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集:申請批捕
字數:13381 加入書籤
臨時指揮點的熒光燈嗡嗡作響,光線慘白地灑在散落著文件的桌麵上,將每個人的影子拉得狹長而扭曲。林雪捏著衛星電話的指節泛白,聽筒裏吳正民教授那句“超出道德底線”的話語還在耳邊回蕩,而更讓她心頭發冷的,是李振邦和趙偉此刻的反應——兩人既沒有震驚,也沒有質疑,隻是交換了一個眼神,那眼神裏藏著的沉重與默契,像一把鈍刀,慢慢割開她心底的疑慮。
“你們早就知道?”林雪的聲音打破了死寂,她將電話重重拍在桌上,紙張被震得滑落,“你們早就知道吳教授參與其中,甚至知道他說的‘犧牲方案’?”
趙偉的喉結滾動了一下,伸手想去撿滑落的文件,卻被林雪的目光逼得停住。李振邦靠在牆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西裝袖口的紐扣——那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此刻卻顯得格外刻意。“我們……懷疑過。”他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吳教授最近半年的行蹤很奇怪,多次私下會見境外金融人士,但我們沒有證據,不敢輕易下結論。”
“懷疑?”林雪冷笑一聲,拿起桌上的“燭龍計劃”文件,指著其中一行標注,“這裏明確提到‘金融穩定委員會高層協助’,你們會沒聯想到他?還是說,你們根本就是一夥的?”
“林雪!”趙偉猛地提高聲音,又迅速壓低,“我們和你一樣,都是想阻止‘燭龍計劃’!如果我們是一夥的,何必冒著生命危險救你?”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照片,放在桌上——照片上是他兒子被綁在椅子上的畫麵,背景裏能看到“鳳凰集團”的標誌,“他們用我兒子要挾我,我忍辱負重,就是為了找到證據,救我兒子,也救所有人!”
林雪看著照片,心裏的怒火稍稍平息。李振邦也拿出一張診斷書,是他女兒的白血病病曆,最新的檢查報告顯示“病情惡化,需立即骨髓移植”:“他們說,隻要我配合‘燭龍計劃’,就給我女兒找最好的醫生,否則就停藥。我沒得選,但我從未放棄反抗。”
臨時指揮點的門被風吹得吱呀作響,外麵傳來遠處警車的鳴笛聲,微弱卻清晰。林雪看著兩人眼中的疲憊與絕望,心裏的懷疑漸漸被複雜的情緒取代——在這場布滿背叛與謊言的鬥爭裏,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枷鎖,誰也不能輕易被定義為“好人”或“壞人”。
意外的聯盟
前往吳正民教授住所的路上,車窗外的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晨曦透過薄霧,給老舊的街道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李振邦開著一輛不起眼的大眾朗逸,這是他私人的車,沒有任何公務標識,為的就是避開可能的跟蹤。
“吳教授住在老城區的‘和平裏小區’,那裏都是幾十年的老房子,沒有電梯,監控也很少。”李振邦一邊開車,一邊介紹,“他退休後就搬到那裏了,說是喜歡安靜,其實是為了避開媒體和不必要的打擾。”
趙偉坐在副駕駛座上,手裏拿著一份吳教授的資料,正在快速翻閱:“他是國內頂尖的經濟學家,參與過很多國家級的金融政策製定,包括雷霆係統的初期規劃。如果他真的是‘雷霆之眼’的掌控者,那我們手裏的證據,可能還不夠扳倒他。”
林雪坐在後排,看著窗外掠過的早餐攤——攤主正在支起油鍋,油條的香味飄進車裏,帶著煙火氣,卻讓她更加清醒:這場鬥爭不僅僅是技術與權力的較量,更是為了守護這些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不讓他們因為少數人的貪婪而失去家園與生計。
四十分鍾後,車停在和平裏小區門口。小區門口沒有保安,隻有一個賣早點的老奶奶坐在小馬紮上,看到他們進來,和善地笑了笑。吳教授的家在三樓,樓梯間的牆壁上貼著斑駁的小廣告,扶手被歲月磨得光滑。
李振邦敲了敲門,門很快被打開,吳正民教授出現在門口。他穿著一件灰色的中山裝,頭發梳得整齊,雖然年過七旬,但腰板挺直,眼神銳利,完全不像一個退休的老人。“進來吧,門沒鎖。”他的聲音洪亮,帶著學者特有的沉穩。
走進房間,林雪才發現這裏比想象中更簡樸——客廳裏隻有一張老舊的木質沙發,茶幾上放著一個搪瓷杯,裏麵泡著菊花茶;牆上沒有任何裝飾,掛滿了書籍和文件,從經濟學著作到金融政策文件,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整麵牆;窗邊的書桌上,攤著一份手寫的筆記,字跡工整,旁邊放著一副老花鏡。
“坐吧,家裏沒什麽好茶,隻有菊花茶。”吳教授給他們倒了三杯茶,坐在沙發上,直入主題,“你們找我,是為了‘燭龍計劃’吧?”
