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李達康的強硬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陽光剛剛驅散晨霧,京州市委書記辦公室內便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息。李達康幾乎沒有給自己任何緩衝的時間,上班的第一時間,便一個電話將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陸海平召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陸海平心中惴惴不安,他大致能猜到李達康這麽早找他是為了什麽事。光明區區委辦主任劉建設申請調離的消息,在市委組織部內部並非秘密,而這個小位置背後所牽扯的驚濤駭浪,他更是心知肚明。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著,快步走進了那間象征著京州最高權力的辦公室。
    “李書記,您找我?”陸海平恭敬地站在辦公桌前,姿態放得很低。
    李達康沒有像往常一樣讓他坐下,而是直接開門見山,目光銳利如刀,直刺陸海平:“海平同誌,光明區區委辦主任劉建設,是不是向市委組織部遞交了調離申請?”
    陸海平心頭一緊,連忙點頭:“是的,李書記。劉建設同誌確實遞交了申請,理由是家庭困難和希望換一個工作環境。我們組織部正在按程序研究,準備給他安排一個合適的崗位。”
    “嗯。”李達康鼻腔裏哼出一個音節,身體微微前傾,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壓迫感,“既然劉建設自己希望離開,我們也不能強留,組織部盡快給他找個清閑點的位置安排好,體現組織關懷。”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急促而強硬:“但是!這個區委辦主任的位置不能空著!尤其是現在白景文同誌剛剛上任,百廢待興,身邊沒有一個得力的大管家怎麽行?這會嚴重影響光明區的工作效率,也會讓白景文同誌覺得我們京州市委支持不力!”
    他盯著陸海平,一字一句地命令道:“我的意見是,市委組織部要立刻啟動程序,以最快的速度,選拔一位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熟悉區裏情況的同誌,去接任這個崗位!人選方麵,市委這邊也會進行考量,到時候給你們組織部推薦。總之,就一個要求——快!必須盡快把班子配齊配強,不能讓工作出現空檔期!”
    陸海平聽著這番話,後背瞬間就被冷汗浸濕了。李達康這是要明火執仗地跟沙瑞金搶這個位置啊!而且是要在省委組織部可能已經準備插手的情況下,強行利用京州市委的管轄權,造成既成事實!
    他太清楚這裏麵的凶險了。沙瑞金是省委書記,一把手,他盯上的位置,豈是那麽容易就能被市裏截胡的?而且,他昨天就已經從省委組織部相熟的同事那裏得到風聲,沙書記已經親自跟吳春林部長打過招呼,省裏很可能要直接空降或者指定人選下來!現在李達康讓他頂著省委的壓力去操作,這簡直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
    “李書記……這……”陸海平臉上露出極其為難的神色,聲音都有些發幹,“這個……程序上,區委辦主任確實是市管幹部,我們組織部啟動考察任命程序是符合規定的。但是……白景文同誌畢竟是省委沙書記身邊下來的幹部,關於他身邊工作人員的配備,省裏……尤其是省委組織部那邊,會不會有什麽……特別的考慮?我們是不是先跟吳部長溝通一下,聽聽省裏的意見?”
    “溝通?等他們省裏考慮好了,人選都定下來了,我們還操作什麽?!”李達康猛地一拍桌子,聲音提高了八度,臉上滿是慍怒,“陸海平!你搞清楚!這是京州市的幹部!是我們京州市委的管轄範圍!他沙瑞金是省委書記,也不能事事都越俎代庖,直接插手我們市裏的具體人事安排!這是原則問題!”
    他指著陸海平,語氣近乎訓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履行你組織部長的職責!按照幹部任用條例,盡快拿出方案,提出人選!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天塌下來,有我李達康頂著!”
    陸海平被吼得臉色發白,身體微微顫抖。他知道,李達康這是鐵了心要硬搶,而且把他逼到了絕境。他如果現在拒絕,立刻就會成為李達康的眼中釘,不僅以後在京州絕無好日子過,現在還可能會被李達康一係的人視為沙瑞金那邊的人,萬一事情結束,就算李達康輸了,那幾家到時候要是逮著他出氣,他可扛不住。可他如果照做,那就是明目張膽地違逆省委書記的意圖,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沙瑞金他惹不起,李達康他同樣惹不起!他這個組織部長,此刻就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看著李達康那不容置疑、甚至帶著一絲瘋狂的眼神,陸海平知道,自己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在市委書記的強壓和“合規合法”的幌子下,他隻能硬著頭皮先應承下來。
    “……是,李書記,我……我明白了。”陸海平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我回去之後,就組織力量,啟動對光明區委辦主任人選的考察推薦程序。”
    “是馬上!”李達康強調道,“我要看到你們的初步方案!”
    “是,馬上!”陸海平幾乎是逃也似的離開了李達康的辦公室。
    回到自己的組織部辦公室,陸海平關上門,靠在門板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覺雙腿都有些發軟。他癱坐在椅子上,揉著發痛的太陽穴,內心充滿了絕望和掙紮。
    怎麽辦?到底該怎麽辦?
    猶豫了足足半個小時,權衡了所有的利弊和可能的結果後,陸海平最終還是顫抖著手,拿起了桌上的紅色保密電話。他不能獨自承擔這個後果,他必須向上匯報,將這個燙手的山芋,至少是部分責任,拋出去。
    他撥通了省委組織部長吳春林的電話。
    電話接通後,陸海平用盡可能客觀、甚至帶著幾分委屈的語氣,將李達康剛才的指示原原本本地匯報了一遍,重點強調了李達康要求“立刻啟動程序”、“盡快配備”、“市委將推薦人選”以及那句“這是京州市的幹部,是原則問題”。
    “……吳部長,情況就是這樣。”陸海平的聲音充滿了無奈,“李達康書記的態度非常堅決,要求我們組織部立刻操作。從程序上講,區委辦主任確實是市管幹部,我們啟動考察任命,我……我找不到理由拒絕啊。現在……現在隻能向您匯報,請您和省委定奪了。”
    他將自己擺在了一個被動執行、無力反抗的位置上,把矛盾和壓力完全傳遞給了吳春林。
    電話那頭的吳春林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李達康會垂死掙紮,這在他的預料之中。他沉默了幾秒鍾,然後用一種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絲安撫的語氣對陸海平說道:
    “海平同誌,情況我知道了。李達康同誌要求你們按程序啟動考察,從市裏的角度,可以理解。”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了一些:“但是,你不要著急。這件事,沒那麽簡單。你先按兵不動,考察可以做一些前期的、不引人注目的準備工作,但不要正式啟動推薦和上會程序。等我向瑞金書記匯報之後再說。”
    “好的,吳部長,我明白,我等您的指示!”陸海平如蒙大赦,連忙答應下來。吳春林的態度,讓他看到了一絲轉圜的餘地,也暫時將他從左右為難的困境中解救了出來。
    掛斷電話,吳春林的臉色沉了下來。李達康這是狗急跳牆,要硬碰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