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吳春林的順水推舟

字數:3090   加入書籤

A+A-


    幾個小時的時光在緊張和等待中悄然流逝。下午臨近下班時分,組織部長吳春林再次出現在沙瑞金辦公室門口,手裏多了一份不算太厚的文件袋。他深吸了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本就一絲不苟的衣著,這才抬手敲響了門。
    “進來。”
    吳春林推門而入,看到沙瑞金和田國富依舊坐在會客區的沙發上,顯然一直在等待他的消息。辦公室裏的煙灰缸裏多了幾個煙頭,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煙草氣息,顯示出之前討論的激烈與凝重。
    “瑞金書記,田書記。”吳春林快步上前,將文件袋放在茶幾上,“這是組織部根據要求,初步篩選出的幾位符合基本條件的幹部名單和簡要情況,請您過目。”
    沙瑞金沒有急著去翻看文件袋,而是直接抬頭,目光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看向吳春林,開門見山地說道:
    “春林同誌,名單先放一放。關於光明區委書記的人選,我和國富同誌經過慎重考慮,已經有了一個初步意向。”
    吳春林心中一動,臉上適時地露出認真傾聽的神情:“哦?瑞金書記您屬意的是哪位同誌?”
    沙瑞金一字一句,清晰地說道:“我們考慮,由白景文同誌,去擔任光明區委書記。”
    “白景文同誌?”吳春林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錯愕,甚至比下午田國富初聞時更為明顯。這個答案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白景文?沙瑞金的貼身秘書?一個省委辦公廳的處長,直接外放去擔任省會城市核心區的區委書記?雖然秘書外放升職是慣例,但一步到位到如此重要的正廳級或主持工作的副廳級實權崗位,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敏感至極的時刻,這其中的意味可就太深了!
    這是沙瑞金要把他最信任、最能代表他個人意誌的“佩劍”,直接插到李達康和光明峰項目的最核心地帶!這是一種毫不掩飾的進攻姿態,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
    吳春林的大腦在百分之一秒內就完成了所有的權衡。震驚過後,他立刻意識到,這是沙瑞金和田國富在無人可用困境下的最優解,也是最能體現他們意誌的選擇。自己之前擔心被卷入過深的顧慮,在這個人選麵前,反而顯得多餘了——沙瑞金直接動用了自己身邊最核心的人,這本身就說明了他不需要、或者說不再指望組織部能提供完全“安全”的人選。
    幾乎沒有任何停頓,吳春林臉上的錯愕迅速轉化為一種深以為然的表情,他立刻接口,語氣帶著讚同和一絲恰到好處的欽佩:
    “白景文同誌?嗯……瑞金書記,您這個考慮非常周全,也非常有魄力!”他仿佛剛剛想通其中的關竅,語速加快,“景文同誌長期在您身邊工作,政治素質絕對過硬,大局觀和執行力都是一流的!雖然地方工作經驗稍欠,但光明區目前最需要的,正是一位能夠堅決貫徹省委意圖、穩定大局、打開局麵的幹部!由景文同誌去,確實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我完全讚同!”
    他這番表態,既捧了沙瑞金的決策,又巧妙地將“經驗不足”的弱點解釋成了“符合當前特殊需求”的優點,顯得極其自然和老練。
    沙瑞金對吳春林的反應很滿意。他知道吳春林是個聰明人,懂得審時度勢。在目前自己展現出決死一戰的姿態下,吳春林選擇順水推舟、積極配合,是最明智的選擇。
    “好,既然春林同誌也認為合適,那這件事就這麽定了。”沙瑞金一錘定音,隨即部署下一步行動,“時間緊迫,我準備晚上就召開一個臨時常委會,專門討論光明區委書記的人選問題。春林同誌,晚上就由你代表組織部,將這個提議正式提出來。”
    “是,瑞金書記!我明白!”吳春林立刻挺直腰板,鄭重答應。他知道,自己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必須表現出毫無保留的支持態度。
    從沙瑞金辦公室出來,吳春林沒有回省委組織部裏自己的辦公室,而是直接去了隔壁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辦公室。
    常務副部長見他進來,連忙起身:“吳部長,沙書記那邊定了嗎?是哪位同誌?”他也一直在關注著這件事。
    吳春林坐下,揉了揉眉心,低聲道:“定了,是白秘書,白景文。”
    “白秘書?”常務副部長也是吃了一驚,隨即恍然,“沙書記這是要……直接亮劍了啊!”
    “是啊。”吳春林點點頭,語氣複雜,“這樣一來,我們之前準備的名單基本用不上了。不過,常委會上,總不能隻有一個候選人,那樣太難看,也容易授人以柄。”
    他沉吟片刻,對常務副部長吩咐道:“這樣,你立刻從我之前讓你準備的那份名單裏,再挑出兩個人選。要求是:資曆、能力看起來都還行,但要麽年齡偏大缺乏銳氣,要麽有明顯的短板,總之,要確保他們和白秘書相比,完全沒有競爭力,隻是作為陪襯。”
    常務副部長立刻心領神會。這是官場上常見的“陪選”策略。在重要的職位任命上,如果隻提一個候選人,顯得過於獨斷,也容易引發其他常委的反彈。但如果提供兩三個候選人,其中一兩個明顯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那麽既能體現組織部門的“民主”和“廣泛征求意見”,又能確保真正屬意的人選順利通過。
    “我明白,吳部長。”常務副部長會意地笑了笑,“我這就去挑,保證找出來的兩位同誌,都是‘安全’的陪選。”
    很快,常務副部長就從備選名單中圈定了兩個人:一位是省直某閑散廳局的副廳長,年近五十五,性格溫和,缺乏開拓精神;另一位是某個經濟落後地區的市委副書記,雖然資曆夠,但那個地區情況與光明區天差地別,其能力備受質疑。
    這兩個人選,無論從哪個方麵看,都無法與代表著沙瑞金意誌、年輕有為、身處權力核心的白景文相提並論。他們的存在,隻是為了使得晚上的常委會流程看起來更加“合規”和“民主”。
    吳春林審核了一下這兩個陪選人選,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就他們了。準備一下他們的簡要材料,晚上開會用。”
    一切準備就緒。吳春林坐在辦公室裏,看著窗外漸漸沉下來的夜色,知道一場關乎漢東未來格局的激烈交鋒,即將在晚上的臨時常委會上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