林雪驚訝地看著他:“您怎麽知道?”
“我不僅知道,還知道你們手裏有‘清零協議’的代碼,也知道周教授參與其中。”吳教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其實,‘燭龍計劃’的起源,比你們想象的更早,也更複雜。”
他起身走到書桌前,打開電腦,調出一個加密文件夾,輸入一串長長的密碼後,屏幕上出現了一份標題為“金融穩定網項目白皮書(2004)”的文件:“二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美國次貸危機的苗頭剛出現,全球金融監管機構就意識到,現有的金融體係太脆弱,一旦出現危機,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於是,G20國家聯合啟動了‘金融穩定網’項目,旨在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金融監控與應急係統,雷霆係統,就是這個項目的亞洲區核心。”
“那‘燭龍計劃’?”李振邦追問。
“是項目的應急機製。”吳教授調出另一份文件,“如果監測到大規模惡意資金流動(比如跨境洗錢、金融攻擊),‘燭龍計劃’可以臨時凍結區域內的金融交易,防止危機擴散。這本來是合法的防禦機製,但三年前,‘鳳凰集團’滲透了項目核心,篡改了‘燭龍計劃’的代碼,把防禦機製變成了攻擊工具。”
屏幕上出現了一張複雜的組織架構圖,頂端的名字讓林雪倒吸一口涼氣——包括美聯儲前**、高盛集團CEO、某歐洲國家央行行長,還有國內的兩位副部級幹部。“鳳凰集團是一個跨國秘密組織,成員大多是金融界和政界的高層,他們的目的是通過控製全球金融體係,實現權力壟斷。”吳教授的語氣變得沉重,“他們已經滲透了很多關鍵部門,包括紀檢係統,所以常規的舉報途徑,根本沒用。”
“那我們該怎麽辦?”林雪急切地問。
“隻有一個辦法——啟動‘特別程序’,直接向中央紀委特別調查組提交證據,申請對涉案人員的批捕令。”吳教授的眼神堅定,“但這風險很大,一旦證據不足,或者被內部人員攔截,我們不僅會失敗,還會被反咬一口,扣上‘誣告國家幹部’的罪名。”
李振邦皺緊眉頭:“我們手裏的證據,包括‘燭龍計劃’的代碼、交易記錄、周教授的筆記,夠不夠?”
“不夠。”吳教授搖了搖頭,“這些大多是電子證據,容易被質疑為偽造。我們需要更直接的證據——比如核心成員的錄音、錄像,或者內部人員的當麵證詞。”他看向林雪,“你手裏的微型存儲設備裏,有王曉雨錄下的趙偉與鳳凰集團的對話,這是關鍵;李振邦,你參與過‘燭龍計劃’的修改,能提供內部操作細節;趙偉,你被鳳凰集團要挾的經曆,也是重要證詞。”
四人決定連夜整理證據。吳教授的書房裏,台燈亮了一整夜,文件鋪滿了整個書桌。林雪負責整理技術證據,將“清零協議”的代碼標注出被篡改的部分;李振邦和趙偉回憶與鳳凰集團的接觸細節,寫下書麵證詞;吳教授則撰寫批捕申請報告,詳細說明涉案人員的罪名和證據鏈。
天快亮時,報告終於完成,厚厚的一疊文件,用紅色的文件夾裝著,顯得格外沉重。就在他們準備出發去中央紀委特別調查組時,林雪的手機突然響了,是王曉雨打來的,聲音急促得像要哭出來:“林姐!我找到周教授留下的密鑰了!在他的老房子裏,一個金屬盒子裏!但……但他留下話說,用這個密鑰,會看到一些‘我們不願麵對的真相’!”
