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中學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A+A-


    “出個題還要被關起來?”有人皺著眉,有些不滿。
    “怕漏題吧,倒也是一個挺好的辦法。”
    【四五十個人中能出一個,這個比例就已經算高的了,有的時候一個班可能一個也出不了一個。】
    【到了中學,嚴格來說就不算是義務教育的範疇了,所以這個時候應該交書費和學費,但是能考上就能說明你成績優異,多多少少都能拿到一點獎學金,你在中學的這三年再認真學一學,每年也可以拿獎學金,基本上是可以覆蓋掉這三年的開支的。】
    【中學三年結束之後就是深造期,剛開始的時候就叫深造期,後來也有了專門的大學,可以進行選科了,放到我們現在來說就是選專業,但其實中學三年就已經選好了,學的好的話甚至可以直接被預訂,畢業就是官,技術型官僚。】
    【上學的時候不太突出也沒關係,畢業之後你還能參加官吏選拔考試,或者進其他的公司,肯定比你不上學要富有的多,大部分人都是走的這個路子。】
    “真好啊,”有人不禁感歎,“我怎麽就沒趕上。”
    “你也可以學,就算做不了官,加盟昭景大帝的生意,不比現在好?”
    “說的也是,我去問問我閨女,他舅舅前兩天給她拿了一本書來,看看她學的怎麽樣了,學好了給我講講。”
    “考試?”武興帝重複了一遍。
    他對這個詞並不算陌生,大夏的小吏也是需要考試的,還有舉孝廉,不隻是品行,才學也要過關。
    可現在的測試大多都是以四書五經等典籍為準,直接從考試出來的官吏實際上並不能立即走馬上任。
    安盡的嘴角微微上揚,她大概已經明白她今後是作何打算的。
    【到了中學,你要學的東西就多了。】
    【其中有很多東西我們延續到了至今,也就是說你現在覺得備受折磨,根源可能也是昭景大帝。】
    【……我就知道。】
    安盡輕輕“嘖”了一聲,這才哪到哪,他還沒真的開始撕傘呢。
    【我們現在覺得備受折磨,以前的人們想被折磨還沒這個機會呢。】
    【我看一個劇裏麵演過,到了學校招生的時間,離得遠的學生要跑好久的路,到了這裏還不一定就能上。】
    【也有人提前到了,就在那裏露天打地鋪,這樣的人還不少,能把學校周邊的那一塊地都給占滿。】
    【這個事情也看魄力,淇縣小學都已經辦起來了,已經有前輩證明了這條路是多麽的輝煌,你再想加入,當然就困難多了。】
    【要知道,淇縣小學第一屆招生的時候,隻招到了五十多個學生,別的人都在觀望。】
    【畢竟,六到十歲也是能幹活的年紀了,哪怕不用花錢,家裏麵也要少一個勞動力,大多數的家長還是不樂意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唉,每年被開除的也不少,被開除了就不能再報名了,又不像現在,被一個學校開除了,你還可以去別的學校上學。】
    【教育資源緊缺,不能勻給混子。】
    天幕下有些人已經緊張起來。
    “我們要不要先收拾東西,打聽著點,一旦開始建學校招生,我們就趕緊帶著咱兒子閨女過去。”
    “到也不用這麽早就收拾東西,這學校還沒影兒呢。”
    【我們接著說那時候的人們到中學需要學的內容。】
    【《語文》保留,《算術》改名《數學》,這兩科隻是內容更深奧了一點,《蒙學格物圖說》進行內容拆分,分為《工》《醫》《農》《輿》,再加上《辯》,一共七科。】
    【和我們現在就不太一樣了,那個時候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更強一點,我們現在偏理論一點。】
    【分別介紹一下吧。】
    【《工》包含的內容很多,力學,工程,機械都包含在裏麵,不過我們看來應該算是很淺顯的內容了。】
    【不,我覺得一點也不淺顯,我上次去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裏麵有很多內容的,我們現在都要分成好多科目,根本看不懂。】
    【學過就還好吧,你應該沒怎麽學過,或者忘了吧。】
    【淺顯不淺顯這事太主觀了,不同人看肯定不一樣。】
    【就像張歲寫得那本書是吧?】
    突然看到自己的名字,張歲猛然一顫,雖然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髒卻一直猛烈的跳個不停,充滿了期待。
    德陽殿的張林也被這個名字嚇了一跳,作為尚書令,在三公被架空的情況下,他已經算是名義上的百官之首。
    隻是他年紀大了,早已不是奮鬥的年紀。
    上次武興帝在德陽殿詢問他對於玉榮長公主任田曹尚書郎的看法,他順著皇帝的意應了是,那次天幕之後 他再度上書乞骸骨,意圖回鄉,隻是又被打了回來。
    三個多月前,武興帝遇刺,柔華公主攝政,他本想著再次上書,帶著自己唯一的孫女張歲回鄉。
    柔華公主倒是像沒有武興帝那般,直接將上書的折子打了回來,上麵給他的批複殷殷懇切,又說還需要他這樣德高望重的老臣輔佐。
    讓張林也很是無奈,隻能先打起精神來,如今正值朝政交易,最容易出錯,他在官場多年,萬萬不可晚節不保。
    上次武興帝暗示眾臣家中有才學不錯的小輩可以送其到三公主府上,是讓眾人站隊表忠心,也是給他們一個機會。
    張林回府之後,便見自己的孫女正準備著去三公主府上,他當即嗬斥下來,嚴厲訓斥了一番。
    那時,時局不明,他又想著辭官回鄉,何必讓孫女去趟這趟渾水,萬一三公主敗了,怕是要受牽連。
    如今三公主安盡成功入駐東宮,再前往未免晚了一些,錦上添花,很難得到信任和重用。
    張歲因此不甘,張林也有些苦惱,他一方麵不想讓孫女在吃人的官場中沉浮,另一方麵,見和孫女同齡的玩伴都領到了差事,眼見前途一片光明,張歲鬱鬱寡歡,張林也後悔。
    他到底是老了,沒了從前的魄力。
    淇縣小學第一屆招生,你猶豫,後麵想去可不要難多了。
    張林也隻能無奈一歎,事到如今,既然已經得不到太子的重用,與其留在錦京高不成低不就,倒不如回鄉過輕鬆的日子。
    可天幕一閃而過的“張歲”的名字,卻讓他心裏升起了一點期待。
    他這個年紀也不是不能再度燃起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