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蠢事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孝慈高皇後,也就是馬皇後的諡號。
    關於朱棣到底是不是馬皇後生的,這點也是一件曆史公案了,網上的人可沒少爭論啊,各種觀點都有。
    最離譜的甚至還有說馬皇後不能生育的,包括朱標在內的幾個皇子都是從其他妃子處過繼來的這種說法。
    反正陳文是覺得這個觀點是最扯淡的。
    畢竟就算是馬皇後不能生育,過繼一個兒子也就算了,過繼那麽多個來做什麽?更別說曆史記載中馬皇後可還有兩個女兒啊。
    過繼兒子也就算了,過繼女兒算個什麽事兒?
    王老太監聽見陳文這個問題,看他的眼神真像在看一個傻子,甚至他都忍不住嗤笑了聲:“嗬,當今皇上不是孝慈高皇後所出,還能是何人所出?”
    見著王老太監這個反應,陳文也恍然大悟。
    是了,朱棣生母是不是馬皇後這事兒在後世是一件被爭論的事情,但在現在這個時期,則壓根就是一件不值得討論的蠢事。
    因為壓根就沒人質疑朱棣不是馬皇後生的啊。
    奉天靖難的時候,朱允炆都沒質疑,把朱棣罵得那麽慘的方孝孺也沒質疑,反倒是現代人因為一些似是而非的野史開始質疑上了。
    難怪王老太監看向陳文的眼神像是在看傻子了。
    當然,陳文心裏還是有種終於知道了正確答案的感覺,最後向王老太監拱了拱手,道:“王老,咱們有緣再見,祝您順利出宮,安享晚年,晚輩回去後也給您上一柱香火。”
    王老太監剛才沒讓陳文暴露,還讓他有了個不小的收獲,所以陳文對其人還是感激的。
    下一刻,陳文頓覺眼前一黑。
    而正因為陳文的話有些疑惑的王老太監也同樣眼前黑了下,等能再看清楚眼前一切的時候,哪裏還有陳文的身影在呢?
    “嗯??”王老太監瞪大了眼睛,起身四處看了看,才驚訝道:“這小……這莫不是何處來得道高人?”
    …………
    陳家。
    陳文的臥室裏,原本躺在床上陷入沉睡的他忽然睜開了雙眼。
    稍稍定了定神,陳文從床上坐起身,看了眼手裏拿著的小木盒,已經變得有些腐朽不堪了,畢竟經過了幾百年的光陰流轉。
    好在木盒中的青花折枝花卉紋墩式碗因為是瓷器,並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當然看起來肯定也沒有剛才在永樂年間那般潔淨如新了。
    陳文小心翼翼地把墩式碗拿在手中細細看了看,俊美的臉上也露出高興之色。
    雖說現在陳文已經真成了個富二代,但那到底是家裏的錢,陳文花些小錢也就罷了,真想要大手大腳的花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陳文從古代帶回來的古董賣出去的錢對他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出手變現後那可都是自己能夠隨意支配的錢啊。
    有句話不是很好聽,但也是有些道理的。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隨後,陳文起身下床將墩式碗放在了早就準備好的防護盒子裏。
    這會陳文情緒還有些興奮,睡肯定是睡不著的,陳文索性打開電腦查閱起了資料來,想看看墩式碗大概能價值多少。
    有著關鍵詞和年份,資料倒是並不難查。
    很快,陳文就查到了不少和墩式碗有關的資料,其中最有用的是一條拍賣記錄。
    十幾年前,某家大拍賣行在一次拍賣會上拍過一隻和陳文手裏類似的青花墩式碗,還是永樂年間的。
    光是起拍價就是一千三百萬。
    最終成交價則是一千四百多萬!
    陳文看著這條拍賣成交記錄,也是非常驚喜,因為看起來拍賣的那隻青花墩式碗和他手裏的非常類似。
    倒也正常,畢竟洪武和永樂間隔時間不算長,燒製的青花墩式碗形製肯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那就有意思了。
    十幾年前就能拍出一千四百多萬,那十幾年後的今天,還是洪武年間的青花墩式碗又該是個什麽價呢?
    陳文在心裏暗自估算了下,就算拍賣會的情況和民間交易不同,就算這十幾年的升值沒有特別高,自己這隻青花墩式碗喊個一千七百萬起的價還是完全可以的。
    這麽想著,陳文都覺得這個價格相當誇張了。
    一千七百萬啊,是可以改變非常多人的命運了。
    當然了,價值是價值,真正的關鍵還是要找到願意花錢買的人,至少對於陳文這種壓根就沒有收藏想法的人來說,沒人買的東西,等於一文不值。
    不過陳文心裏也清楚,這隻青花墩式碗肯定是不愁找到願意花錢買下來的人。
    不說那些個收藏家,就是古董商人也會願意買的,畢竟到了他們手裏,自然有辦法和渠道去運作送拍,然後賺上一筆的。
    不過最賺的人肯定還是陳文,畢竟不論是運作營銷還是從陳文手裏買下青花墩式碗都是需要成本的。
    而陳文呢?他幾乎是沒有付出什麽成本,差不多是無本的買賣。
    那麽問題來了。
    這次該找誰出手青花墩式碗呢?
    溫正軍那邊,接觸了兩次,又有溫語薇的關係在,陳文還是挺相信對方的人品和信譽,可事不過三啊。
    這麽短的時間內,連著拿出三件明代的古董,其中兩件價值還非常高,這事兒落在誰眼裏都會覺得詫異。
    雖然這次是洪武年間的,但剛才就說過,洪武和永樂之間的可沒有間隔太長的時間,還是很容易讓人多想的。
    “再看看吧,實在不行還是找溫老算了。”陳文思索了片刻,心裏這麽想著。
    這麽想的原因倒也簡單。
    一是因為這次的物件價值實在有些高了,陳文再冒然找其他人出手的話,其中的風險遠比讓溫正軍多想來得要大得多。
    兩害相比取其輕啊。
    二則是溫正軍最多也就想到陳文不是撿漏,而是從家裏拿的物件去出手,反正陳文家現在確實也不是普通家庭了嘛,這點倒是無所謂了。
    至於溫語薇可能會覺得自己之前是被陳文給騙了這點,那和一兩千萬比起來,就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情了。
    念及至此,陳文也就不再多想,收好防護盒子,平複了下興奮的情緒,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