密鑰的代價
王曉雨是打車來的,到吳教授家時,她的頭發被風吹得淩亂,臉上沾著灰塵,牛仔褲的膝蓋處磨破了,露出的皮膚有一塊淤青。她手裏緊緊攥著一個銀色的金屬盒子,盒子大約手掌大小,表麵刻著複雜的花紋,中間有一個生物識別凹槽,看起來像是特製的。
“我昨天晚上收到周教授的匿名短信,說他在老房子的書架後麵藏了東西,讓我去拿。”王曉雨坐在沙發上,大口喘著氣,吳教授給她遞了一杯溫水,她喝了一口,才繼續說,“他的老房子在城西,我去的時候,發現門沒鎖,書架後麵有個暗格,這個盒子就在裏麵。盒子上有張紙條,寫著‘密鑰,需生物識別,林雪知道激活方法,慎用——後果自負’。”
林雪接過金屬盒子,指尖能感覺到盒子的冰涼,花紋的觸感粗糙,像是手工雕刻的。她想起多年前,周教授曾跟她聊過生物識別技術的漏洞:“真正安全的生物識別,不會隻依賴單一特征,比如指紋或視網膜,而是會結合應急密碼,防止持有者意外死亡後,密鑰無法使用。”當時她還問過,如果是重要的密鑰,應急密碼會藏在哪裏,周教授笑著說:“藏在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比如‘初心’裏。”
“‘初心’……”林雪喃喃自語,突然想起周教授的老房子裏,有一個她當年送給他的筆筒,上麵刻著“教書育人”四個字——那是她剛入職時,用第一個月的工資買的,周教授一直放在書桌上。“我知道應急密碼了。”她抬頭看向眾人,“需要周教授的視網膜或指紋模擬數據,再加上應急密碼——‘教書育人’的拚音首字母‘JYSY’,還有他的生日‘19540815’。”
吳教授立刻聯係了技術團隊,遠程調取了周教授的生物特征模擬數據(之前為了係統測試,保留過他的視網膜掃描記錄)。林雪將金屬盒子連接到電腦上,先輸入模擬的視網膜數據,屏幕上顯示“生物特征匹配”,然後輸入密碼“JYSY19540815”,按下回車鍵。
“嘀——”金屬盒子發出一聲輕響,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實時監控界麵,界麵分成了十幾個小窗口,顯示的是金融峰會會場的各個角落——主會場的講台、嘉賓休息室、媒體區、甚至是後台的設備間。每個窗口下麵都有一個倒計時,紅色的數字跳動著:71小時23分17秒。
“這是……燭龍計劃的執行倒計時?”趙偉的聲音有些顫抖,他拿出手機,核對了一下金融峰會的時間,“峰會開幕式是後天上午九點,倒計時結束的時間,正好是開幕式開始前半小時!他們不是要在峰會閉幕時啟動,而是在開幕式!”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愣住了。開幕式上有各國的金融領袖、政府官員、媒體記者,如果“燭龍計劃”在此時啟動,不僅會引發全球金融恐慌,還會讓中國在國際上陷入被動,甚至可能引發外交危機。
“他們太狠了!”李振邦一拳砸在茶幾上,搪瓷杯裏的菊花茶灑了出來,“開幕式上全球直播,一旦係統崩潰,所有人都會看到,到時候想瞞都瞞不住!”
吳教授的臉色也變得凝重,他快速操作電腦,放大了其中一個監控窗口——畫麵裏是嘉賓休息室,幾個穿著西裝的人正在低聲交談,其中一個人正是高盛集團的亞太區CEO。“他們在討論‘危機後的資產分配’,”吳教授調出了聲音,雖然模糊,但能清晰聽到“中國市場”“低價收購”“掌控話語權”等詞語,“這些證據足夠證明他們的陰謀了,但還不夠讓紀委立即批捕——他們需要更直接的、能證明國內涉案人員參與的證據。”
林雪突然注意到監控界麵的角落裏,有一個隱藏的文件夾,標注為“核心成員名單”。她點開文件夾,裏麵是一份Excel表格,詳細記錄了鳳凰集團在國內的核心成員,包括姓名、職務、聯係方式,甚至還有他們與境外成員的交易記錄。其中,金融穩定委員會副**劉建明的名字赫然在列,後麵標注著“負責協調紀檢係統,阻止批捕申請”。
“劉建明……”李振邦的臉色變得蒼白,“他是這次紀委特別調查組的成員之一,如果他在裏麵,我們的申請很可能會被駁回。”
“那我們怎麽辦?”王曉雨焦急地問,“隻剩下不到三天了,要是批捕申請不通過,我們就來不及了!”
