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起蒼西 116.監察司
字數:10161 加入書籤
監察司就是原先的白虎衛,這是一個直屬皇帝的執行機構,專門負責監察百官,可以決定對官員進行抓捕,如遇武力反抗可以先斬後奏!
在大夏的製度裏,在監察百官一事上就有禦史台、都察院以及監察司這三個機構,另外大理寺也有關係。在這幾個機構中,禦史台的隻能是針對大臣進行彈劾,都察院則是具體辦理對犯事官員的審理、然後交由大理寺審決。至於監察司,是負責偵辦,但沒有決斷權,偵辦之後要將所有線索檔案交給都察院去進行審理。
所以,監察司的所謂先斬後奏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遇到武力反抗,而不是可以隨意先斬後奏。
以馬遵一個中級的文官,如果監察司去辦他的案子是不可能會遇到無力反抗的,所以利用先斬後奏直接殺了他也不太可能,雖然同為帝黨,而且監察司並非不會捏造證據說犯官有無力反抗的情節,但卻也不會為了劉彥來這麽做。
畢竟先斬後奏是很犯忌諱的,而重光帝目前的權威也還沒有達到可以無視百官的程度。所以,先斬後奏還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但隻要隨便找個事先把馬遵抓起來,隨後劉彥就可以利用他不在位的機會通過商籍司去把青華樓給辦了,同樣可以起到威脅萬花商會的作用。
於是,當晚他就約了監察司的一個同鄉喝酒。
此人便是監察司第八堂的主事,名叫楊威。
以前的白虎衛下屬機構更加貼近軍隊,以監察司的名義重建之後就有了一些改變,下麵分設了若幹個堂來負責辦理各個方麵的案件,其中第八堂就是分管與戶部相關的案件的。
這種針對部門進行分工的方式,就有點像都察院的六科給事中的設立。
組建監察司的時候,因為重光帝本身沒有多少武道高手的心腹,因此各堂的負責人都改成了文職,雖然在其屬下另有武道高手,不過地位遠不及白虎衛時期。
所以,這個楊威其實是個文官,並非武道高手。
雖然是文官,但到底是辦了兩年案子了,所以楊威對於某些事情的門道兒還是很清楚的,一聽劉彥所說,立刻就知道這劉彥是打的什麽主意了。
“劉大人果然是不一般啊,萬花商會的主意也敢打。”他似笑非笑道。
“楊大人是什麽意思?”劉彥臉一沉問道。
“莫非劉大人不知道這萬花商會的背後是勇毅侯?”楊威反問道。
“這個當然知道!”劉彥冷笑一聲,道:“但我這是讓萬花商會主動交出青華樓的份子,就算是勇毅侯也不能拿我怎麽樣!本官終究也算是朝廷命官,他總不能沒有任何理由直接殺人吧?”
楊威笑了起來。
雖然他也是重光帝即位後才進京的,但因為工作關係對於之前的事情更加了解,而監察司留用了一批老人,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了當時的一些情況,加之對於不久前江昊覆滅神龍教和俠義盟的細節有所耳聞,自然曉得江昊的厲害。但是,畢竟是沒有親眼見到過,心裏還是覺得那些老人是被嚇破了膽,有些誇大。
但是,江昊的厲害是不容置疑的,就是他也不信江昊敢於無視朝廷和皇權為所欲為,因此劉彥所謀的這件事他也是認為並非不可行,隻是要講究方法。
“看來劉大人對勇毅侯還是了解不夠,”楊威道:“下官勸你一句,千萬不要訴諸武力,因為那是找死。”
劉彥道:“這個本官自然知道,所以隻是利用了朝廷的律令。至於這個馬遵,不是還要勞煩楊大人嗎?”
“區區一個馬遵算不了什麽,隨時可以捏死,但一來這件事不能跟青華樓的事情有所關聯,二來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楊威目光閃爍地看向劉彥。
劉彥點頭道:“明白!這事成了,本官得的份子給楊大人三成。”
“哎呀,”楊威皺眉道:“下官這邊手下眾多,你看……?”
