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事在人為

字數:4571   加入書籤

A+A-


    吳邪離開後,張海桐看著自己的翻蓋手機——他對這種手機有一種執念。第一世很多人懷念千禧時代,拍的懷舊視頻裏麵複原的手機基本都是翻蓋或者滑蓋手機。
    所以他購置的手機,也都是翻蓋和滑蓋。
    當然他還有一台洛基亞備用機,那玩意兒是直板的。不知道為什麽他對洛基亞有一種迷之信任,覺得有大事還得靠它。
    張海桐打開短信界麵,裏麵的最新消息是吳邪轉發的圖片彩信,下麵一條則來自吳三省。
    短信內容是:我那大侄子找你去了,你看著講。
    因此他並不驚訝吳邪還會回來。吳三省的意思無外乎就是不要幹涉他的計劃,那張海桐順著說就好了。
    即便告訴吳邪所有真相,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也太超模了。
    人一般隻相信親眼所見。別人講的,總是保持懷疑。吳邪聰明,聰明的人謹慎也多疑。當年吳三省出道,一樣的不信邪。後麵也是吃了大虧,才漸漸有了轉變。
    吳三省這人性格多變乖張,一句話能套好幾層。你永遠不知道他真哭還是假笑,做事也很謹慎。由此可見他也多疑。
    不是親眼所見,這種人絕對不認。
    在吳三省之前發過來的短信,也屬於阿寧。
    阿寧發的是一則邀約信息,詢問他要不要一起去西沙海底墓。
    具體交流內容如下——
    張海桐回:吳三省不是在嗎,我就不去了。
    阿寧:你知道的,我們之間的合作出現了問題。你我也算老交情,董小姐有沒有和你講過,在我們這隊人馬去魯王宮之前,我們老板還派人去過魯王宮。
    張海桐沉默了。怎麽說呢,那魯王宮都快漏成篩子了。去過幾隊人有什麽重要的。四九年前,這地界來的人各自歸屬的勢力就不少了。
    誰來誰不來,也沒什麽好琢磨的。
    當時的張海桐還皺了皺眉,回了一條:你們公司難道報銷電話費?
    阿寧:?
    張海桐:我們為什麽不打電話?或者用QQ。
    阿寧:……
    後續內容就在企鵝上了。
    兩人繼續剛剛的話題。
    張海桐對裘德考的行蹤知道的還算具體,所以讓她繼續講。
    阿寧也不隱瞞,接著說:你猜去的人是誰?
    張海桐沒猜。他猜阿寧馬上就會接下一句。
    果然,阿寧很快發過來第二條消息:當時我們老板雇傭的人,就是吳三省。他出來後,對我們隱瞞了一些東西。
    阿寧:我們本應該在裏麵得到一些信息,但出師未捷身先死。你們應該在裏麵看到了我的人的屍體。
    張海桐:是。
    都爛了。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一個故事了。
    在阿寧的講述中,他們之所以重新回到中國,是因為一個神奇的擺件。在裘德考的盜墓隊伍裏,這些人將那件東西稱之為“魚”。
    當年裘德考騙走帛書,但無法破解其中的信息。機緣巧合之下,他通過繡譜破解了帛書上一部分信息,得到了一個由不規則曲線構成的圖案。
    後來,他認識了一個居住在唐人街的國學老教授,知曉沂蒙山有個道觀的丹爐上有同樣的圖案。
    但當時的裘德考在中國早就臭名昭著,他很難再回到中國,於是委托吳三省前去尋找。
    阿寧:“我們太信任吳三省,這讓我的老板吃了大虧。”
    阿寧說的不錯。裘德考和吳三省的合作甚至比他描述的更早,早到文錦進入西沙海底墓的時候就已經在合作了。
    當時的吳老狗手上沒了帛書,很多信息無從得知。金萬堂雖然受雇於裘德考做了一部分翻譯,但信息並不齊全。