吳教授思考了片刻,做出決定:“我們分頭行動。我去聯係國際金融監管機構,嚐試從外部施壓,讓他們推遲峰會;李振邦和趙偉,你們去聯係雷霆係統內部還能信任的人,比如技術科的老張、風控部的李姐,讓他們做好技術準備,一旦批捕成功,就立即凍結涉案人員的賬戶;林雪,你和王曉雨一起,把所有證據備份,特別是核心成員名單和監控錄像,萬一申請失敗,我們可以通過媒體曝光,至少讓公眾知道真相。”
四人立刻行動。林雪和王曉雨留在吳教授家,將證據備份到三個不同的U盤裏,分別藏在身上——林雪的U盤放在內衣夾層,王曉雨的放在鞋跟裏,還有一個交給吳教授,藏在他的書裏。李振邦和趙偉則開車去聯係係統內部的同事,吳教授拿著一份證據副本,去見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駐華代表。
然而,剛過中午,林雪就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號碼是隱藏的,聲音是電子合成的:“林雪,想救王曉雨,就乖乖放棄批捕申請。她在我們手裏,如果你敢去紀委,就等著收屍吧。”
林雪的心髒猛地一沉,她立刻給王曉雨打電話,卻提示“已關機”。她衝出房間,想去王曉雨家找她,卻在門口遇到了一個自稱“老鄭”的男人——他穿著黑色的中山裝,戴著鴨舌帽,手裏拿著一個證件,上麵寫著“中央紀委特別調查組”。
“林總監,我是老鄭,吳教授讓我來接你。”老鄭的聲音很沉穩,“王曉雨被鳳凰集團的人綁架了,他們想用她要挾你,但你不能慌——我們已經安排人去救她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提交批捕申請,這是阻止‘燭龍計劃’的唯一辦法。”
紀檢係統的暗流
老鄭開著一輛黑色的奧迪A6,車牌是軍牌,行駛在長安街上,路上的車輛紛紛避讓。林雪坐在副駕駛座上,心裏像壓了一塊石頭,王曉雨的笑容在她腦海裏浮現——那個總是跟在趙偉身後,默默做事的小姑娘,現在卻因為他們的調查,陷入了危險。
“老鄭,你們真的能救出王曉雨嗎?”林雪忍不住問。
“放心,我們的人已經鎖定了她的位置,在城郊的一個廢棄工廠裏,等我們提交完申請,就會立刻行動。”老鄭的語氣很肯定,但林雪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方向盤上輕輕敲擊,這是緊張時的小動作。
車子停在中央紀委大樓門口,門口的警衛檢查了老鄭的證件,放行進去。大樓內部莊嚴肅穆,走廊裏鋪著紅色的地毯,牆壁上掛著“清正廉潔”“執政為民”的標語,燈光柔和卻透著威嚴。
“審查委員會的成員已經在會議室等著了,”老鄭引導著林雪走向會議室,“但有件事我得跟你說一下——原本的五個委員裏,有兩個臨時請假,換成了劉建明副**和孫主任,他們都是金融係統的高層,你在陳述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不要被他們的問題繞進去。”
林雪的心裏咯噔一下——劉建明是鳳凰集團的核心成員,他加入審查委員會,肯定是為了阻止批捕申請。“為什麽會臨時換人?這不符合程序吧?”
