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晨光密謀:金融知識的萌芽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A+A-


    清晨六點的陽光斜斜切過教室窗台,落在陳帆攤開的數學本上。那頁原本寫著函數題的紙麵,此刻邊緣已被鉛筆反複擦拭出一道灰痕。他沒動,隻是將書包拉鏈拉開一條縫,指尖探進去摸了摸——那張折疊整齊的五十元鈔票還在,壓在裁剪好的報紙合訂本底下。
    早讀鈴響前十分鍾,王浩從後門溜進來,腳步比平時重。他在陳帆桌旁停了一下,沒說話,隻用手指輕輕敲了兩下桌麵,像是確認什麽。陳帆抬眼,看見他嘴角動了動,終究沒出聲。
    上午最後一節課剛結束,林悅起身時故意慢了一步。她看見陳帆把數學本塞進抽屜,又從書包裏取出一支粉筆,攥在掌心走向後門。她沒跟上去,但也沒走。
    操場東角的水泥地向來少有人踩。午休鈴一響,陳帆就在那裏蹲下,用粉筆畫出第一條橫線。他先標出三月十五日的收盤價,再依次往後推演,每一點都對準記憶中的數字。王浩站在三步外,雙手插在校服外套口袋裏,眉頭皺著。
    “你這是畫啥?”他終於問。
    陳帆沒抬頭,“陸家嘴最近五天的價格走勢。”
    “就地上這點線,能看出啥?”
    陳帆用粉筆點住第三天的那個低點:“這裏,跌到七塊五的時候,成交量縮了一半。第二天開盤直接跳空高開,說明有人在托底買。”
    王浩俯身看了看,“所以呢?”
    “所以這個位置叫支撐位。”陳帆劃出一條虛線橫穿那個點,“價格到了這兒,願意買的多,賣的少,自然彈起來。反過來看最高點,八塊一塊二那天,換手率是平時三倍,漲不動了,那就是壓力位。”
    王浩撓了撓頭,“聽著像模像樣……可這玩意能算準明天?”
    “不是算,是看趨勢。”陳帆站起身,拍了拍膝蓋上的粉筆灰,“就像下雨前螞蟻搬家,不是它們會算天氣,是它們看得懂信號。”
    林悅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你每天都能拿到最新的數據?”
    陳帆轉過身。她站在幾步外,校服袖口挽到手腕,手裏還拿著剛借來的英語詞典。她沒走近,目光卻落在地上那條折線上。
    “校門口第一份報紙,我每天五點四十七分拿。”陳帆說,“剪下來,編號,存檔。每一筆都核對兩次。”
    林悅盯著他看了幾秒,“那你現在手裏的數據,比證券公司還快?”
    “快不了多少,但足夠早一步反應。”陳帆彎腰,在支撐位下方補畫一條斜線,“如果今天收盤跌破七塊四,那就意味著支撐失效,行情可能繼續往下走。但如果穩住了,甚至放量回升——”
    “那就該買了?”王浩接話。
    “那就說明判斷沒錯。”陳帆看著他,“你想試試?”
    王浩咬了咬嘴唇,忽然伸手去掏褲兜。他掏出一張五十元,又翻出四張百元鈔票,疊在一起遞過來。“五百,不多不少。你要真能讓我賺到錢,我以後聽你的。”
    陳帆沒接。
    “你不信我能操作?”
    “我不是券商,沒法開戶。”陳帆聲音平穩,“但這筆錢你可以自己去買。我告訴你什麽時候進,什麽時候出。賺了是你拿,虧了算我的。”
    王浩愣住,“你說真的?”
    “我說的是條件。”陳帆終於接過那疊錢,折好塞進書包夾層,“如果你不信,現在收回還來得及。”
    林悅蹲下身,手指沿著粉筆線慢慢滑過。“你畫這些,是為了驗證什麽?”
    “驗證規律。”陳帆答,“市場不是亂走的,它有慣性,有節奏。我現在做的,就是把節奏找出來。”
    “萬一哪天節奏變了呢?”
