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如何處置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A+A-


    安盡把視線放在了三皇子身上,唔,其實也不能算。
    【哈哈,七王之亂時期,皇帝真是最高危的職業之一了。】
    【四皇子吧,感覺三皇子好像一直蠻低調的,我聽主播前麵講的內容裏都沒有提過他。】
    【低調的人不是更容易放大招嗎?你看昭景大帝,錦京爭皇位爭的熱火朝天,誰也沒能想到昭景大帝在淇縣建設自己的地盤也建設得熱火朝天呐。】
    【你要這麽說也有道理。】
    【大家猜的其實也算正確,但後續的走向確實挺難琢磨的。】
    【幾個有實權的大臣是想讓三皇子或者四皇子回來登基,畢竟武興帝的兒子們隻剩他們兩個了,至於康王和吳王,朝中支持他們的人少之又少。】
    【這不很好嘛,正好撿漏。】
    【但他們兩個都被騙怕了,壓根不敢回來。】
    【尤其是被拿妹妹要挾過的四皇子安栩,哪怕派去的使者都清楚明了地把安盛和安鳴是怎麽死的,這個過程講了不下五遍,翻來覆去怎麽問都找不到漏洞,四皇子還是不信,就是覺得安盛在裝死騙他。】
    【也行吧,老老實實待在封地,活下來的幾率大一點。】
    【他倆不回來,那就是康王和吳王了?】
    【這個時候總管朝政有一定威信,能鎮住局麵的是尚書台長官,時任尚書令的趙謙。】
    趙謙瞬間一激靈,他現在還隻是民曹尚書,尚書令是他的頂頭上司,他並非出身氏族,能走到現在的位置已是難得,早已不奢望更高一級的位置。
    隻是沒想到十幾年之後,他竟然成了新的尚書令,隻是這個時機實在很難讓人高興的起來。
    趙謙偷偷摸摸地看了最上方的武興帝一眼,見他仍舊專心致誌的盯著天幕,又悄悄看向皇帝身邊的三公主,見到他們如出一轍有些凝重的神情,才慢慢收回了視線。
    他不覺得自己能搞出什麽讓人費解的事來,但看十年後的情況,貌似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的發瘋,他也實在難以放心下來。
    【趙謙是極力反對康王和吳王登基的,他應該是知道安盛和安鳴宮門火拚的內情,要不是現在皇位上沒人,他大概率還會上書彈劾他們兩個。】
    【這個時候,趙謙是難得有所堅持的大臣了,雖然也不多,武興帝在位時期和七王之亂時期,這些大臣們的身段好像都挺軟的。】
    【所以趙謙的死也不是很讓人意外,對吧?】
    【腰斬啊,一個60多歲的老頭,也是很淒慘了。】
    【可能這就是對腰肢不軟的懲罰吧(無奈攤手)】
    【咦——】
    趙謙:!!!
    好消息,天幕在說他的好話,他現在暫時先不用擔心會被陛下一刀砍掉腦袋了。
    壞消息,他以後會被不知道哪個人腰斬,下場淒慘。
    安盡摸著下巴陷入沉思,不應該吧,趙謙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最主要的是個做實事的人,她居然沒有去招攬?還是招攬失敗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不肯回來登基,康王和吳王又在虎視眈眈,尋找機會給自己助力,於是趙謙做了一件雖然離譜但確實無可奈何的事。】
    【他遙尊三皇子為皇帝,辦了一場沒有皇帝登基的登基大典,自己封自己做了首席輔政大臣。】
    【這……呃……不知道從何說起,祝他成功吧。】
    趙謙絕望地閉上了眼睛,他是被誰傳染了嗎?
    【然後呢,三皇子回來了嗎?】
    【都昭告天下他是皇帝了,總不能再是假的,這下該信了吧。】
    【然後三皇子遇刺了。】
    三皇子:他現在其實也不是很想當皇帝了,放過他吧!
    【唉?誰幹的?】
    【當然是四皇子了,反正對於安盛已死這件事來說,三皇子信沒信不知道,四皇子這下才是真的信了。】
    【於是他就讓人去行刺了?】
    【沒錯,很符合邏輯。】
    【還好啦,三皇子沒死成,就是受了重傷,後來救回來了。】
    【四皇子馬上就回京城來爭皇位了,但他離京多年,母親也已經去世,在錦京沒什麽根基,他總得找個人配合他。】
    【然後……康王和吳王?】
    【是的!又是他倆。】
    武興帝身上的殺意越發濃重,他當時就是心太軟,留下了這兩個兄弟,才釀造出這等荒唐的局麵。
    安盡一看就知道武興帝在想什麽,隻是她不以為然,武興帝就算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殺盡了,他這幾個兒子也沒有一個能接住重擔的,早晚也要天下大亂,葬送江山。
    還不如直接將皇位給她,不過不給也沒關係,她自己去拿就好了,無論什麽時候。
    【四皇子確實回來了,站在大義和正統位置上的他也確實登基了,他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六十多歲的趙謙腰斬了。】
    【但是!他隻在皇位上待了不到兩個月人就沒了,整個過程無比絲滑。】
    【聽了這麽多,我覺得也還好吧,正常發揮,七王之亂嘛,都這樣。】
    【其實趙謙本可以不死的,昭景大帝看上他了,想把他救回淇縣來著。】
    【不能吧,趙謙都六十多歲了。】
    【……腦子裏裝點正常的事好不好,是看上他的才華,趙謙以前是民曹尚書,他要是跟去淇縣了,安玉姝也不會那麽忙碌。】
    【開個玩笑嘛,我知道。】
    【昭景大帝沒有成功?】
    【不是沒有成功,而是趙謙不去,他拒絕了。】
    趙謙:……他現在同意能行嗎?
    【這麽有底線?不應該啊。】
    【剛正不阿的人能在武興帝手下活到現在?他隻是當過了輔政大臣,不願意再放下手中的權力,去淇縣這個一個又窮又偏的地方,而且他當輔政大臣這幾個月也開始貪汙了,隻是不多,也沒有碰用途要緊的銀錢,但時間長了可不一定。】
    【並且他打心眼裏也不相信三公主有在詔獄安插人手的能力。】
    【他還叫來看管的人,打算將來救他的人都給抓了,不過這個時候的詔獄不會有人理會他就是了,都是昭景大帝的人了(嘻嘻)】
    【自己找死,那就沒辦法了(無奈攤手)】
    趙謙直愣愣地盯著天幕,整個人仿佛失去了顏色,他不以為自己對權勢有多深的執念,可經曆過萬人之上的感覺便會喪失理智,為權力蠱惑嗎?
    “趙謙。”
    武興帝叫了他的名字,聲音帶著慣有的冷厲。
    趙謙跌跌撞撞地起身上前兩步,頹然地跪倒在地,“臣在。”
    武興帝轉頭看向安盡,稍一猶豫又看向安承,帶著審視,“太子,朕該如何處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