“說是‘工作安排’,但具體原因,你我都清楚。”老鄭壓低聲音,“委員會裏有我們的人,**張教授是可以信任的,但另外兩個委員的立場不明,你需要用證據說服他們。”
會議室的門是厚重的木門,上麵刻著金色的國徽。老鄭推開門,裏麵是一個長方形的房間,中間放著一張長長的紅木桌,五個委員坐在桌子的一側,穿著深色的西裝,表情嚴肅。林雪一眼就看到了劉建明——他坐在中間,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手裏拿著一個筆記本,正低頭看著什麽。
“林總監,請坐。”張**開口,他頭發花白,聲音洪亮,“我們已經收到了吳教授提交的初步材料,現在需要你詳細陳述證據,回答我們的問題。”
林雪坐在桌子的另一側,打開紅色文件夾,拿出證據,開始陳述:“各位領導,‘燭龍計劃’原本是‘金融穩定網’項目的應急機製,卻被鳳凰集團篡改,目的是在金融峰會開幕式上觸發雷霆係統崩潰,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我們掌握了以下證據:第一,‘清零協議’的完整代碼,標注了被篡改的部分;第二,鳳凰集團核心成員的名單,包括國內的劉建明副**等人;第三,金融峰會會場的實時監控,顯示他們正在準備執行計劃;第四,趙偉和李振邦的證詞,證明他們被鳳凰集團要挾,參與了部分操作。”
她將證據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劉建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當展示到核心成員名單時,劉建明突然開口:“林總監,這份名單是哪裏來的?有沒有經過核實?據我所知,周教授是‘燭龍計劃’的主要參與者,這份名單很可能是他偽造的,用來栽贓陷害。”
“這份名單是周教授留下的密鑰激活後得到的,監控錄像也能證明名單的真實性。”林雪反駁道,“而且,我們有趙偉的證詞,他曾親眼看到劉副**與高盛集團的人會麵。”
趙偉立刻補充:“是的,今年3月,我在‘東方酒店’看到劉副**和高盛的CEO在包間裏談話,他們提到了‘燭龍計劃’和‘資產分配’,我當時錄了音,雖然不完整,但能證明他們的關聯。”
劉建明的手指在筆記本上快速敲擊,眼神閃爍:“錄音呢?拿出來給我們看。”
“錄音在王曉雨手裏,她被鳳凰集團綁架了,錄音也被搶走了。”林雪的聲音有些急切,“但我們有備份,隻是需要時間調取。”
“沒有直接證據,就不能認定劉副**涉案。”另一位委員開口,他是孫主任,之前一直沒說話,“而且,雷霆係統的代碼是否被篡改,需要專業的技術鑒定,不能僅憑你們的標注就下結論。”
審查持續了三個小時,劉建明和孫主任的問題越來越尖銳,不斷質疑證據的真實性,試圖將責任引向周教授和趙偉,而張**和另外兩位委員則更多地關注證據的細節,沒有明確表態。
中午休庭時,老鄭悄悄找到林雪,臉色蒼白:“不好了,我們的人去廢棄工廠救王曉雨,發現那裏是空的,她被轉移了!鳳凰集團的人還留下一張紙條,說如果我們繼續批捕申請,就殺了她!”
林雪的心髒像被一隻手緊緊攥住,呼吸困難。她想起王曉雨最後一次打電話時的聲音,想起她手裏的金屬盒子,心裏充滿了自責——如果不是她讓王曉雨去找密鑰,王曉雨就不會被綁架。
“我們不能放棄。”李振邦走過來,拍了拍她的肩膀,“如果我們現在放棄,不僅王曉雨會有危險,全球的金融體係也會崩潰,更多的人會遭殃。我們隻能繼續,找到證據,救出王曉雨。”
下午的審查繼續,林雪調整了策略,重點展示了監控錄像和交易記錄,證明鳳凰集團的操作軌跡與劉建明的行程高度重合。張**看了錄像後,臉色變得凝重,問劉建明:“劉副**,你在3月15日、5月20日、7月8日,都與高盛集團的人有過會麵,能解釋一下原因嗎?”
劉建明的額頭滲出了冷汗,他喝了一口水,才勉強回答:“是……是為了交流金融政策,屬於正常的工作往來。”
“正常的工作往來,會討論‘危機後的資產分配’?”張**拿出一份錄音,是老鄭的人偷偷錄下的劉建明與高盛CEO的對話,“這份錄音裏,你明確提到了‘燭龍計劃’,還說會阻止批捕申請,這也是正常工作?”
