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華妃娘娘的哥哥(21)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年世蘭在離宮的時候就想帶著這兩個人,如今來到這裏了,哥哥竟然要把他們兩人撇下。
她頓時又紅了眼:“可是他們伺候我多年,是我的心腹啊。”
年希堯打小就最疼愛這個妹妹,最看不得這個妹妹哭。
眼下一見年世蘭紅了眼,他頓時哎呀了一聲。
把事情安排好的都推到了一邊:“罷了罷了,那你趕緊換個不引人注目的衣服和妝容,我去給你喊頌芝和周寧海過來。”
見哥哥妥協了,年世蘭也知道事態緊急,急忙擦幹了淚去換了衣服。
頌芝和周寧海被年希堯喊過來的時候,臉上還有些懵。
直到來到院子裏,看著已經換了一身裝扮的娘娘,頌芝才大驚道:
“大爺,娘娘這是……”
年希堯噓了一聲,看起來還算鎮定的周寧海,吩咐道:
“不該問的別問,你們倆的職責,是負責保護娘娘的安全。”
“近日府中有些不太平,我要送娘娘去更安全的地方,你們兩個務必保護好娘娘,要是娘娘有一絲一毫的受傷,小心你們的腦袋!”
頌芝是年府的家生奴才,維護主子忠心主子早已經是刻進了骨子裏的。
周寧海也是從前還在王府的時候就伺候在連世蘭身邊的了,也都是忠心的。
此時兩人聽見年希堯的話,紛紛立下了忠心:
“請大爺放心,奴才就算丟了這條命,也絕不會讓娘娘有半分差池。”
此時時間緊急,年希堯也不想多說什麽來耽擱時間。
隻是選了兩身百姓的衣服,丟給了他們二人。
“給你們半炷香的時間,把如今你們這身行頭都換掉,不要讓人發現你們真實的模樣。”
“是。”
二人紛紛應了一聲,隨後以極快的速度進屋去換衣服。
年希堯交代完年世蘭下一個集合地點,然後看著已經換好衣服出來的頌芝兩人,直接避過所有人的視線,把他們帶到了後門的門角處。
直到看著他們安然上了馬車以後,年希堯才不放心的叮囑年世蘭:
“記住,出了這個府以後,不要以真麵目示人,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等著哥哥來找你。”
年世蘭強忍著心裏的慌張點點頭:“好,大哥放心。”
年希堯嗯了一聲,隨後給了車夫一個眼神,然後馬車就緩緩消失在了黑夜裏。
年希堯一直站在那看著,直到馬車遠去以後,他這才進府。
他本意是留著頌芝和周寧海,明日跟隨送葬的隊伍一起出城的。
他今日已經和皇上通過氣兒,說要帶父親回老家。
若是皇帝不同意,到時候讓妹妹身邊的宮女太監代替她送葬出城,也不會惹人懷疑。
若是皇帝同意,到時候帷帽一戴,找個人代替妹妹也可。
這樣一來,不會讓妹妹受半點風險。
隻是如今計劃出現變故,那他就隻好說妹妹傷心過度,暈厥了過去。
身邊伺候的兩人都去守著了。
果然,等他回到靈堂以後,就有人問到貴妃去哪兒了。
年希堯心中早已經打好了草稿,如今說起謊話來,是臉不紅心不跳了。
“貴妃傷心過度,已經暈厥了過去,他身邊的兩個奴才在守著呢。”
解釋完這一句,年希堯也不打算多說,即刻就去忙其他事情了。
如此一來,哪怕有人想借此和年世蘭搞交情或者詢問,都沒了途徑。
與此同時,蘇培盛已經回到了宮裏。
看著還躺在床上挑燈夜讀的皇帝,蘇培盛彎著腰進了皇帝的寢殿。
微微行了一個禮後,道:“皇上,奴才已經把皇上的恩賞都和年家人說過了。”
“年希堯大人對皇上的安排表示理解。”
“隻是年遐齡大人在臨終前留下遺言,說死後肉身要安葬故鄉,所以年大人想明日就運送棺槨前往安徽。”
“他請示,是否能讓貴妃娘娘隱姓埋名送一段路?”
說最後這一句話的時候,蘇培盛的聲音都越來越小了。
回宮的路上,他越發覺得年家是居功自傲了。
仗著如今皇帝在用人之際,靠著年羹堯真是什麽要求都敢說出來。
能讓貴妃回家守喪,已經是天子極大的恩賜。
可偏偏他們還不知足,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其他。
貴妃那可是皇帝的女人,豈可藏在送葬隊伍裏,任人圍觀?
可無奈的是,他們這些傳話的,還不得不傳。
隻希望主子別發怒。
皇帝本來還在看書,聽見蘇培盛這話,黑著臉就放下了書。
“年希堯真是這麽說的?”
蘇培盛頓時腰彎得更低了:“奴才不敢說謊。”
“量你也不敢。”
皇帝嘲了一句,隨後這才把書丟朝一邊,揉了揉額角:
“貴妃能出宮守喪,朕已經是看在年羹堯的麵子上了。”
“眼下還要出城去送,這若是傳到文武百官耳中,豈不成了朕不顧祖宗規訓,肆意嬌縱寵妃了?”
“你即刻派人出宮給年希堯傳話,朕不同意。”
說最後這話的時候,皇帝是裝都不想裝了。
這可難為了蘇培盛,皇帝就說4個字,可這4個字卻需要他用千言萬語去解釋。
但他沒法指責皇帝,隻能應下來:“是,奴才這就派人去傳話。”
皇帝沒有在應聲,隻是閉上了眸子。
暗想,要是年羹堯不把西北的叛亂平定了,可就辜負了他對年家這麽大的恩寵了。
年羹堯,可別辜負他的信任。
—
蘇培盛苦哈哈的從養心殿出來,看著自己身邊的徒弟小夏子,他道:
“你帶人出宮一趟吧,去年大將軍府上,告訴年大人,皇上不同意貴妃出城送葬。”
“此事恐怕隻能由年家老少去送了。”
“是。”
小夏子辦事倒是極為利索,不過三更天的時間,年希堯就已經收到了皇帝的回信。
幸好他提前做了安排,把小妹送走了,否則……
不過在皇帝派來的太監麵前,他還是做出一副惋惜的模樣:
“皇上能準許貴妃回家,已是極大的恩賜,是微臣僭越了。”
“還請公公回宮以後,替我向皇上告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