    “那就調整。”陳帆撿起粉筆,在均線末端加了一個箭頭,“人不能永遠靠猜,但可以靠記錄和觀察。我每天記數據,就是在建自己的參照係。”
    林悅沒再問。她站起身,目光掃過操場邊緣那些模糊的球鞋印,又落回地麵那幅簡陋的圖示上。片刻後,她輕聲說:“你其實不需要圖書館的電腦。”
    陳帆看了她一眼。
    “你需要的是能把這套東西講明白的人。”她說完轉身走了,腳步不急不緩。
    王浩望著她的背影,低聲嘟囔:“她是不是有點看穿你了?”
    “她隻是比你清醒。”陳帆重新蹲下,在圖示右側空白處寫下三個字:**明日策略**。
    “啥意思?”王浩湊近。
    “明天陸家嘴如果開盤低於七塊四,你就別動。等收盤前五分鍾,看有沒有大單拉起來。如果有,說明主力還在,可以小倉位試水。如果沒有——”他頓了頓,“那就等下一個支撐位。”
    王浩聽得認真,連呼吸都放輕了。
    “那你現在最缺什麽?”他忽然問。
    “缺更多人的交易反饋。”陳帆直起身,“一個人的操作看不出共性,十個、二十個才可能驗證模式是否成立。”
    “所以你是想拉人入夥?”
    “不是拉人,是找樣本。”陳帆拍掉手上的粉筆末,“我想知道,普通人按這個方法做,能不能穩定跑贏瞎猜。”
    王浩咧嘴笑了,“那你得先讓我賺一次。”
    “前提是市場給機會。”陳帆抬頭看了眼天空。雲層薄了些,陽光照在水泥地上,映出他們兩人交錯的影子。
    “那你剛才為啥不讓我現在買?”
    “因為還沒到信號點。”陳帆指著圖上今天的預估區間,“你看,這裏有個空檔。如果價格掉進這個區域,並且出現放量反彈,才是進場時機。現在貿然買,等於閉眼扔骰子。”
    “那要是根本沒掉下來呢?”
    “那就說明趨勢更強,等突破壓力位後再追,雖然貴一點,但安全性高。”
    王浩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麽:“你說你每天五點四十多就去拿報,那你不睡覺了?”
    “睡四個小時夠了。”陳帆收起粉筆,往回走,“信息差就藏在別人賴床的那半小時裏。”
    回到教學樓前,王浩突然停下,“我要是真賺了錢,還能加倉嗎?”
    “能。”陳帆腳步沒停,“但每次加,都得重新評估風險。”
    “你覺得我能賺多少?”
    “不知道。”陳帆推開教室後門,“但我保證,不會讓你虧在同一個地方兩次。”
    下午第一節課是物理。上課鈴響前兩分鍾,陳帆坐回座位,拉開書包檢查那五百元是否還在。紙幣邊緣有些卷曲,被報紙壓出了折痕。他把它撫平,重新夾進文件夾內頁。
    王浩在他後排踢了踢椅腿,遞來一張疊成小方塊的紙條。陳帆打開,上麵歪歪扭扭寫著一行字:“明早我去幫你拿報。”
    他沒回頭,也沒寫回條,隻是把那張紙折成更小的一塊,塞進了筆袋深處。
    林悅翻開數學本,昨天的函數題旁邊,不知何時多了一條用鉛筆輕輕勾出的折線。她盯著看了幾秒,拿起橡皮,卻沒有擦。
    窗外的陽光移過課桌一角,照在陳帆攤開的練習冊上。那頁本該寫滿力學公式的空白處,底部多了一行極小的字跡:**樣本數量不足,需擴大觀測範圍**。
    他低頭看了一眼,提筆在後麵添上兩個字:**啟動**。
    前排同學正低頭抄筆記,沒人注意到這一幕。隻有王浩隔著過道望過來,眼神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陳帆合上練習冊,右手食指在封麵上輕輕敲了三下,節奏穩定,像某種無聲的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