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常委會上的交鋒
字數:4916 加入書籤
清晨七點三十分,寧方遠的專車準時駛入省委大院。他整理了一下深藍色西裝領帶,剛走進一號樓大廳,就看見沙瑞金正在電梯口與田國富交談。
"寧省長來了。"沙瑞金微笑著伸出手,"聽說你這兩天在熟悉漢東情況,有什麽感受?"
寧方遠快步上前握住沙瑞金的手:"沙書記好。漢東的經濟發展基礎很好,特別是京州市的產業布局很有特色。"
田國富插話道:"寧省長之前在魔都抓國資改革很有成效,這次來漢東正好可以幫我們把把脈。"
"田書記過獎了。"寧方遠謙虛地說,"我剛來漢東,還要多向各位老同誌學習。"
三人寒暄著走進電梯。沙瑞金問道:"寧省長在魔都時,對幹部考核有什麽特別的做法?"
"我們實行的是"三考一評"。"寧方遠目光平靜,"考德、考能、考績,再加上群眾評議。不過各地情況不同,還需要因地製宜。"
電梯到達九樓時,田國富意味深長地說:"這套辦法很科學,值得學習。"
常委會會議室裏,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深紅色的會議桌上。寧方遠在劉省長右側落座,發現斜對麵的高育良正在仔細擦拭眼鏡。
"同誌們,現在開會。"沙瑞金環視會場,"首先傳達中央關於幹部隊伍建設的最新指示精神。"
當沙瑞金念到"要嚴把幹部選拔任用關"時,李達康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重重劃了一道線。
"結合漢東實際,我提議暫時凍結幹部晉升名單。"沙瑞金合上文件,"特別是廳級以上幹部的提拔,必須從嚴把關。"
會議室裏的空氣瞬間凝固。田國富第一個打破沉默:"我完全讚成沙書記的意見。有些幹部提拔過快,群眾反映強烈。比如省公安廳的祁同偉同誌,據我所知,這位同誌的風評很不好,現在又要提副省,我認為這個是不是有待商榷?"
高育良摘下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驟然銳利:"田書記這話有失偏頗。幹部任用雖然講究德才兼備,但不能以風評作為考核標準吧。祁同偉同誌在公安戰線工作二十餘年,打黑除惡成績有目共睹。去年破獲的"5·12"特大販毒案,受到公安部通報表揚。這樣的幹部不提拔,提拔什麽樣的幹部?"
李達康放下鋼筆,語氣尖銳:"高書記,我不同意您的看法。幹部提拔既要看能力,更要看品德。我收到不少舉報,反映祁同偉同誌與山水集團的高小琴來往密切,經常出入高檔會所。"
"達康同誌!"高育良猛地提高了下聲音,"你這是道聽途說!有確鑿證據嗎?沒有證據就隨意指責一個廳級幹部,這是要負責任的!"
田國富冷笑一聲:"育良同誌這麽激動幹什麽?達康同誌隻是轉述群眾反映。既然問心無愧,組織調查清楚不就好了?"
"調查?"高育良轉向沙瑞金,"沙書記,我認為這種無端指控會嚴重挫傷幹部積極性。祁同偉同誌為漢東治安做出這麽大貢獻,現在卻要因為一些捕風捉影的舉報接受調查,這讓其他幹部怎麽看?"
會議室裏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沙瑞金輕輕敲了敲茶杯:"同誌們冷靜。寧省長,你怎麽看這個問題?"
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到寧方遠身上。他緩緩放下茶杯:"我剛到漢東,對具體情況不了解。不過..."他看了眼劉省長,"既然有爭議,不妨先凍結幹部晉升,進行全麵考察。是金子總會發光。"
劉省長微微頷首:"我讚同方遠同誌的意見。幹部提拔要慎重,既然有不同意見,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
高育良立即反駁:"劉省長,這種處理方式對祁同偉同誌不公平。他的提拔程序完全合規,常委會之前已經通過了組織部的考察。現在突然叫停,外界會怎麽解讀?"
李達康針鋒相對:"高書記,程序合規不等於就一定要提拔。中央三令五申要防止幹部"帶病提拔",我們謹慎一些有什麽錯?"
"好了。"沙瑞金抬手示意,"既然意見分歧較大,那就舉手表決吧。同意凍結幹部晉升名單的請舉手。"
沙瑞金率先舉起右手,田國富、李達康立刻響應。吳春林猶豫片刻也舉起手。當劉省長緩緩抬手時,高育良的臉色變得難看。
寧方遠最後一個舉手,與高育良的目光在空中短暫相接。他看見對方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
"好,決議通過。"沙瑞金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麽,"接下來討論光明峰項目..."
