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逃荒文裏被擋推刀的炮灰村姑24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隨後,時衿聽了禮部尚書匯報的關於登基大典的一些事項。
    又詳細商討了儀式流程、參與人員安排、場地布置等各個方麵的細節。時衿不時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
    這是自己的登基大典,時衿自然是想盡善盡美的完成。
    經過一番長時間的商議,仔細斟酌後,時衿最終將各項安排一一敲定。
    禮部尚書如釋重負地退出了大殿。
    ········
    三天一晃而過。
    宏偉壯闊的紫宸殿外,三十六門青銅古炮齊鳴,發出震天動地的聲響。
    三十六名司禮女官身著玄色翟衣,手持雲紋玉笏魚貫而入。晨霧未散的丹陛上,鎏金朱雀燈在晨風中輕晃,將龍紋柱上的朱漆映得如凝血般猩紅。
    長長的禦道上,鋪就著十二重織金霞帔,兩側禁軍身披銀甲,手持長戟,身姿挺拔如鬆,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他們身上的甲胄在日光下反射出清冷的光,與那鮮豔的紅毯相互映襯。
    宮殿的飛簷鬥拱間,彩旗獵獵作響,繡著金鳳的旗幟在風中肆意舞動。
    身著華麗冕服的時衿,頭戴十二旒冕冠,赤玉綴成的珠旒隨著步伐輕顫,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冕服上,金絲繡就的鳳凰栩栩如生,似要振翅高飛。她蓮步輕移,每一步都沉穩有力,周身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
    “恭請陛下登極——"
    司禮太監尖利的嗓音刺破長空。
    鼓樂聲中,女官捧來象征天、地、人的三璽。當刻著"受命於天"的傳國玉璽壓上掌心,時衿泰然自若的地將玉印按在詔書上,朱砂滲進宣紙的紋路,宛如一朵盛開的血蓮。
    踏入紫宸殿,殿內外群臣紛紛跪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聲此起彼伏,聲音響徹殿宇,經久不息。
    時衿邁著堅定的步伐,登上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
    她緩緩轉身,目光掃過殿下眾人,眼神中既有睥睨天下的霸氣,又帶著對蒼生的悲憫。
    “朕以涼德,承天景命,紹膺大統,君臨萬邦。自今日起,改元昭明。"時衿掀開珠簾,任由晨風掀起鳳冠上的珍珠流蘇。
    時衿望著遠處層疊的宮闕,跪地的官員,這一刻能清晰的感受到大權在握,身處巔峰的爽感。
    從今往後她的名字也將在史書上熠熠生輝!
    後世的曆史也必將有她的一頁!
    此刻日頭已升,將時衿的身影投在蟠龍柱上,影子拉得很長。
    這一刻,天地間仿佛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見證著這位女帝的登基,一個新的時代,就此拉開帷幕。
    ·········
    時衿自登基後簡直忙到起飛。
    畢竟新帝上位還有三件套:恩澤百姓,封賞群臣,祭祀祖先。
    一時間,許多聖旨從宮中發出,傳旨太監忙的腳不沾地。
    時衿對朝臣態度也是該貶的貶,該提拔的提拔,該敲打的敲打,該畫餅的畫餅。
    前前後後忙了一個月這才有片刻的喘息。
    “我怎麽覺著當皇帝虧了呀。”時衿趴在鳳床上,全身放鬆,任由月影輕柔地給她按摩疏通。
    月影的手法非常專業,仿佛全身的疲憊都在這一刻被驅散了。
    月影一邊按摩著,一邊輕聲說道:“主子,要不然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來辦吧。整體的大方向的雛形已經有了,現在隻需要往裏麵填充具體的細節就好了。”
    聽到月影的話,時衿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最起碼她還有人可用。
    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自然不能讓別人看笑話。如果就這樣半途而廢,不僅對不起自己的努力,也不符合她一貫的作風。
    她一定要讓後世之人知道她的雄才大略,讚揚她的豐功偉績。成為千古一帝就是她的目標。
    想到這裏,時衿又覺得自己能行了。
    接下來的日子,時衿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百姓抱怨吃不飽,賦稅嚴重?
    改!時衿將空間儲藏的高產糧食分發下去,還免除了三年的賦稅,確保每家每戶都有糧食可吃。
    寒門學子被打壓,難有出路?
    改!時衿上位後,廣設恩科,機製透明,隻為選拔有才華,有能力的學子,盡可能的扶持他們成長。
    世家大族把控朝政嚴重,內裏腐朽?
    改!時衿登基後就杯酒釋兵權,打壓世家大族新一代子弟的成長,另外扶持寒門學子打擂台,相互平衡。
    除了這些大事之外,想要在這個男權社會站穩腳跟,就必須得有足夠的後盾來跟他們抗衡。
    於是,為了逐漸瓦解這幾千年來的男權至上的社會,讓更多的女子能走出家門,享受和男子一樣的權利,就不能那麽激進。
    時衿不能直接下令改革,否則隻會觸底反彈,激起怒火,從而導致社會動蕩。
    那就隻能拐著彎發布了一係列政策以及相關的措施。
    比如,先是給前朝的大臣放出信號,要大選後宮。
    那麽一個中宮之位能帶來的好處,隻要是當官的,就沒有不靈活的腦子以及道德底線。
    那麽必然會為了這點好處,去給自家孩子做思想準備。
    多線並行,隨著時衿的地位越發穩固,京中的格局也會隨之改變。
    再加上又有花影養的水軍控製輿論,進行潛移默化的洗腦。不知不覺間,百姓對女性出門已經不再抗拒,並且習以為常。
    時衿又設置了許多關於女性的崗位,和花影裏應外合。
    在外,店鋪,繡房,等地都隻招收女子賺錢,在內,強製設立女子學院,要求官員家中的女子必須加入學院,學習男子所學的知識。
    這樣一柔一剛,交替並行。上行下效,國家的整個風氣在不知不覺的改變。
    等到年輕貌美的少年郎隻剩下了聯姻的用處,那些醜的上不得台麵的男子和混吃等死的男子必然會邊緣化。
    那麽這些朝臣就會意識到在家族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培養美貌的男子和女子更為有利。
    這是明晃晃的陽謀,就算是這樣,世家和官員也不得不做出改變。
    而那些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