“四成!不能再多了!”劉彥道。
“行!”楊威笑道:“劉大人你就等好消息吧!”
這兩天馬遵得到了好幾個消息,都是他的幾個朋友悄悄地告訴他的,大體上就是有人在暗地裏調查他。
其中有涉及到四大錢莊的,也有涉及到大梁府負責管理房產的部門的。
至於是誰在調查他,那自然就是監察司的人了。
馬遵想了一下,就確定這件事必然與劉彥有關。
他知道劉彥有一個同鄉在監察司擔任第八堂的主事之職,想必是因為自己頂了劉彥想要吊銷青華樓商籍執照那件事,所以劉彥就找了那個同鄉來對付自己。
按照監察司的行事風格,肯定是先要找出自己的破綻,然後針對性地找人來首告,然後他們才好將自己抓捕起來。
但是,監察司的那些家夥卻不知道,馬遵這個人很特殊,雖然他身處戶部商籍司主事這個很有實權的位置之上,但卻是一直都潔身自好、身無餘財。
所以就算他們把能查到的地方都查遍,也別想抓住他的一點把柄。
雖然現在的大夏官場早已是一灘爛泥,但總是還有少數人屬於與眾不同的另類。
知道了監察司在針對自己搞小動作,但馬遵卻是不怕,畢竟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根本就沒有做過什麽壞事,又怎麽會怕被對方抓住把柄呢?
但他卻是低估了監察司那些家夥的做人底線!
在忙活了大概一個多月之後,始終找不到想象中馬遵的巨額財產,楊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讓手下召來了一個名叫陳五郎的混混兒,這個陳五郎本是監察司一個幹員的線人,現在楊威就要讓他來出首狀告馬遵,說馬遵淩辱了他的老婆。
這一下,有了首告之人,監察司就可以行動了,直接把馬遵給抓進了詔獄之中。
監察司的詔獄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地方,屈打成招乃是慣例。
馬遵雖然不怕,但終究不知道對方憑什麽把自己抓了起來,所以心裏也是有些惶惶然。
但出乎預料之外,監察司並未審訊他、更沒有動刑,就是把他扔在詔獄裏不聞不問。
而他被抓的消息很快就被關學係這邊得知,於是立刻便有禦史台的言官開始上章彈劾監察司和楊威,並且都察院派人來到監察司要上調馬遵的案子。
此時的監察司尚未恢複到白虎衛時期的權勢,都察院對於監察司的牽製還是很厲害的,必要時可以上調案件、不讓監察司繼續辦案、而是有都察院自己來辦案。
一旦案子上調到了都察院,那麽楊威就插不上手了,所以他死活都不肯上交案件,找了各種理由來推脫。
其實,他隻是需要時間而已,到並非真的要把馬遵的這件案子徹底辦死。
他自己也知道,這案子根本辦不死,憑著一個混混兒的證詞,就算再找來幾個混混兒當證人,也無法確定馬遵真的做了那件事,屆時肯定通不過都察院的審查。
所以,楊威其實隻是要把馬遵羈留一段時間,給劉彥留下操作空間而已。
至於劉彥那邊,也確實是趁著馬遵空位的機會,通過商籍司的從事也即副司長向青華樓發出了調查令、將青華樓給暫時地關閉了起來。
之所以隻是發出調查令而非吊銷青華樓的商籍執照,是因為沒有主事的簽章就無法發布吊銷令,而雖然馬遵被抓緊了詔獄,但他的主事職位並未被免去,也不可能換上其他人來頂替他擔任商籍司主事,何況就算是要換人也得經過尚書大人的同意才行。
當然,對於劉彥來說,發出調查令已經足夠了,反正就是嚇唬一下萬花商會而已。
但他卻是不知道萬花商會與關學係的關係有多麽深,這件事立刻就被關學係的高層看得一清二楚,於是白守義被告知不要理會戶部的舉措,劉彥要調查就人就讓他調查,關學係這邊自會解決一切問題。
所以,當劉辭朗再次派人去找萬花商會交涉時,卻是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被告知萬花商會是守法經營的商戶,既然戶部要調查那便調查,絕不通過私下的渠道來解決此事。
這一下,劉彥抓瞎了。
他知道,羈押馬遵隻能是短時間的行為,早晚他會被放出來,屆時肯定會直接撤銷那個調查令的。
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這萬花商會啊!