會議進行到中午十二點才結束。寧方遠收拾文件時,聽見高育良對沙瑞金說:"書記,關於幹部凍結的具體細則..."
"下午讓組織部拿個方案。"沙瑞金轉向寧方遠,"寧省長有空也參與一下?"
"好的。"寧方遠點頭,餘光瞥見高育良離去的背影略顯僵硬。
走廊上,李達康快步追上寧方遠:"寧省長,有空去京州調研指導工作啊。特別是光明峰項目,需要您這樣的經濟專家把把關。"
"一定。"寧方遠微笑回應,"我對京州的新區建設很感興趣。"
回到辦公室,寧方遠站在窗前,望著省委大院裏的車來車往。今天的常委會,讓他對漢東的政治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高育良對祁同偉的力保,李達康的咄咄逼人,沙瑞金的平衡之術...這一切都預示著,漢東的政治博弈才剛剛開始。
"寧省長,這是下午組織部會議的背景材料。"陳明偉輕聲提醒道。
寧方遠收回思緒,接過文件。他注意到材料裏特意標注了祁同偉的任職履曆,以及...與山水集團的往來記錄。
下午三點整,組織部小會議室裏已經坐了幾位領導。寧方遠走進來時,看見沙瑞金正在翻閱組織部準備的方案,高育良則坐在一旁,臉色平靜地喝著茶。
"方遠同誌來了。"沙瑞金抬頭招呼道,"坐我這邊。"
寧方遠微笑著點頭致意,在沙瑞金右手邊的位置坐下。他注意到劉省長正慢悠悠地翻看文件,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吳春林則緊張地整理著麵前的材料,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開始吧。"沙瑞金放下手中的鋼筆,"春林同誌,你先介紹一下方案的主要內容。"
吳春林清了清嗓子:"根據上午常委會的決議,我們擬定了《漢東省幹部晉升凍結期間考核辦法》。主要包含三個方麵:一是對擬提拔幹部進行"德能勤績廉"全麵複查;二是增加群眾評議環節;三是..."
"等一下。"高育良突然打斷,"這個複查範圍怎麽界定?是所有擬提拔幹部,還是特指某些幹部?"
會議室裏的空氣瞬間凝固,吳春林則看向沙瑞金。
"當然是所有擬提拔幹部。"沙瑞金平靜地說,"一視同仁嘛。"
高育良冷笑一聲:"那為什麽方案裏特別強調要核查幹部親屬的經商辦企業情況?這..."
"育良同誌多慮了。"沙瑞金打斷他,"這是中央的最新要求,不是我們漢東獨創的。寧省長,你們魔都是不是也有類似規定?"
突然被點名的寧方遠放下茶杯:"確實有。去年我們就要求處級以上幹部如實申報配偶子女從業情況。"
"但這樣搞擴大化,會不會影響幹部隊伍穩定?"
"穩定不等於不改革。"沙瑞金語氣堅定,"育良同誌,我們要對幹部負責,更要對黨和人民負責。"
兩人劍拔弩張之際,劉省長突然開口:"我看這個方案大體可行。不過具體操作上要把握好度,既不能不查,也不能查過頭。"
寧方遠適時補充:"我建議可以分批次進行,先從爭議較大的崗位開始。"
沙瑞金點點頭:"方遠同誌這個建議很好。春林同誌,就按這個思路修改一下方案。"
高育良見事情已經定下,轉而問道:"複查需要多長時間?總不能無限期凍結吧?"
"暫定三個月。"吳春林趕緊回答,"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延長。"
"三個月?"高育良麵帶微笑平靜的說道,"這恐怕會影響很多工作的正常開展!"
沙瑞金不緊不慢地說:"如果幹部確實優秀,三個月後自然能夠證明自己。"
會議又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期間寧方遠大部分時間保持沉默,隻是偶爾在技術性問題上發表意見;劉省長更是全程神遊天外,時不時打個哈欠。
"那就這麽定了。"沙瑞金最後總結道,"春林同誌抓緊修改方案,下次上常委會通過後立即執行。"
走出會議室,寧方遠在走廊上遇到了正要離開的劉省長。
"方遠啊,"劉省長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漢東這潭水很深,你要慢慢趟。"
寧方遠恭敬地點頭:"謝謝劉省長指點。"
回到辦公室,寧方遠站在窗前沉思。今天的會議再次印證了他的判斷:沙瑞金要借幹部凍結的機會整頓漢東官場,而高育良則要力保自己的政治班底。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