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備份危機:U盤的替代方案

字數:4105   加入書籤

A+A-


    鋼筆尖在紙頁上頓了一下,陳帆把最後一行修正記錄寫完,合上筆記本。顯示器右下角的時間跳到23:17,房間裏隻剩下機箱風扇低沉的嗡鳴。他拔出那枚灰色U盤,指尖蹭過外殼上的磨損痕跡——這東西救不了命。
    三天前老師沒收了他真正的U盤,理由是“考試作弊嫌疑”。從那以後,所有數據隻能存在電腦本地和這個模擬盤裏。一旦係統崩潰,三周的核對工作就全白費。
    他盯著屏幕看了幾秒,關機起身。
    第二天一早,他揣著王浩給的五百塊錢去了城西電子市場。攤位挨著攤位,吆喝聲混成一片。他在第三排找了個安靜點的櫃台,問老板有沒有能存數據的小設備。
    “軟盤?”老板抬頭打量他,“現在誰還用這個?”
    “要五張。”他說,“不同牌子的。”
    老板聳肩,從抽屜裏拿出幾個盒子。陳帆挑了索尼、三菱、東芝、國產雙子星和一張沒聽說過的雜牌,每張都檢查封口是否完好,然後放進貼身衣袋。
    回家路上,他把書包抱在胸前,手一直按在內袋的位置。
    晚飯後,他打開電腦,翻出舊教材裏關於磁盤存儲的章節。老機器配的是1.44MB軟驅,讀寫速度慢,容易出錯。他先把數據按日期拆成五段,每周一段,文件名標得清清楚楚:stockweek198 到 stockweek598。
    第一張是索尼盤。他擦幹淨手,插入軟驅。進度條剛走到一半,屏幕突然跳出提示:“無法訪問磁盤,請確認磁盤已正確插入。”
    他退出,重新插了一遍,這次等了幾秒才點繼續。數據寫進去後,他試著打開,發現最後二十條記錄讀不出來。
    第二張是三菱的。寫入順利,但在讀取時卡了三次才成功。他記下問題,把這張標記為“可用但不穩定”。
    第三張雙子星盤一次通過。第四張東芝的也正常。最後一張雜牌盤,連識別都沒識別出來。
    他把能用的四張單獨放一邊,第五張留作備用。
    淩晨一點,他終於完成全部備份。五張軟盤整齊地擺在桌角,像一排小型盾牌。他用硬紙殼做了個保護套,外麵纏了膠帶,確保不會彎折。
    第二天清晨六點四十,他提前到了學校。
    機房門還沒開,走廊空無一人。他靠牆站著,書包放在腳邊,手指時不時碰一下側袋裏的軟盤套。
    七點整,管理員來開門。他道了聲早,直奔角落那台狀態最好的電腦——上周他觀察過,這台機器軟驅反應最快。
    第一張,順利讀取。
    第二張,等待七八秒後彈出文件列表,點擊打開,數據完整。
    第三張時出了狀況。軟驅發出輕微摩擦聲,屏幕顯示“正在讀取”,進度條幾乎不動。他沒動,也沒重啟,隻是輕輕扶住機身,防止震動。
    兩分鍾後,表格終於加載出來。他快速掃了一眼關鍵字段:日期、收盤價、成交量,全都對得上。
    第四張是最慢的一張。讀到一半卡住,他拔出來吹了口氣,重新插入。這次用了近一分鍾才完成加載,但內容無誤。
    第五張備用盤沒測試,直接收好。
    他坐在椅子上緩了會兒,才把五張盤依次收回保護套,塞進書包最裏層的夾袋。那裏靠近書脊,不容易被壓到。
    回到教室,他在筆記本空白頁寫下:
    > 備份方案V1:軟盤陣列
    > 狀態:四張可用,一張備用
    > 風險:讀取延遲、介質老化、物理損傷
    > 應對:每日抽查一張,輪換使用
    寫完合上本子,抬頭看見窗外天色已經亮透。早自習鈴聲響起,有人開始翻書,有人小聲背單詞。
    他摸了摸書包內袋,確認軟盤還在。
    中午吃飯時,林悅走過來坐下。
    “你昨天是不是去機房了?”
    “嗯。”他低頭扒飯。
    “我看見你在那兒試軟盤。”她聲音不高,“王浩說你丟了U盤,現在靠這個存數據?”
    他點頭。“暫時的辦法。”
    “這種盤我小學用過。”她說,“我們班以前交作業都用軟盤,後來有次全班的盤放一個盒子裏,搬教室的時候摔了一下,一半都不能讀了。”
    陳帆筷子停了一下。
    “我知道它不結實。”他說,“但現在沒別的選擇。”
    “你就不能抄一份紙質的?”
    “太多了。”他放下碗,“兩百多條數據,每條六個字段。手抄一遍就得兩天,而且沒法跑程序。”
    林悅看著他。“那你打算一直這麽提心吊膽?”
    “先撐到有新設備。”他說,“至少得有個Zip驅動器,或者……等學校裝刻錄光驅。”
    “那得什麽時候?”
    “不知道。”他站起身,把飯盒收進書包,“但至少現在,不是隻有一條路了。”
    下午第一節課是物理。他坐在後排,手一直搭在書包上。課間有人撞過來收作業,肩膀重重磕在桌角,他第一時間護住的是側袋位置。
    放學前,他又去了一趟機房。
    這次選了另一台電腦測試第三張盤。插入後,軟驅燈亮起,但十幾秒後仍未彈出文件夾圖標。他輕推了一下盤體,感覺有一點點卡澀。
    等了將近一分鍾,數據才加載出來。
    他取出軟盤對著光看了看。表麵沒什麽劃痕,但在左下角金屬滑塊邊緣,似乎有一道極細的裂紋。
    他沒聲張,把這張放進備用位,換上原來的雜牌盤做日常調用。
    晚上在家,他翻出工具箱裏的小鑷子和棉簽,想清理一下滑塊。剛碰上去,一小片碎屑掉了下來。
    他捏起那點殘渣,看了很久。
    第二天早上,他把五張軟盤重新分類:兩張主力輪換使用,兩張作為冷備份封存,最後一張徹底廢棄。
    進入機房前,他特意繞遠路避開擁擠的樓梯。進門前拍了拍書包,確認保護套還在原位。
    插入第一張輪換盤,電腦很快識別。
    打開Excel,數據列整齊展開。他往下拉到第十五行,核對3月18日的收盤價——7.9元,沒錯。
    再往下,第23行,3月26日,8.1元。
    光標停在這行不動。
    他忽然想起什麽,打開文件屬性,查看創建時間。顯示是昨天22:48。
    可他記得很清楚,昨晚最後一次保存是在23:03。
    他點開“修改時間”,卻發現這一欄是空的。
    鼠標懸停在文件名上,他沒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