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好自為之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焦香居重新開業後的第三個月,生意漸入佳境。新裝修的店麵窗明幾淨,牆上“烈火真金”的牌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何雨柱卻不敢有絲毫鬆懈,每日打烊後都要親自核對賬目,檢查灶具。
這天清晨,何雨柱照例第一個到店。剛打開卷簾門,就看見門縫裏塞著一封匿名信。信紙皺巴巴的,上麵用剪報拚貼著一行字:“樹大招風,好自為之。”
馬華湊過來一看,氣得直跺腳:“哥!這肯定是陳局長那夥人幹的!”
何雨柱沒說話,把信紙仔細收好。他想起老書記說過的話:“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果然,沒過幾天麻煩就來了。先是區衛生局突然上門,說接到群眾舉報,焦香居的衛生不達標。
“何老板,你這消毒櫃溫度不夠啊。”帶隊的科長指著溫度計,“按規定要120度,這才115度。”
何雨柱耐心解釋:“科長,這消毒櫃是新買的,有合格證...”
“合格證是合格證,實際溫度是實際溫度。”科長打斷他,“按規定,停業整頓三天。”
人一走,馬華就紅了眼眶:“哥!他們這是雞蛋裏挑骨頭!”
何雨柱沒爭辯,默默在門口貼上停業通知。他讓雨水去買了最高檔的消毒櫃,又請來廠家技術人員現場調試。
三天後重新開業,衛生局的人又來了。這次溫度達標了,他們又挑別的刺:
“何老板,你們這垃圾桶沒蓋蓋兒。”
“員工健康證快到期了,得重辦。”
“後廚有隻蒼蠅,得罰款。”
何雨柱一一照辦,該換的換,該辦的辦。他知道,這些人不過是前台的小卒子,真正的黑手還在後麵。
果然,更大的麻煩接踵而至。這天中午,飯口正忙,突然來了幾個穿工商製服的人。
“何雨柱同誌,有人舉報你使用地溝油。”帶隊的隊長亮出證件,“我們要抽樣檢測。”
後廚的油被取樣帶走,店裏頓時亂成一團。有客人當場摔筷子走人,有客人要求退錢。馬華急著要理論,被何雨柱死死拉住。
“讓他們查。”何雨柱平靜地說,“清者自清。”
檢測結果要三天才能出來。這三天,焦香居生意一落千丈。街麵上流言四起,說什麽的都有。
“聽說傻柱用的油都是飯館泔水煉的!”
“怪不得他家菜這麽香,都是添加劑!”
更可氣的是,對麵街新開了家“客滿樓”,老板是陳局長的遠房外甥。這明顯是衝著焦香居來的。
第三天,檢測結果出來了:全部合格。何雨柱把檢測報告複印了一百份,貼在店門口,發給每個客人。
但損失已經造成。焦香居的聲譽受損,客人少了一半。更糟的是,原料供應商開始動搖,有的要求現款現貨,有的幹脆停止供貨。
“哥,這樣下去不行啊。”雨水愁容滿麵,“這個月已經虧了三千多了。”
何雨柱沒說話,翻看著賬本。突然,他想起南方考察時學的一招——透明廚房。
說幹就幹。他請來施工隊,把臨街的牆改成落地玻璃窗,灶台正對著街道。路人能清楚地看見廚師炒菜的每一個步驟。
“哥,這能行嗎?”馬華將信將疑。
“試試就知道。”何雨柱係上圍裙,“從今天起,我親自掌勺。”
透明廚房一開,立即引起轟動。路人紛紛駐足觀看,有人說這師傅手藝好,有人說這店幹淨衛生。漸漸地,客人又多了起來。
但對手不會善罷甘休。一天深夜,何雨柱正在對賬,突然接到個陌生電話:
“何老板,要想生意安穩,明天拿五萬塊到西山公園。否則,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電話隨即掛斷。何雨柱立即報警,警方布控後,抓住了敲詐者——是客滿樓老板雇的地痞。
案子破了,但何雨柱心裏明白,這不過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危機,正在悄悄逼近。
這天,區裏突然下發通知:為創建衛生城市,臨街餐飲店要統一改造。焦香居被列入首批名單,改造費用自理,預計要十萬塊。
“十萬!”馬華驚得跳起來,“這不是要咱們的命嗎!”
