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通話老領導

字數:4179   加入書籤

A+A-


    夜色已深,寧方遠的專車緩緩駛入省委大院。車窗外的路燈將斑駁的樹影投射在他的臉上,忽明忽暗。一整天的會議和文件批閱讓他太陽穴隱隱作痛,但更讓他疲憊的是那些永遠繞不開的人事糾葛。
    "寧省長,到了。"司機輕聲提醒。
    寧方遠睜開微閉的雙眼,點了點頭:"辛苦了,明天七點半來接我。"
    推開家門,妻子王悅已經睡了,客廳裏隻留了一盞昏黃的壁燈。寧方遠輕手輕腳地放下公文包,鬆了鬆領帶,正準備去洗漱,書房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這個時間誰會來電話?寧方遠皺了皺眉,快步走進書房,拿起那部紅色保密電話。
    "喂,我是寧方遠。"
    "方遠啊,還沒休息吧?"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沉穩的男聲,帶著幾分長輩式的親切。
    寧方遠立刻挺直了腰板:"裴主任!您這麽晚打電話,有什麽指示?"
    "什麽指示不指示的,"裴一泓笑嗬嗬地說,"就是想問問你在漢東的情況。最近在忙些什麽?"
    寧方遠知道老領導不會無緣無故深夜來電,這看似隨意的寒暄背後必有深意。他簡明扼要地匯報了近期推動的經濟改革措施,特別是漢東油氣集團的調查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規劃。
    "...我們打算以漢東油氣為試點,清查資產後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混合所有製改革。同時,對省內高耗能、高汙染企業進行梯度轉移或技術改造。"
    "思路不錯。"裴一泓的語氣變得嚴肅,"方遠啊,你在漢東的表現,上麵是看在眼裏的。特別是堅持經濟轉型這條主線,很得認可。"
    寧方遠敏銳地捕捉到"上麵"這個詞的分量。在體製內,這個詞通常指的是最高決策層。
    "謝謝老領導關心。我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最近上麵很關注漢東啊。"裴一泓突然話鋒一轉,"已經對趙立春同誌開始秘密調查了。"
    寧方遠的手指猛地收緊,話筒幾乎要被他捏出響聲。按照常規程序,這類調查通常是在地方掌握確鑿證據後,上麵才會介入。現在上麵直接出手,說明事態已經超出常規範圍。
    "這...這麽快?"寧方遠盡量控製著聲音的顫抖。
    "不快不行啊。"裴一泓意味深長地說,"有些情況,比你了解的要嚴重得多。"他頓了頓,"沙瑞金和田國富的工作,上麵很不滿意。一個隻知道拉幫結派,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一個不查貪腐,整天跟著別人到處跑調研。"
    寧方遠屏住呼吸。這兩位都是中央空降的幹部,如今卻被高層點名批評,這意味著漢東的政治格局可能麵臨重大調整。
    "老領導,我..."
    "你隻管做好自己的事。"裴一泓打斷他,"經濟轉型是中央定的大方向,誰也挑不出毛病。至於其他方麵...保持距離,明白嗎?"
    "明白。"寧方遠鄭重點頭,雖然對方看不見。
    "對了,漢東油氣的數據要搞紮實。最近可能會有專項巡視組下去,你要做好準備。"
    這句話讓寧方遠心頭一震。專項巡視組,這是中央直接介入的明確信號。他立刻聯想到彭東來正在進行的調查,必須加快進度了。
    "請老領導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做紮實。"
    又寒暄了幾句,裴一泓掛斷了電話。寧方遠緩緩放下話筒,發現自己的手心已經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走到窗前,推開窗戶,讓夜風吹拂發燙的臉頰。
    漢東的夜空繁星點點,看似平靜,卻暗流湧動。中央對趙立春的調查,對沙瑞金和田國富的不滿,專項巡視組的即將到來...所有這些都預示著,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正在醞釀。
    寧方遠拿起鋼筆,在一張白紙上列出幾個關鍵點:
    加快漢東油氣調查,重點查境外支付;
    經濟轉型方案要盡快成型,做出實績;
    與沙、田保持正常工作關係,但不過從甚密;
    準備迎接中央巡視組。
    寫完後,他將紙條點燃,看著它在煙灰缸中化為灰燼。這種敏感信息,絕不能留下任何痕跡。
    洗漱完畢,寧方遠輕手輕腳地躺上床。妻子王悅在睡夢中翻了個身,無意識地靠向他。寧方遠輕輕握住她的手,感受著這份難得的溫暖與安寧。在漢東這個政治旋渦中,家是他唯一可以卸下防備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寧方遠比往常醒得更早。他悄悄起床,沒有驚動妻子,獨自來到書房,開始重新規劃近期的工作重點。
    七點整,陳明偉準時打來電話:"寧省長,車已經備好了。今天上午八點半與發改委的約談,需要準備什麽特別材料嗎?"
    "把去年以來的所有工業產值原始數據都帶上,特別是鋼鐵、水泥、煤炭這些傳統行業的數據。"寧方遠的聲音比平時更加嚴肅,"另外,聯係一下彭東來,讓他上午十一點來我辦公室一趟。"
    早餐時,王悅敏銳地察覺到丈夫的不同:"怎麽了?昨晚沒睡好?"
    "有些工作要調整。"寧方遠輕描淡寫地說,隨即轉移話題,"小雨下周回來嗎?"
    "說是下周五到。"王悅知道丈夫不願多談工作,便順著他的話說。
    上午的會議比預想的更激烈。發改委趙主任麵對寧方遠的質詢,支支吾吾拿不出原始數據,最後不得不承認上報的"鋼鐵去產能完成85%"是估算值,沒有詳細統計支撐。
    "趙主任,"寧方遠的聲音冷得像冰,"中央三令五申要求統計數據真實準確,你們這是在頂風作案!"
    "寧省長,我們也是迫不得已啊。"趙主任擦著額頭的汗,"有些地方報上來的數據根本沒法看,我們隻能...適當調整..."
    "從今天起,所有數據必須實事求是。"寧方遠拍板決定,"成立一個核查小組,我親自當組長,下到各地去核驗。誰再弄虛作假,就地免職!"
    會議結束後,寧方遠立即召集財政廳、國資委等部門負責人,部署經濟數據核查工作。他特意強調,這次核查是為了給中央提供決策參考,必須確保每一個數字的真實性。
    十一點整,彭東來準時到達。與昨天的意氣風發相比,今天的他顯得有些疲憊,眼睛布滿血絲,顯然熬了通宵。
    "寧省長,您找我?"
    寧方遠示意他坐下,親自倒了杯茶遞過去:"調查組準備得怎麽樣了?"
    "已經就緒,明天一早就出發。"彭東來從公文包取出一份名單,"這是各小組的成員名單和調查路線,請您過目。"
    寧方遠快速瀏覽了一遍。他點點頭:"很好。不過計劃要調整一下,重點查境外支付和技術谘詢費,兩周內我要看到初步結果。"
    彭東來麵露難色:"兩周?時間有點緊..."
    "中央可能會有專項巡視組下來。"寧方遠壓低聲音,"我們必須掌握第一手資料,不能被動。"
    彭東來瞳孔微縮,立刻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我明白了。我親自帶隊去查境外資金這條線。"
    "注意方式方法。"寧方遠叮囑道,"遇到阻力不要硬碰,及時匯報。"
    送走彭東來,寧方遠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城市輪廓。漢東就像一艘行駛在迷霧中的大船,而他必須在這迷霧散去前,為它找到正確的航向。老領導的電話既是提醒,也是警示,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唯有實幹和實績才是最可靠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