劉建明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說不出話來。孫主任想幫他辯解,卻被張**打斷:“我們需要基於證據做出判斷,而不是偏袒某個人。”
傍晚時分,審查委員會終於做出了決定。張**站起身,看著林雪等人,聲音嚴肅:“經審查,你們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燭龍計劃’的存在,以及雷霆係統麵臨的重大安全隱患。我們決定,對雷霆係統安全問題立案調查,采取技術措施阻止‘燭龍計劃’執行。但針對劉建明等高層人員的批捕申請,由於部分關鍵證據(如錄音、王曉雨的證詞)缺失,暫不予批準,需進一步補充證據。”
這個結果,既沒有完全失敗,也沒有成功。立案調查意味著他們可以阻止“燭龍計劃”,但劉建明等人仍然逍遙法外,隨時可能再次策劃陰謀。林雪走出紀委大樓,看著漸漸暗下來的天空,心裏充滿了無力感——他們離真相隻有一步之遙,卻因為關鍵證據的缺失,無法將幕後黑手繩之以法。
申請時刻
回到吳教授家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路燈的光芒透過窗戶,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吳教授已經回來了,他坐在沙發上,手裏拿著一份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回複,臉色凝重:“他們同意推遲峰會,但需要中國政府提供‘燭龍計劃’的完整證據,否則無法說服其他國家。”
“我們的批捕申請被駁回了,隻立案調查係統安全問題。”林雪坐在他旁邊,聲音疲憊,“劉建明因為證據不足,沒被批捕,王曉雨也還沒找到。”
趙偉和李振邦也相繼回來,他們聯係的係統內部人員大多願意配合,但也有少數人因為害怕被報複,拒絕參與。“我們可以在峰會前,強行凍結雷霆係統,阻止‘燭龍計劃’。”李振邦建議,“但這樣做,會影響正常的金融交易,可能引發小規模的恐慌。”
“不能強行凍結。”吳教授搖了搖頭,“鳳凰集團就是想讓我們做出過激行為,引發恐慌,他們好趁機做空股市。我們必須在不影響正常交易的前提下,找到‘燭龍計劃’的觸發點,阻止它執行。”
就在這時,林雪的手機收到一條加密信息,發信人署名“清風”,內容隻有短短幾句:“證據已收到,需周教授或同等權重證人當麵證詞。明日上午九點,金融峰會會場後門,最後機會。王曉雨在我們手裏,別耍花樣。”
信息附件裏是一張王曉雨的照片,她被綁在椅子上,眼睛蒙著黑布,嘴角有淤青,看起來受了不少苦。照片的背景裏,能看到峰會會場的標誌,說明她被藏在會場附近。
“‘清風’是誰?”趙偉皺緊眉頭,“是鳳凰集團的人,還是我們的盟友?”
“不知道。”林雪的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但他們知道王曉雨的下落,還需要周教授的證詞,可能是想通過我們找到周教授,或者有其他目的。”
吳教授思考了片刻:“不管是誰,這都是我們救王曉雨、拿到證據的最後機會。明天上午九點,我們去峰會會場,見機行事。”
當晚,林雪躺在吳教授家的客房裏,輾轉難眠。她打開隨身攜帶的加密日記本,開始重新梳理所有人的行為和動機:
周教授:參與“燭龍計劃”,但留下密鑰,可能是在懺悔,也可能是在設局。
吳教授:揭露“金融穩定網”項目,協助提交批捕申請,但他是否真的清白?
李振邦和趙偉:被鳳凰集團要挾,卻一直在反抗,他們的證詞是否可信?
劉建明:鳳凰集團核心成員,試圖阻止批捕,現在仍在逃。
“清風”:神秘人,知道王曉雨的下落,需要周教授的證詞,目的不明。
日記本上畫滿了複雜的關係圖,每個人都被圈了起來,之間的線條縱橫交錯,像一張巨大的網,將林雪困在其中。她不知道誰是真正的盟友,誰是隱藏的敵人,隻能一步步往前走,希望能找到真相。
淩晨五點,林雪被敲門聲驚醒。她走到門口,透過貓眼看到是楊副組長,她的頭發淩亂,臉上沾著淚水,手裏拿著一個文件夾,看起來很著急。
“林雪,快開門!”楊副組長的聲音帶著哭腔,“我知道王曉雨在哪裏!她被藏在峰會會場的設備間裏,鳳凰集團的人明天上午會用她要挾你,讓你交出密鑰!”