    為了能夠繼續窺視帛書背後的秘密,從中尋求破局之法,吳三省在吳老狗的默許之下,與裘德考合作了。
    吳三省從小性格乖張,他和家裏人的關係十分淺薄,除卻逢年過節或者重大事項,基本不會回吳家。
    大多數人眼裏的吳三省,就是這樣一個人。
    道上有人猜測,吳三省常年不回家,多半是因為他叛逆頑劣,忤逆了老爺子的意思。
    隻要在倒鬥這一行混過一些年歲,大多知道頂頭的幾位大佬紛紛洗白上岸。吳老狗自然也不例外。
    當時解家早就上岸了,又因為特殊的那十年許久不碰文物走私這門生意,所以陳年的尾巴掃的十分幹淨。
    解家小姐就是板上釘釘的幹淨出身,正兒八經過了明路的豪商。明麵上,解家沒有任何灰暗。
    當年吳老狗娶了解家小姐,對於外人來說這就是要慢慢洗白上岸的意思。還要借著解家的手,把吳家的產業全部洗白。
    既然家業都過了明路,自己的孩子肯定不能繼續幹這一行。但吳三省自幼不聽話,主意大的很。
    他雖然也怵老二,但他會瞞著人啊。
    等東窗事發,吳三省都在道上混出名堂了。氣的吳老狗猛抽他一頓,一腳把人踢出門,讓他滾遠些。
    那些都是氣話,也隻當著老二的麵做了這麽一回麵子。
    事後道上的人都講吳三省這是讓吳老狗傷了心,所以不與家裏親厚。
    曾經張海桐與吳老狗閑話,說起這事他隻是笑,笑的很憂慮。
    張海桐認為,這大概是演給外人的一出戲。畢竟世界上哪有那麽多巧合?選的老二,陰差陽錯用了老三?大多數的巧合,都是人為。殫精竭慮的人為。
    這是在為吳三省不與吳家來往做鋪墊。
    否則以吳老狗和裘德考恩怨,吳三省若是與吳家關係匪淺,絕無可能與他來往。
    若吳三省與吳家情誼深厚,和老爺子沒有怨氣,也絕對不可能接受裘德考的招攬。
    這些往事,恐怕吳邪並不清楚。他從小隻知道家裏人告誡他不要跟三叔來往太密切,後來人長大了,卻漸漸不管了。還允許他經營三叔盤口上的鋪子。
    於吳邪而言,那都是老一輩的恩怨,與他關係不大,也沒必要深究。
    吳三省與裘德考虛與委蛇,恐怕要的就是他手上那份帛書破解出來的信息。
    目前來看,他真的成功了。並由此知道了魯王宮、海底墓、鏡兒宮和雲頂天宮等地的真實聯係。
    言歸正傳。
    裘德考委托吳三省去找那個丹爐,拓印丹爐蓋子上的圖案,這再次印證了帛書破譯出來的信息,讓裘德考知道了這些圖案到底代表了什麽。
    阿寧是這麽說的:“我們通過這些不規則曲線組成的圖案,以及‘魚’上麵的信息,知道了一些古墓的位置。”
    “我的老板對這些古墓非常有興趣,為此,我們來到了中國。在這之前,老板找到了吳三省,幫助他套路並尋求古墓信息,”
    “在這份信息裏,我們最先破譯出來的是西沙海底墓的位置。”
    這就是吳三省下海底墓的真實起因——他受裘德考的委托,借文錦之手加入考古隊。同時作為雙麵間諜,完成九門對帛書信息的竊取以及他和解連環之間的身份轉變。
    當然,這是張海桐總結的結論。為了方便張家了解九門的動向,這些消息他全部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裏。
    在香港住院期間,他全部匯報給了張海客。
    此時的阿寧本人並不清楚裘德考為什麽執著於在中國挖墳盜墓,她更多時候隻是一個執行者。
    在阿寧那邊,西沙海底墓和裘德考交易的人始終都是吳三省,但從墓裏出來以後,是真的吳三省還是假的吳三省,那就無從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