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合理的漲租

字數:3950   加入書籤

A+A-


    蔣向陽把三份腸粉放進車內後,轉身又去周邊店鋪繼續摸排調查。
    說白了就是去聽街坊大爺大媽們瞎嘮嗑和說閑話,或者又吐槽誰誰做了什麽“大逆不道”的事。
    蔣向陽跟著陳默出警的這一年時間,學了很多警校裏並沒有教過的硬知識。
    比起那些紙上理論,一個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老刑偵,才是行走的“活課本”。
    上午的菜市場似乎安靜了許多,攤主們也都坐在椅子上刷手機看短視頻。
    一切,看起來是那麽平靜與和諧。
    似乎沒有人會關注誰家門前丟了什麽東西,也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蔣向陽在旁邊仔細觀察片刻後,便轉身往丟失電動車的奶茶店走去。
    “莫姐,我們要團結起來,他要是再漲租金我就不幹了。真是的,上個月剛漲五百塊,下個月又說要漲五百塊,再漲下去就喝西北風了。”
    剛走到門口,就聽見奶茶店老板正拿著手機在吐槽租金太離譜的氣話。
    “你好,請問需要什麽口味的奶茶……哎呀,是小蔣警官,您請進。”
    老板娘還以為是顧客進來了。
    定睛一看,原來是警察找上門了,趕緊放下手機招呼蔣向陽進來坐。
    “老板娘,別客氣,我進來了解下情況就走。”
    蔣向陽禮貌地點點頭後,還是按照規定拿出警官證給她看。
    “小蔣警官,你來得正好,我要向你反映個事,羅老板太缺……太不守信用了。”
    老板娘頓了頓,拿出商鋪出租合同繼續訴苦道:“他不但亂收租,還放狠話要告我們。你看看,這是兩年前簽的合同,明明寫好是四千一個月,他突然說下個月開始要收五千,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老板娘,這種糾紛我們一般是協助調解,情節嚴重就會進行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你們實在是協商不了,我個人建議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哎,現在做人做事真的好難。我也不知道怎麽辦了,這些年一直倒黴,大清早又把電動車弄丟了,羅老板還在微信上步步緊逼,讓我一次性交半年租金,這是把人往死裏逼啊!”
    一聽說警察也解決不了,老板娘瞬間就焉了,轉身便坐在高腳凳上說著喪氣話。
    眼神暗淡得像壞了保險絲的燈泡。
    “車到山前必有路,你不必太悲觀。再者,他違背合約漫天漲價,我們可以大膽拒絕。另外,如果他在微信上辱罵或者威脅你,你可以把證據保留下來,這是以後打官司的重要證據。”
    老板娘兩眼一睜:“真的嗎?微信罵人也可以當證據?”
    “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辱罵、詆毀他人一樣違法。”
    “我知道了,謝謝小蔣警官。”
    老板娘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趕緊拿起手機截圖保留證據。
    “老板娘,最近你有沒有得罪什麽人,店鋪附近有陌生商販走動嗎?”
    市場周圍,時不時會有流動商販在這邊擺攤。
    按照規定都要進行報備登記的,但也不敢保證沒有漏網之魚。
    “我們做生意的講究笑臉相迎,根本不敢和顧客吵架。最近就是和羅老板吵過三次,全是為了漲租金的事。他做人不誠信,估計是棋牌室虧了,就來加收我們的租金。”
    “老板娘,要是想起什麽請第一時間告訴警方,我先去附近調查下。”
    見問不出什麽有用的信息,蔣向陽便轉身就走。
    “小蔣警官,你要不去對麵花店問問,那個老板家的監控或許能照到這邊,他也比較了解羅百萬,說不定還能提供有用的線索。”
    老板娘突然叫住蔣向陽,指著斜對麵的花店輕聲說道。
    “謝謝,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你在正常營業期間要是遇見困難,也要第一時間找警察。”
    “嗯,我記住了。謝謝警官。”
    蔣向陽離開奶茶店後,並沒有直接去花店,而是前往廢品店、修車店找羅軍會合。
    “向陽,今天的信息量還真是有點炸裂啊!我本來是在摸排調查偷車賊,結果被迫聽了大半天的八卦……”
    羅軍從修車店出來時,正好遇見前來尋他的蔣向陽,一打照麵就忍不住聊起了街坊鄰居們的八卦。
    最精彩的莫過於羅百萬。
    “我方才也聽劉姨說了些,回所裏後要先和師父匯報下情況,他警齡長,肯定有些封藏很久的消息與線索。”
    蔣向陽和羅軍並肩走在馬路上,壓低聲音道。
    “廢品店老板說最近沒人來他那裏賣貨,反而是跟著羅百萬一起吃喝的那幾個小年輕,偶爾會去他朋友那邊賣些來路不明的‘貨’……”
    “他朋友的店在哪裏?”
    “在十公裏外的郊區,屬於‘貨’最雜、最亂、路子最野的地方。他也是上次去那邊辦事,無意間撞見的,平時也會互相通氣報價賣貨。”
    “暫時不能去那邊打草驚蛇。對了,那幾個小年輕白天出來晃悠不,搞到他們的身份信息才好下手調查。”
    羅軍拿出手機,翻出幾張黃毛的照片,“喏,修車店老板有他們的照片和綽號,平時沒少去他家修車吹牛逼。”
    “有照片就好辦,你發給我,我再發給師父,讓他查一下這幾個人的身份信息和最近的去向。”
    對蔣向陽他們而言,這些看似和偷車賊無關的信息,或許能挖出另外一條重要線索。
    在辦案時,隻要是有一點可疑跡象,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師父說,往往就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小細節,才是最令人致命的大事件。
    “啊!打人了,快來人啊!羅百萬找爛仔砸我店鋪了,街坊鄰居快幫我報警啊!”
    二人剛往前走了50多米,就聽見附近有人在呼救。
    “啪啦”
    一箱空酒瓶被人從店內丟至外麵人行道上。
    正是剛才丟失自行車的地方。
    “哦呦,打人了,哪個有手機就趕快報警。”
    “報個鬼的警,你不怕被報複嗎?我是不敢打電話報警。”
    “哎呀,你們眼瞎啊,警察不就在那邊麽,不用打電話了。”
    街坊們一窩蜂跑出自家店鋪,圍在馬路上紛紛議論起來。
    卻沒有一個人上前阻止暴行,或者幫忙報警。
    全都在隔岸觀火,舉著手機拍視頻、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