林雪猶豫了——楊副組長之前被周教授欺騙,差點害了她,現在她突然出現,說知道王曉雨的下落,是真的嗎?還是另一個陷阱?
“你怎麽知道的?”林雪隔著門問。
“我昨天晚上跟蹤劉建明,聽到他和鳳凰集團的人打電話,說要在設備間藏人,用王曉雨換密鑰!”楊副組長的聲音越來越急,“我沒騙你,再不開門,就來不及了!”
林雪看著貓眼外楊副組長焦急的表情,心裏做了決定——不管這是不是陷阱,她都要去試試,因為王曉雨還在等著她救。她打開門,楊副組長立刻衝進來,手裏的文件夾掉在地上,裏麵是她跟蹤劉建明時拍的照片,照片上能看到劉建明和鳳凰集團的人在峰會會場門前交談,背景裏有設備間的門。
“我們現在就去峰會會場,提前埋伏,等他們來!”楊副組長拉著林雪的手,聲音急切,“李振邦和趙偉呢?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忙!”
林雪看著楊副組長真誠的眼神,心裏的疑慮漸漸消散。她拿起手機,撥通了李振邦和趙偉的電話,決定一起去峰會會場,迎接這場最後的較量。
懸念
電話接通後,李振邦的聲音帶著睡意,顯然還在休息:“林雪?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楊副組長找到王曉雨的下落了,在峰會會場的設備間!我們現在要過去埋伏,你們快來!”林雪的聲音急促。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傳來趙偉的聲音,帶著一絲奇怪的平靜:“好,我們馬上過去,在峰會會場後門集合。”
掛了電話,林雪和楊副組長立刻出發,打車前往峰會會場。路上,楊副組長突然想起什麽,從口袋裏拿出一個錄音筆:“對了,我還錄下了劉建明的電話,他說‘明天九點,讓林雪帶密鑰來設備間,否則就殺了那個小姑娘’,你聽!”
錄音筆裏傳來劉建明的聲音,清晰地印證了楊副組長的話。林雪鬆了口氣,覺得這次一定能救出王曉雨,阻止鳳凰集團的陰謀。
然而,當他們到達峰會會場後門時,卻發現李振邦和趙偉已經到了,兩人站在陰影裏,表情奇怪。林雪走過去,剛想說話,卻看到趙偉手裏拿著一個對講機,正在低聲說著什麽,內容是“目標已到,按計劃行動”。
“你們……你們在跟誰說話?”林雪的心裏突然升起一股寒意。
李振邦和趙偉轉過身,臉上的平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陌生的冷漠。“林雪,別怪我們。”李振邦開口,聲音低沉,“我們也是被逼的,鳳凰集團說,隻要我們配合,就放了我的女兒和他的兒子。”
楊副組長也愣住了,她看著李振邦和趙偉,又看向林雪,眼神裏充滿了震驚:“你們……你們是鳳凰集團的人?”
就在這時,峰會會場的後門突然打開,一群穿著黑色衣服的人衝了出來,將林雪和楊副組長團團圍住。劉建明從人群中走出來,嘴角帶著冷笑:“林雪,沒想到吧?你以為自己在掌控全局,其實從一開始,你就是我們的棋子。”
林雪看著周圍的人,又看向李振邦和趙偉,心裏一片冰涼。她終於明白,周教授留下的“不願麵對的真相”,就是她最信任的人,其實一直都在欺騙她。她握緊口袋裏的密鑰,知道這是最後的希望,卻不知道該如何反抗——她已經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周圍全是敵人,而盟友,似乎隻剩下身邊同樣震驚的楊副組長。
(本集完)
第58集《激烈博弈》內容提示
金融峰會開幕在即,林雪麵臨最後的選擇:信任楊副組長提供的線索,還是獨自行動拯救王曉雨並阻止燭龍計劃?會場內外,多方勢力展開激烈博弈,而周教授的突然現身徹底改變了力量對比。林雪必須在一係列精心設計的陷阱中辨別真偽,在時間耗盡前做出最關鍵的決定。與此同時,雷霆係統的清零協議意外啟動,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出現異常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