此時,禦史台的言官開始把矛頭指向了劉彥,揭發了楊威與劉彥勾結、無理由羈押馬遵就是為了打壓萬花商會、讓萬花商會把青華樓無償轉讓給劉彥的兒子劉辭朗。
禦史台的言官本就可以風聞奏事,何況這次還有了萬花商會方麵關於劉辭朗派人前來施壓的證詞。
於是,都察院直接抓了劉辭朗,同時強製命令監察司限期上交馬遵的案子。
這件事被監察司的頭子總辦大人知道了,他把楊威叫去狠狠地罵了一頓。雖然監察司作為皇帝的心腹和直轄機構,肯定是站在帝黨一邊針對三大派係的,但楊威因為和劉彥為了謀取私利把監察司拖進與關學係的爭鬥之中卻是他不能容忍的,於是楊威被撤職,馬遵的案子也立刻上交到了都察院。
隨後案件大白於天下,馬遵被放了出來、官複原職,而那個混混兒陳五郎則是被交給了大梁府嚴懲,至於針對青華樓的調查令自然也被撤銷。
與此同時,言官們針對劉彥的彈劾奏章如雪片般飛來,讓帝黨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帝黨中的三皇子宋王一派。
劉彥做下了這種事,被關學係抓住了把柄,想要保住他是不可能了,但一旦劉彥被罷官,那麽戶部侍郎這個位子就要引發激烈的爭奪,屆時不但三大派係要爭,帝黨內部也要爭,宋王一派保住這個位子的可能就變得很小了。
帝黨現在已經占據了不少的實權位置,但宋王一派隻是帝黨的一支,它所占據的位置還是有限,戶部侍郎這個位子還是很重要的。
重光帝麵對言官們的彈劾風潮也是壓力山大,把宋王召進宮去狠狠地罵了一頓,然後下旨將他禁足半年、不許踏出宋王府一步。至於戶部侍郎一職,也不許他再插手了。
隨即,劉彥被褫奪了官職、降職去了文史館坐冷板凳,而他的兒子劉辭朗則是被都察院轉交大梁府判處為流放南疆。
一念之差,父子二人落了這樣的下場,也是想不到啊。
宋王遭受重創、憤無可泄,派人把監察司總辦戚本愚找去罵了一頓,告訴他我宋王殿下的麵子不能丟,你們監察司惹來這麽件禍事,就必須要想辦法給本王把麵子找回來!