何雨柱仔細研究通知,發現蹊蹺:同樣是臨街餐飲,客滿樓卻不在改造名單裏。這明顯是針對焦香居的。
他去找街道,老王搖頭歎氣:“這是區裏的決定,我說話不管用。”
他又去找工商聯,劉秘書長也愛莫能助:“陳局長親自抓的項目,不好辦啊。”
走投無路之下,何雨柱想起一個人——省報的記者。上次焦香居失火,就是他做的報道。
記者很仗義,第二天就來了。了解情況後,他寫了篇內參:《典型單位遭遇不合理要求,個體經濟亟需嗬護》。
內參直送省委領導,引起重視。省裏派調查組下來,發現改造項目確實有問題——標準過高,費用過大,明顯是針對個別商戶。
項目被叫停,陳局長受到批評。但梁子結得更深了。
平靜日子沒過幾天,更大的風浪來了。這天,稅務所突然上門,說要查三年的賬。
“何老板,聽說你偷稅漏稅,金額巨大啊。”帶隊的科長皮笑肉不笑。
賬本被一箱箱搬走,電腦被查封。這一次,連保險櫃都被貼了封條。
焦香居再次停業。這一次,比任何一次都嚴重。院裏流言四起,都說何雨柱這次肯定要坐牢。
深夜,何雨柱獨自在空蕩蕩的店裏。月光透過窗戶,照在積灰的灶台上。八年的心血,難道真要毀於一旦?
這時,手機響了,是個陌生號碼。何雨柱猶豫了一下,接通了。
“何師傅嗎?”是個年輕女子的聲音,“我是陳局長的秘書小劉。明天上午九點,局長想見你,在辦公室。”
何雨柱心裏一緊。該來的,終於來了。
“哥,別去!”馬華急得直跳腳,“肯定是鴻門宴!”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何雨柱平靜地說。
第二天,他準時來到局長辦公室。陳局長五十多歲,頭發梳得油亮,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
“小何啊,”他和藹地笑著,“坐。”
何雨柱坐下,不動聲色。
“你的情況,我都了解。”陳局長慢悠悠地說,“年輕人創業不容易,但也要遵紀守法啊。”
何雨柱沒接話。
“這樣,”陳局長往前傾了傾身子,“我給你指條明路。你把店盤給客滿樓,我保你沒事。否則...”
他故意頓了頓:“偷稅漏稅,金額巨大,可是要坐牢的。”
何雨柱抬起頭,直視著陳局長的眼睛:“局長,我的賬目一清二楚。您要查,隨時歡迎。”
陳局長臉色一沉:“何雨柱!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我吃的是良心飯,走的是正道。”何雨柱站起身,“局長要是沒別的事,我先走了。”
回到店裏,何雨柱立即行動起來。他讓馬華去找最好的會計事務所,重新審計賬目;讓雨水去聯係媒體報道,爭取輿論支持;自己則去找老書記,請求主持公道。
審計結果出來了:焦香居不僅沒有偷稅,反而多交了稅款。媒體報道也跟進了,輿論一片嘩然。老書記親自給區裏打電話,要求公正處理。
在各方壓力下,稅務局不得不承認錯誤,公開道歉。陳局長被調離崗位,客滿樓也關門大吉。
焦香居重新開業那天,鞭炮放得震天響。何雨柱站在門口,看著前來道賀的賓客,心裏卻沒有喜悅。
這場勝利,代價太大了。半年多的折騰,損失了好幾萬,員工走了一半,聲譽也受損嚴重。
“哥,咱們贏了嗎?”雨水小聲問。
何雨柱望著遠處灰蒙蒙的天空:“這世上,沒有真正的贏家。”
但他知道,隻要灶火不滅,就得繼續往前走。而接下來的路,可能更加艱難。
夜色中,焦香居的燈火重新亮起。何雨柱擦著灶台,火光映在他臉上。
這把火,燒掉了天真,燒出了堅韌。而接下來的每一步,他都要走得更穩,更堅定。
因為隻要心中有光,何懼長夜?隻要灶火不滅,希望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