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華妃娘娘的哥哥(25)

字數:4076   加入書籤

A+A-


    在場的人被皇帝這話懟的一噎,紛紛開始苦思冥想,什麽人能和年羹堯抗衡一下。
    人群中沉默了許久後,隆科多站了出來:
    “皇上,放眼朝堂上下,有勇有謀,又有經驗的人,除了十四爺,恐怕再找不到其他人了。”
    “如果年羹堯真有了謀反之心,皇上得先準備起來。”
    “不如先把十四爺召回來,領兵出征,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十四爺允禵,先帝親封的大將軍王,曾經領兵出征西北,驅逐準噶爾勢力,有勇也有謀。
    他曾在西北駐紮過,對那一片的地形也熟悉,此方派他前去鎮守年羹堯,最合適不過了。
    可隆科多這話才一出,皇帝就否認了:“允禵雖然是朕的親弟弟,可他的心不在朕這裏。”
    “朕登基的時候,他就和八爺黨對朕的皇位頗有意見。”
    “如今他去守皇陵才一年,朕就把他召回來,會膨脹了他的野心,到時候讓他擁兵自立,變成第二個年羹堯,豈不是對我大清極大的威脅?”
    當今皇帝和十四爺一母同胞,可親兄弟之間卻並沒有一母同胞的感情。
    十四爺反倒是站在八王九王那邊,對皇帝這個親生哥哥,可是半點感情都沒有。
    甚至還一度懷疑是皇帝搶了他的皇位,兩人之間隔著那麽大的誤會,皇帝豈能放心用十四爺?
    在場的人都是皇帝的心腹,自然也明白皇帝和十四爺之間的瓜葛。
    皇帝否認了這提議以後,也沒有人在執意提十四爺。
    氣氛僵持片刻之後,鄂爾泰想起了和皇帝關係最要好的十三爺胤祥。
    “皇上若是不放心十四爺,不如請十三爺出來?”
    “讓十三爺替皇上分憂。”
    皇帝的這麽多兄弟裏,也就老十三和他最好。
    可是胤祥身體不好,戰場上那樣的苦,皇帝又怎能讓自己的兄弟去受這樣的苦?
    同樣也拒絕了鄂爾泰的提議:“不可,怡親王身體有舊傷,朕不能讓他去戰場上受罪。”
    他這麽多兄弟,就他和老十三最好。
    要是派老十三去戰場,他是放心了,可要是老十三出了一點事兒,他會受不了的。
    不行。
    看著左提一個人皇帝不滿意,右提一個人皇帝也不滿意。
    最後還是張廷玉站了出來:“皇上既然覺得十三爺十四爺都不可,那不如讓十七爺領兵?”
    “眼下西北還沒有準確的消息傳來,還有時間讓十七爺適應。”
    “一旦西北那邊有壞消息傳來,就讓十七爺領兵出征。”
    十七爺和皇帝關係也算不錯,平日是個玩世不恭的閑散王爺。
    但享受國家俸祿,就要為國出力。
    不會打仗也沒關係,隻需要給皇帝吃一顆定心丸即可。
    最主要的是,如今他就在京城,想要用人也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皇帝聽了張廷玉的話以後,認真思考了幾秒,最終還是覺得十七爺更適合上戰場。
    他和老十七感情也不錯,但十七終究比不上老十三。
    “可,就按照張廷玉大人說的辦,朕即刻召允禮入宮。”
    聊完主事,皇帝又把視線放在了隆科多身上:“舅父,你執掌步軍多年,想必軍中也是有不少人才的。”
    “你抽派出幾個人來,輔佐老十七,必要的時候,奔赴西北。”
    隆科多早在先帝朝的時候,就已經是步軍統領了。
    後來皇帝登基,他手裏的權力越來越大,兵權也並未放下。
    此時聽見皇帝這話,隆科多倒是應的痛快:“謹遵皇上聖旨。”
    等一行大臣從宮裏出來的時候,天色早已經不早了。
    後宮裏敬事房的人按照慣例來給皇帝翻牌子,可皇帝如今心裏惦記著西北的事情。
    根本無心後宮,見敬事房的人來,他還把人臭罵了一通,隨後直接讓人滾了出去。
    宮中皇帝心裏惦記著西北的事情,快去找林家的人,也遲遲沒有消息。
    反倒是西北那邊的眼線,給他傳來了準確的消息。
    【年羹堯已經把羅卜藏丹津趕出了青海省,可他也在西北已經割地自立,開始大肆招兵買馬,並且自立朝政,國號為靖】
    剛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哪怕皇帝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卻還是被氣到了。
    年羹堯,他如此信任他,還把他妹妹封為貴妃,可年羹堯就是這麽對待他的恩賞的!
    他總覺得他對年家人已經足夠寬容了,可收到這樣的結局,他還是接受不了。
    頓時一口血從口中吐了出來,隨後整個人就昏迷了過去。
    等後宮眾人收到皇帝昏迷的信息後,皇後和沈眉莊也紛紛帶著人來探望。
    當聽到皇帝吐血是因為聽到年羹堯割地自立的消息以後,後宮也開始人心惶惶起來。
    在沒有戰爭的時候,皇帝的後宮,是許多女人的夢想。
    可一旦有戰爭,那他們就隨時麵臨著戰敗的危險。
    作為王的女人,若是戰敗了,那後果可不堪設想啊。
    頓時之間,宮裏又開始議論紛紛。
    沈眉莊好幾次來碎玉軒找甄嬛,都在說起年羹堯割地自立,在西北成立朝廷的事情。
    如今甄嬛入宮也已經有一個年頭了,起初的時候,是她刻意避寵。
    可近段時間以來,皇帝很少出入後宮,又加上年羹堯自立為王的事情,皇帝是越發沒有心思來後宮了。
    這也導致了甄嬛入宮這麽久,還是一個不受寵的嬪妃。
    若不是沈眉莊在暗中照顧,她的日子恐怕難了。
    人都是有嫉妒和攀比之心的。
    更何況她覺得她樣樣都比沈眉莊強,可如今沈眉莊已經是嬪位,她卻還隻是個小小的常在。
    老是接受別人的照拂,她心裏已經起了爭寵之心。
    又聽見沈眉莊說起年羹堯造反的事情,甄嬛道:
    “年家人還真是狼子野心,皇上這時候恐怕最缺少人為她分憂解難。”
    “姐姐的父親也是掌管兵權的,不如姐姐多為皇上出出主意?”
    沈眉莊父親雖然是濟州首領,可是她自小學的是大家閨秀那一套。
    對戰場上的事情,可是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