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我很好說服的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A+A-


    【安盡頗有些心累地揉了揉眉心,向楊雲逸和鄭朗示意,“進來吧。”】
    【宋衡顧不得架在脖子上的利刃,扭頭看向兩人,“你們沒死?”】
    【楊雲逸先向安盡行了禮,“公主。”又看向安明澄,指了指著她手裏的匕首,小心地提醒道:“二公主,出血了。”】
    【安明澄一臉不爽地收回了匕首,接下來輪到宋衡茫然不解了。】
    視頻戛然而止。
    【哈哈哈哈,真的好好笑,對不起,宋將軍,雖然你很慘,但你真的很好笑!】
    【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宋衡這個時候到底是為了活命,還是真的對安明澄一見鍾情了?】
    【如果隻有這個場景裏麵的表現,我會告訴你他是為了活命,但看他後來勇敢追愛的種種行為,他就是見色起意!】
    宋衡:……
    還要繼續丟人是嗎?
    楊雲逸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終還是決定提醒一下,“宋衡,現在二駙馬還在世,你收斂一點。”
    宋衡十分無語,他應該不會……吧?
    【主播為什麽不繼續放下去,接下來楊公子和鄭將軍承認自己是昭景大帝的人也很有意思啊。】
    【接下來的內容有一點長了,而且這段稍微有一點爭議。】
    【關於楊雲逸和鄭朗什麽時候投靠了昭景大帝。】
    【這有什麽異議?我記得有史料證明,他們從一開始就是昭景大帝的人,而且是依從昭景大帝的命令去接觸宋衡。】
    【從他們三人的通信來看確實是這樣,比如前段時間剛公布的楊雲逸在陵縣的時候寫給昭景大帝的信,寫信的時間是宋衡決定起義之前。】
    【前幾年剛考古出來的鄭朗寫給昭景大帝的匯報信更是說明,他和宋衡的相遇都是昭景大帝安排的。】
    【那為什麽還有爭議?】
    “為什麽?”宋衡同樣有很多疑問,他看向小院子裏的其他兩人,“我有什麽不同之處嗎?”
    楊雲逸其實也很不解,他們依照公主的命令接近宋衡,取得他的信任。
    可宋衡除了長得好看一點,力氣大一點,並沒有什麽特別的。
    隻是公主對他有恩,公主怎麽說他就怎麽做就是了,若此人真的並無特殊之處,就當請了一個長工也沒有任何妨礙。
    可天幕已經表明,公主是對的,楊雲逸與有榮焉,果然是千古一帝,連帶著他也跟著青史留名。
    鄭朗也是如此,他確實是遠縣人,隻是已無親人,更是早在淇縣水災前,他就被楊公子帶去了陵縣,跟著識字學武,又按照昭景大帝的要求與宋衡相識。
    他其實一直很懵懂,覺得自己和宋衡都是普通人而已,何至於如此大費周章?
    可如今卻他覺得三公主果然是神仙吧!
    哦,不對,公主說沒有神仙,那公主就是比神仙還厲害!
    【爭議點在於一個天潢貴胄的公主為什麽為一個普通難民提前十幾年布局。】
    【普通難民?攻下錦京,打下近半個天下的靖平王,昭景四大名將之一,怎麽可能是普通難民?】
    【站在武興九年這個時間點,宋衡就是普通難民,他唯一的特殊點也就是鄭朗在信裏寫的,比尋常人力氣大一些。】
    【還比尋常人好看呀。】
    【有一年錦京人閑得無聊推選錦京十大美男子,宋衡是第二,僅次於蕭挽瀾。他晚年留下的黑白照片也是一個帥老頭,年輕的時候肯定更好看。】
    【可惜蕭挽瀾將軍去世的太早,沒能等到照相機的出現,我們隻能通過畫像欣賞錦京第一美男的風采了。】
    【……我真服了你們這些花癡。】
    【但是那個時候昭景大帝根本沒見過宋衡,他長得再好看有什麽用?】
    看到這裏,蕭挽瀾努力讓自己坐得更板正一些,調整了一下角度,力爭將自己最完美的側顏留給安盡看,見她沒分給自己一點眼神,又變得委屈巴巴,“公主……”
    “怎麽了?”安盡不得不看向他,見他委屈的小表情,突然靈光一現,“你最好看啦。”
    蕭挽瀾這才滿意又驕傲地轉了回去。
    至於他去世得早這件事,看來要向公主學習一下養生了。
    【所以針對這件事,現在基本上分為三個觀點。】
    【其一,昭景大帝早就察覺到了亂世將至,所以提前尋找可能在亂世裏開創一番基業的人,大部分都被收服,不能收為己用的就派臥底在那人身邊,伺機而動。】
    【其二,鄭朗和楊雲逸早就是昭景大帝的人,但救下宋衡是意外,隻是宋衡後續展現出來的能力讓昭景大帝上了心,便命鄭朗和楊雲逸在他身邊見機行事。】
    【其三,鄭朗和楊雲逸是後來才背叛了宋衡,投靠了昭景大帝。】
    【第三種不太可能吧,那麽多史料是假的?】
    【哎嘿,他們還真以為都是假的,是昭景大帝後來編的。】
    【……神經!】
    【主播其實更傾向於第一種說法,第二種和第三種都有明確的史料能證明其存在漏洞。】
    【之所以有爭議其實還是因為第一種聽起來離譜,但是各種記載和出土的各項史料都沒有找出漏洞。】
    【而且其實並非不能理解吧,當時昭景大帝不止在宋衡身邊安插了臥底,隻不過他最有名而已。】
    【比較典型的還有楊甘,他雖然沒能入選昭景四大名將,但手上也有不少國命,隻是他剛起事就被臥底說服投靠了昭景大帝,在四大名將熠熠生輝的名聲之下,顯得存在感比較低而已。】
    【大周名將的評選標準——手裏有幾條國命。】
    【哈哈哈,這標準也是很硬核了。】
    【我知道這個楊甘,昭景大帝派到他身邊的臥底叫李枝對吧?】
    【沒錯,就是楊枝甘露組合,楊甘和李枝的關係還挺好。】
    【對啊,楊甘一直視李枝為恩人,說此生做得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聽了他的話投靠了昭景大帝。】
    唔,楊甘,安盡對他印象還挺深,一個原因是就是這個楊甘謀反牽連到了鄭朗,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讀到楊甘這個名字的時候突然想喝楊枝甘露,於是就給自己點了一杯。
    至於李枝,大概是湊巧有這麽一個人,把他分到楊甘身邊,可能是她的惡趣味。
    【還是很好解釋的,可能昭景大帝還在很多人身邊安插了臥底,隻不過那些人都不怎麽出名,所以我們都不知道而已。】
    【第一種說法也是現在史學界主流的說法,不過考生們不用糾結,這種帶點爭議的一般不會作為考試內容。】
    “你們為什麽不勸我呢?”宋衡帶著質問,十分委屈地看向鄭朗和楊雲逸,“我還是很聽勸,很好說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