戚本愚回到監察司衙門,召來幾個心腹,一番商議之下,決定要對關學係動手,畢竟現在隻有打壓一下關學係才能幫宋王殿下挽回麵子。
至於萬花商會乃是民間商業組織,監察司是無權動它的。
而在關學係裏,跟萬花商會關係最為密切就是剛剛調任雍州牧不久的謝瑜了,所以監察司就把目標定為了謝瑜。
謝瑜是在涼州牧的任上考績優等、因此轉任為了雍州牧的。
他是平定齊王之亂後就任涼州丞的,後來晉升為了涼州牧。在涼州的這幾年裏,他在涼州的政績非常亮眼,不但政通人和、經濟迅猛發展,而且還修煉了縱橫交錯的鐵道、將前線與後方徹底連接了起來,從而使得大夏邊軍的調動非常迅速,運往前線的糧秣物質的運輸成本也是大大降低,從而有力地支持了西北邊防。
同樣,蒼州的台鐵路建設也是有了很大的成就,不過其起始也有謝瑜的功勞。
現在謝瑜被調任為雍州牧,接受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通過鐵路建設把延綏路前線與後方連接起來、
一旦有了鐵路,大夏邊軍的機動力就會大大提升,而且後勤運輸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需要的民伕勞役也是減少了很多,等於大夏的邊防就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現在,不但西北這邊,朝廷在河北兩路那邊也在開始規劃要修建鐵路。
謝瑜和馬遵的情況不同,他是一直在地方任職,管的事情很多,所以他與萬花商會以及其他很多商會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是在萬花商會裏有份子,當然這份子不是他自己的名字,算是暗股,好在哪怕是監察司也不可能查到這些機密的信息。
但是,在監察司看來,謝瑜就不像馬遵那樣無懈可擊。事實上,任何一名在地方上主過政的官員都不可能是無懈可擊的。
加之這次有宋王的授意,又是總辦戚本愚親自督辦,所以相關的幹員十分積極,迅速從多方麵展開了對謝瑜的調查。
上次楊威錯就錯在了沒有抓到馬遵的把柄、最後采取了捏造事實的手段,結果被關學係抓住破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次戚本愚汲取了上次的教訓,要求一定要查細查實。
擱在當年白虎衛時期,尤其是閻氏掌權的那三年裏,如馬遵這樣不過是五品的一個官員,白虎衛說要弄你就一定可以弄你,禦史台、都察院都插不上手。但現在不同了,畢竟重光帝是三大派係扶起來的,不得不對監察司嚴加管束、免得惹來三大派係的聯手反擊。
隨著帝黨崛起之勢逐漸顯現,三大派係相互之間的鬥爭已經大大緩解,大家都開始盯住了皇帝和帝黨,一旦發現皇帝和帝黨有走向專斷的趨勢,那麽三大派係必然要聯起手來進行抵製,這就對監察司變得非常不利,一步走錯就免不了引來三大派係的聯合打壓,屆時就算是重光帝也保不了他們。
像謝瑜這樣的封疆大吏,又是關學係的核心人員,他的老爹現在也是禦史台的禦使左丞,算是二品的高官,加之禦史台正好可以製約監察司,所以一切都得小心從事。
說起來對謝瑜的調查要比對馬遵的容易了很多,因為謝瑜不像馬遵那樣真正的兩袖清風,當然不是說謝瑜就是一個貪官,而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出身於官宦世家,加之他的而妻子又是白雲城葉氏的嫡女,而白雲城葉氏不但是大夏武林的翹楚,也是一個豪富的巨族,謝瑜的妻子本身又善於經營,所以謝瑜的家產可以說還是很豪富的。
所以,至少在戚本愚看來,謝瑜肯定是有說不清來源的巨額財產,給他安上一個罪名應該是很容易的。
謝瑜是真的沒有想到監察司在馬遵那裏铩羽而歸之後,竟然想要從自己這裏找到報複關學係的機會。
雖然前期調查是秘密進行的,但還是不可避免地被謝瑜知道了。
監察司總是想要偷偷摸摸地先搞到目標的證據、然後一擊將之打倒,但其實這很難,想要調查人家又不想讓人家知道不太可能。
謝瑜不同於馬遵,馬遵是本身沒事、你要查就盡管查,當然麵對監察司他個人也確實沒有辦法。其實,要不是關學係保他,就算他潔身自好、監察司也能栽贓給他。
