業的經濟案子時,故意拖延,導致關鍵證據滅失。
“雷局,李隊長在經偵支隊幹了八年,經驗豐富,隻是去年人手不夠,才沒及時跟進案子,現在換他,不太合適吧?”分管後勤的王副局長首先反對,他和李隊長是老戰友。
“經驗豐富不代表能幹事,”雷傑反駁,“經偵支隊現在手裏壓著12起經濟案子,有5起是天霸係的,李隊長上任一年,沒破一起,這樣的人,怎麽能留在關鍵崗位?”
分管治安的張副局長也開口了:“雷局,人事調整要考慮隊伍穩定,突然換將,下麵的人會不安的。不如先讓李隊長留任,給他個機會,要是還幹不好,再換也不遲。”
郭勇坐在主位,皺著眉頭,沒說話。雷傑知道,郭勇是想平衡關係,不想得罪老部下。“穩定不是靠混日子換來的,”他看著郭勇,“郭局,經偵支隊是打擊經濟犯罪的關鍵,李隊長不適合,必須換。我推薦刑警隊的副隊長張強,他業務能力強,去年破了3起詐騙案,很合適。”
會議室裏陷入僵局,王副局長和張副局長堅持反對,郭勇猶豫不決,其他幾位黨委委員則沉默著。最後,郭勇歎了口氣:“這樣吧,經偵支隊隊長先由張強代理,李隊長調去後勤,協助管理裝備,大家看怎麽樣?”
雷傑知道,這是折中方案,但至少邁出了一步,他點了點頭:“可以。”
散會後,王副局長路過雷傑身邊,冷笑一聲:“雷局,年輕人,別太急功近利,小心栽跟頭。”
雷傑沒理他,徑直走回辦公室。
深夜11點,副局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雷傑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麵前攤著三張紙:一張是纖維檢測報告,指向縣城的紅星機械廠;一張是匿名電話的通話記錄,定位在老城區的一家網吧;一張是趙天霸情婦的銀行流水,最近有一筆20萬的現金存入,來自清河鎮。
他拿起紅筆,在淩源縣地圖上圈了三個點:紅星機械廠、老城區網吧、清河鎮。紅星機械廠可能藏著老年夫婦案的凶手,網吧可能是匿名電話的來源,清河鎮則可能有趙天霸的線索。
桌上的咖啡已經涼了,雷傑喝了一口,苦澀的味道蔓延開來。他想起在風嶺鎮的日子,雖然辛苦,但目標明確,現在在公安局,要麵對的不僅是案子,還有人心、關係,比之前複雜得多。
但他沒退縮。他拿起內部電話,撥通了技偵支隊的值班室:“我是雷傑,接小李。”
小李是技偵支隊的年輕技術員,25歲,計算機專業畢業,技術過硬。“雷局,您找我?”小李的聲音很精神。
“趙天霸的情婦,張梅,她在清河鎮開的超市,最近有沒有異常的資金往來?還有她的通話記錄,有沒有和陌生號碼聯係?”雷傑問。
“我們一直在盯,張梅最近和一個170開頭的號碼聯係頻繁,定位在清河鎮的廢棄礦區,那個號碼沒有實名登記,不過我們查到,這個號碼之前和趙天霸的一個手下聯係過!”小李的聲音很興奮。
雷傑的眼睛亮了:“太好了!繼續盯緊這個號碼,不要打草驚蛇,有任何動靜,立刻向我匯報。另外,查一下紅星機械廠的在職、離職員工,重點查2022年3月前後離職,下巴有疤、身高175左右的男性。”
“收到!雷局,我們連夜查!”
掛了電話,雷傑走到窗邊,外麵的夜色很深,隻有零星的燈光亮著。他知道,戰鬥才剛剛開始——趙天霸還在逃,馬文斌的殘餘勢力還在作祟,積壓的案子還等著破,公安係統的風氣還需要慢慢扭轉。
他拿起桌上的警帽,戴在頭上,對著鏡子裏的自己敬了個禮。鏡中的人,眼神堅定,警徽在燈光下閃著光。
新的平台,是舞台,也是擂台。他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接下來的每一場硬仗。
(本集完)
下集內容提示:專項鬥爭
麵對複雜的局麵和潛在的阻力,雷傑意識到需要一場更集中、更強大的攻勢來打破僵局。他向林雪書記和縣委提出建議,在全縣範圍內發起一場針對黑惡勢力殘餘和治安亂點的“雷霆”專項鬥爭,爭取獲得尚方寶劍。獲得支持後,雷傑親自製定方案,調配精幹力量,成立專項指揮部。鬥爭重點清剿趙天霸殘餘勢力、打擊街麵犯罪、整治行業亂象,聲勢浩大,成效顯著,極大震懾了犯罪分子,也贏得了民眾支持。但專項鬥爭也如同在深水中投入巨石,必然激起強烈反應,趙天霸殘部可能策劃更瘋狂的反撲,局內部隱藏的敵人也可能趁機作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