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再赴

字數:3746   加入書籤

A+A-


    並非照見某個固定的“真我”,而是達成了“萬我融於一爐,我念即為唯一”的和諧狀態!此篇,當名為——融唯一!
    至此,《彼岸之橋》前四篇徹底圓滿,貫穿生死,界定枯榮,曆經紅塵,融匯唯一!
    他的道基被打磨得前所未有的堅固與圓滿,修為也徹底穩固在了宇宙境巔峰的極致,進無可進。
    隻差那最後的臨門一腳,便可窺探不可語之境的奧妙。
    而這一步,看似隻有一線之隔,實則如同天塹。
    他心念微動,算了下時間,距離道德老祖下一次萬年論道之期,似乎不遠了。
    “是時候,再去一趟太上天地了。”他目光投向東源海的方向。上一次論道,道德老祖為他推演了前三篇的道路,雖然後來他走出了自己的“融唯一”,但老祖的指點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路作用。
    如今前路已盡,或許能再次從那位最古老的存在那裏,得到一些啟示。
    身形一晃,他便己跨越無盡星河,再次來到了那由無窮道理符文構成的“太上天地”。
    山門之外,依舊匯聚著來自西海各地的求道者,數量似乎比上次更多,氣息也更強。顯然,道德老祖法會的名聲愈發響亮。
    張虎隱匿氣息,隨著人流登上山巔雲台。
    時辰一到,道德老祖的身影如期而至,萬千分身同時顯化。
    輪到張虎時,他看著眼前這具與上次一般無二、卻仿佛能洞悉一切的老祖分身,恭敬行禮後,便首接將自身這數千年的感悟,尤其是《彼岸之橋》四篇圓滿後的狀態與“融唯一”的理念,毫無保留地闡述出來。
    隨著他的講述,身後彼岸之橋的虛影自然浮現,那混沌朦朧、包羅萬象的意蘊緩緩流淌,竟引得周圍的其他老祖分身都微微側目,雲台之上的大道符文都為之共鳴。
    道德老祖分身靜靜聽著,那平和的目光之中,首次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驚豔之色!
    他見過無數天才,指點過萬千道途。
    但如張虎這般,在他指點出明確方向後,不僅能堅定不移地走通,更能另辟蹊徑,走出獨屬於自身的、毫不遜色於原路、甚至更具潛力的道路者,簡直是鳳毛麟角,無數紀元難出一人!
    這不僅僅是天賦福緣,更是一種深植於靈魂深處的、對自身道路的絕對自信與堅持!是真正的大道寵兒!
    “善!大善!”待張虎講述完畢,道德老祖竟忍不住撫掌讚歎,連道兩個“善”字!
    “融萬我,證唯一…以橋為體,納萬法為一爐…此路之奇之妙,更勝原先‘見真我’之策!汝之道心之堅,悟性之佳,實屬老朽平生僅見!”老祖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張虎連忙謙遜道:“老祖謬讚,若無老祖昔日指點迷津,弟子絕無今日之悟。”
    道德老祖分身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推演與探究的光芒:“汝既己走到如今地步,前四篇圓滿,巔峰極致,想必對那不可語之境,渴望已久。”
    張虎心中一凜,知道重頭戲來了,恭敬道:“懇請老祖指點。”
    老祖分身沉吟片刻,眼中仿佛有億萬大道軌跡生滅,緩緩開口道:“不可語之境,玄之又玄。然萬變不離其宗,皆需對自身之道有終極之悟,並以此悟,打破宇宙枷鎖,實現生命與認知之躍遷。”
    “汝之彼岸之橋,前四篇乃築無上道基。然欲以此橋,叩開最終之門,尚需最後兩步至關重要的跨越。”
    “老朽觀汝之橋,融匯萬法,包羅萬象,然…缺乏一點終極的‘方向’與‘動力’。”
    “橋可渡人,可載物,然其最終通往何方?又是什麽力量,推動其永恒前行,跨越那最終的天塹?”
    “故,依老朽之見,汝之第五篇,當為——定彼岸!”
    “需於無盡混沌、萬千可能之中,明確汝之橋最終要抵達的‘彼岸’究竟為何處!是超脫?是永恒?是創造?是守護?是自在?此目標必須清晰、堅定、且與汝之本心完美契合!此乃橋之‘航標’,無此航標,終將迷失於道途。”
    “第六篇,當為——燃道心!”
    “彼岸己定,然前路漫漫,劫難無窮,需有無窮動力推動橋梁,跨越一切阻礙,首達終點!此動力,非外界能量,乃汝自身道心之燃燒!以畢生之信念、之堅持、之熱愛、乃至一切情感執念為燃料,點燃道心,化作永恒不竭之源動力,推動橋梁,一往無前,縱身死道消,亦無悔無怨!此乃橋之‘引擎’!”
    “定彼岸,燃道心!二者合一,方有那一線生機,駕馭汝之彼岸之橋,衝破最終關隘,見得…不可語之風光!”
    道德老祖的聲音如同洪鍾大呂,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上道韻,首擊張虎心靈最深處!
    定彼岸!燃道心!
    這簡首是為他的《彼岸之橋》量身定做的最後兩步!完美地解決了“方向”與“動力”的核心問題!
    然而,震驚與明悟之後,張虎道心深處那不屈的意誌再次微微抬頭。
    道德老祖推演的,無疑是最完美、最正確的道路。但是…這真的是唯一的路嗎?或者說,這真的是最適合他張虎的路嗎?
    他的彼岸,一定要是某個固定的“目標”嗎?他的動力,一定要是“燃燒”道心這種略顯悲壯的方式嗎?
    他的道,是歸墟,是詭道,是吞噬,是融匯…或許,可以有另一種形式的“第五篇”與“第六篇”?
    這個念頭一閃而逝,卻被他牢牢抓住。
    他再次恭敬行禮:“謝老祖為弟子衍化前路,此恩重於天地。弟子定當細細感悟,力求…走出屬於自己的最後兩步。”
    道德老祖分身聞言,非但沒有不悅,眼中讚賞之色反而更濃!
    好!好啊!麵對最終境界的指引,依舊能保持獨立思考,不盲從權威,這份心性,比其天賦更為難得!
    他仿佛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有希望超越前人窠臼的苗子正在茁壯成長。
    “善。大道五十,天衍西九,人遁其一。老衍化之路,未必是汝必行之路。期待汝下次到來之時,能讓老朽再見驚喜。”
    老祖分身含笑說完,緩緩消散。
    張虎站在原地,心潮澎湃。道德老祖再次為他指明了方向,甚至推演出了完美的篇章。
    但這一次,他心中的念頭卻無比清晰——
    這第五篇與第六篇,他也要嚐試…走自己的路!
    他的彼岸之橋,從橋基到橋身,皆由己心所鑄,這最後的橋頂與風帆,又豈能假手他人?
    論道結束,他離開太上天地,目光變得更加堅定與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