但謝瑜不同,一旦知道了監察司在偷偷地調查自己,謝瑜是絕對不能忍的。這是因為,調查謝瑜不是謝瑜自己的問題,而是關學係與帝黨之間的政治鬥爭。
而謝瑜能夠動用的力量和資源遠非馬遵可比,他是有足夠的手段來展開反擊的。
當然他不會親自出手,也不會直接用他手下的官方力量來出手,而是把這件事交給了萬花商會。
對於帝黨來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當然也掌控了不少的資源,但帝黨內部也是存在競爭甚至鬥爭的關係的,主要是各位皇子之間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的爭鬥十分激烈,所以資源並不能統合起來,就宋王自己麾下的資源遠遠不能與商業巨頭之一的萬花商會相比。
當萬花商會展開反擊之後,監察司參與調查謝瑜的人員就紛紛出事了。
萬花商會的反擊可不是單純的政治上的較量,而是直接對相關人員來下手。
當然也不全是暗殺,也有找到相關人員自己的罪行或者幹脆對之栽贓,不過也有直接采用暗殺手段的,至於執行暗殺的都是夜影堂的殺手。
夜影堂被江昊交給了以前的玄武衛、現在的巡檢總堂之後,江昊這邊的勢力也擁有了向夜影堂下單的資格、甚至擁有了一定的特權,主要是這邊的一些關鍵人物都被列入了夜影堂的嚴禁刺殺的名單。
夜影堂的流程是無法改變的,所有殺手都必須有報酬才會出手,就算是巡檢堂要用夜影堂的殺手也是一樣的,但作為掌控著還是有一些特權的。
事實上,現在巡檢堂跟江昊這邊是暗地裏的盟友關係,雖然巡檢堂不會明麵上為江昊的勢力來出手,但私底下互相幫忙卻是經常的事情。
而這一點其他派係都不是很清楚。
此外,禁止被刺殺也僅僅隻是夜影堂,至於其他三家殺手組織就不會了,所以有人要想雇傭這種高檔殺手組織來針對江昊這邊的人,就不能用夜影堂,而隻能用禦龍軒、天機閣和煙雨樓了。
不過雇傭這種殺手組織的代價是很大的,就算是那些皇親權貴、門閥世族也不可能經常使用這種手段。
所以,萬花商會動用夜影堂的殺手也隻有兩次,針對的是監察司的核心人物。
很快負責調查謝瑜的監察司隊伍就垮了,因為其中的重要人物不是自己被抓緊了監獄就是死於非命。
監察司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畢竟他們針對的都不是尋常的勢力和人,隻要死的不是太過高層的人物,就算是重光帝也沒有辦法。
現在的監察司雖然也有武道高手,但卻是沒有了陸地神仙,它背後所依靠的陸地神仙乃是大夏皇室和內衛府所豢養的,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也是請不動的。
所謂的萬不得已,通常就是指對方出動了陸地神仙,而在一般情況下,各方都不會輕易出動陸地神仙這個諷刺的超級強者。
雖然萬花商會沒有陸地神仙,但卻有煉氣士中的散修,其中也有足以匹敵陸地神仙的存在。隻是在高端力量上,大家都是引而不發、保持一個戰略威懾而已,就好像藍星上各個大國之間的核武器一樣。
對監察司來說,敗到如此程度還是很少有的情況,這也徹底激怒了它的高層、同時也激怒了它背後的重光帝。
在宋王和戚本愚向重光帝密奏之後,重光帝立刻下旨、要罷免謝瑜的雍州牧職位、調他到禦史台任職。
但是,這道旨意在中樞廷議中被大臣們毫不留情地駁回了。
按照大夏太祖當初製定的製度,皇帝的旨意是必須由省院台閣的首腦和高層們組成的中樞群體來進行評議,謂之廷議製度,聖旨也得通過中樞廷議之後才能頒布並且生效。
當然,中樞廷議要駁回皇帝的旨意也得有正當的理由。而且,中樞廷議也不能繞過皇帝做出重大的決定。這是讓皇帝和中樞之間互相牽製,既免去後世有昏庸無能的皇帝獨斷造成嚴重的後果,也免去皇帝被中樞架空的局麵。
而中樞廷議駁回這道旨意的理由很充分,畢竟謝瑜年紀輕輕便已經表現出來了卓越的政治才能,此時正需要放在地方上鍛煉、為以後進入中樞奠定基礎,讓他現在就去禦史台坐冷板凳沒有這個道理。
加之要是沒有了他,從雍州到延綏路的鐵路建設必然不會那麽順暢,這可是關乎到大夏的國防建設的大事。
麵對中樞,重光帝也是沒有脾氣,他隻好嚴令監察司強化對謝瑜的調查,並且命令大內的高手進行配合,一定要找出謝瑜的罪證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