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考後

字數:5024   加入書籤

A+A-


    池宏透支了精力,幾乎是憑借著最後的意誌力才走回了家。
    推開家門,迎接他的是父母的兩張寫滿擔憂、欲言又止的臉。
    “宏宏,回來了?”唐凡梅的聲音小心翼翼,“累壞了吧?快,先坐下喝口水。”
    池宏隻覺得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鉛,腦袋嗡嗡作響,身體裏最後一絲力氣也被那場艱難的數學戰役榨幹了。
    他連書包都沒力氣卸下,隻是含糊地應了一聲:“嗯,媽,爸,我先去躺會兒……”
    聲音沙啞,透著一股濃濃的疲憊。
    他甚至沒看清父母臉上的表情,就拖著沉重的腳步,幾乎是踉蹌著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房門在他身後輕輕關上,緊接著是“撲通”一聲悶響——
    他連衣服都沒換,就直接把自己摔在了床上,沾枕即睡,瞬間陷入了深沉的黑暗。
    客廳裏,池奇峰和唐凡梅麵麵相覷,空氣沉默得有些壓抑。
    “唉……”唐凡梅重重地歎了口氣,眼圈有些發紅。
    “你看孩子累成這樣……肯定是沒考好。”
    “我回來的路上就聽樓下張阿姨說了,說今年數學卷子特別難,好多孩子一出考場就哭,還有暈倒的……宏宏他……他這反應……”
    後麵的話她沒忍心說下去。
    池奇峰眉頭緊鎖,但強自鎮定地拍了拍妻子的手背:
    “別瞎想!難,那是大家都難!又不是隻難咱們宏宏一個人?”
    “兒子從小到大,從來沒讓我倆操過心。這次這麽累,說明他是真拚盡全力了!要相信兒子!分數沒出來之前,別自己嚇自己。”
    “就算真的考砸了,他想複讀,我們就交錢。不想複讀,能上什麽學校就上。”
    “反正我們就這一個孩子,還能養不起他?”
    聽了池奇峰的話,唐凡梅認可地點了點頭。
    可話雖這麽說,池奇峰看著兒子緊閉的房門,心底也難免蒙上了一層憂慮的陰影。
    ……
    翌日清晨。
    池宏睡了長長一覺,疲憊感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經過淬煉後的沉靜。
    考場上數學帶來的巨大消耗,仿佛也帶走了過去累積的許多壓力。
    他深吸一口氣,感覺頭腦異常清明。
    今天,是決勝的最後兩場。
    英語考場。
    聽力部分開始播放。
    當那熟悉又陌生的語流灌入耳中時,池宏心頭猛地一跳!
    曾經這是池宏最頭疼的單項試題。
    在過去一百多個清晨和無數碎片時間裏,被他用A4紙背記法、運動記憶法硬生生烙印進腦海的單詞已達一萬多個。
    無數的單詞,此刻仿佛活了過來。
    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
    曾經如同天書般的連讀、弱讀、吞音,此刻竟變得清晰可辨了許多!
    “Civilization…… barrier…… cooperation……”
    這些詞匯不再是孤立的符號,它們在語流中跳躍,自動組合成意群。
    宋婉瑤教他的那些聽力技巧——“抓住關鍵詞”、“預測內容”、“忽略冗餘信息”——像是早已融入本能,自然而然地運用起來。
    雖然仍有幾處模糊地帶,需要高度集中去分辨,但池宏知道,這次聽力,他做對了至少七七八八!
    這對他而言,已是巨大的突破!
    至於閱讀部分,更是他的拿手好戲。
    升級後的【記憶力】和【智商】帶來的邏輯分析能力,讓他在處理長難句和複雜文章結構時遊刃有餘。
    單詞障礙幾乎不存在,文章主旨、細節題、推理題,一道道在他筆下被精準攻破。
    一股久違的、源自實力的自信感充盈胸膛。
    英語,雖說不是他的長處,但也不再是他的短板。
    下午,理綜考場。
    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合一。
    池宏翻開試卷,目光如炬。
    【並行思維能力】悄然啟動!
    物理的受力分析、電路計算;化學的反應速率、平衡移動、有機推斷;生物的光合呼吸、遺傳計算、神經調節……
    不同學科的知識點、解題思路,如同在腦海中開辟了多條互不幹擾的高速通道,同時進行著高效的處理。
    他不再是按部就班地一題一題往下做,而是根據題目的熟悉度和難度,在幾個學科間靈活切換,優先解決有把握、耗時不長的題目,將難點標記後置。
    思維在物理的電場與化學的溶液導電性間跳躍,在生物的酶催化效率與化學的反應活化能間建立聯係。
    升級後的【番茄鍾】提供了穩定的50分鍾高強度專注,讓他在攻克物理壓軸的多過程力學綜合題時效率驚人。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當池宏寫完最後一個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合上筆帽時,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個小時零五分鍾。
    他沒有急著交卷。
    工程師的嚴謹讓他重新投入到檢查中。
    選擇題答案是否填塗準確?計算題步驟是否完整?單位是否遺漏?實驗題描述是否清晰?
    他像一台精密的掃描儀,在【智商】7.0的加持下,將試卷上的每一個字符重新審視了一遍。
    確認無誤。
    他深吸一口氣,第一個收拾好文具,從容不迫地舉起手,將那份承載著無數汗水與希望的試卷交給了老師。
    接著在周圍考生詫異的目光中,走出了考場。
    ……
    考場外。
    果不其然。
    他剛走出警戒線,立刻被扛著攝像機、拿著話筒的記者圍住了。
    顯然,“提前一小時交卷”的考生,在數學慘案後的第二天,成了吸引眼球的新聞點。
    “這位同學你好!我們是江城電視台的!看你是第一個出來的,感覺怎麽樣?理綜題目難不難?”一個主持人模樣的人熱情地把話筒遞了過來。
    池宏定了定神,沒有回避鏡頭。
    工程師的思維習慣讓他下意識地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去分析:
    “整體難度適中,區分度應該不錯。”他的聲音平穩清晰。
    “物理部分考察比較全麵,力學和電學綜合題對思維要求較高;
    化學注重基礎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有機推斷題有一定新意;
    生物題貼近生活,遺傳和代謝部分出得比較巧妙。
    總的來說,是一份能檢驗學生三年所學和綜合能力的試卷。”
    一個剛考完的學生竟然在點評試卷!!??
    記者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追問:“昨天數學聽說非常難,很多同學反映是做過的‘最絕望的試卷’,你覺得呢?對出卷人有什麽想說的嗎?”
    提到數學,池宏的表情認真了些:“確實超綱內容偏多,計算量也遠超曆年高考平均水平。
    許多題目對高中生而言,思維跳躍性過大,考場高壓環境下很難正常發揮。
    我理解出卷人可能是想選拔頂尖人才,但難度係數控製可能不夠理想。
    估計……會被不少考生和家長罵吧。”
    他實事求是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被他略顯耿直和專業的評價逗笑了:
    “哈哈,看來這位同學感觸很深啊!那你自己數學感覺考得如何?方便估個分嗎?”
    池宏沒有猶豫,腦海中飛速閃過昨天解題的每一個關鍵步驟,結合【記憶倉庫】的精確回溯,他給出了一個讓周圍人倒吸一口涼氣的答案:
    “保底145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