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華妃娘娘的哥哥(32)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隊伍結合以後,年羹堯立馬下令兵分三路,開始朝著如今準噶爾駐紮的營帳出發。
他的大軍來勢洶洶,噶爾丹還在密謀著沾有瘟疫的衣物往他的軍中送去。
誰成想事情還沒辦成,就收到了年羹堯大軍進攻他的消息。
“大汗,大汗,不好了,年羹堯的大軍已經距離我們隻有二十裏開外了。”
噶爾丹還在美滋滋的想著能奪過年羹堯手裏的土地,乍一聽見這話,差點被嚇破了膽。
“怎麽會來的這麽快?清朝廷那些廢物沒有拖住他嗎?”
那士兵搖搖頭,麵色著急的不得了:“沒有,如今年羹堯那邊氣勢正凶,我們的士兵又全在病中,這可如何是好!”
噶爾丹聽到這裏也有點慌,如今軍醫還沒有研究出治療瘟疫的方法,年羹堯這下來攻打他們,他們是必敗無疑的。
“軍師,如今可怎麽辦。”
噶爾丹下意識扭頭去看自己身邊的謀士,按照如今他們這情況,哪怕往後退,恐怕要不了多久也會被年羹堯追上。
到時候還要安上逃兵的頭銜,可丟人的很。
他身邊的謀士看著如今這場景,也是愁的連連歎氣:
“一旦發動戰爭,就避免不了要流血死亡。”
“年羹堯如今剛建立新政權,恐怕手底下的勢力也不穩,咱們軍中又是這種情況,大汗要不先派使臣去和他談談?”
“如果能談攏,咱們能短期給他點好處,等咱們的士兵緩過來了,再來與他翻臉?”
如今他們軍中健全的士兵不足五千,這5000人肯定是沒法和年羹堯的大軍廝殺的。
為今之計,就隻能去談和了。
“也可。”
“但咱們還是得做兩手準備,現在立刻吩咐士兵,向後退去。”
“然後找出合適的人選,前往靖朝軍營中談判,隻要能拖住我們逃離的時間,無論年羹堯提出什麽要求,暫時都先答應他!”
紙上談攏是一回事。
到時候真正的貨銀兩訖又是一回事。
噶爾丹已經做好了到時候背信棄義的準備,所以如今隻要能拖住時間,無論對方提什麽要求都好。
—
不過一天以後,噶爾丹派來的使臣就已經來到了年羹堯軍營中。
彼時年羹堯正吩咐將士們原地休整一天,明日出征攻打噶爾丹。
聽到底下士兵來報,說準噶爾的使臣來了。
他身邊的副將立馬就接話道:“大將軍,如今噶爾丹怕是知道打不過我們,所以特意派人來談和。”
“但是這樣的蠻族人根本沒有信用可講,曾經和清朝建立了那麽多條約,到頭來該侵犯還不是照樣侵犯,咱們可不能中了他們的計!”
徐成剛也覺得這名副將說的有道理,他生怕年羹堯腦子會糊塗,也趕緊勸道:
“是啊大將軍,準噶爾野心勃勃,咱們一旦放過了他們,日後他們找準機會,可不會犯了我們!”
看著幾個部下這樣擔憂的模樣,年羹堯輕笑了一聲。
銳利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本將軍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如今的局麵對我們是最好的。”
“不過自古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方既然派了使臣來,那就迎進帳篷中吧。”
讓他看看,對方談和條件。
他身後的幾名將軍看著他要見準噶爾的使者,心都提了起來。
但如今年羹堯才是掌握話語權的人,他們隻能死死盯著準噶爾的使者。
被噶爾丹派來的人是一名叫金訖達的大臣,他知道自己來此的目的,在對上年羹堯的時候,那態度倒是謙卑的很。
朝著年羹堯恭恭敬敬的行了大清的禮儀:“見過大將軍。”
年羹堯坐在帳篷的主位上,看著站在中央的使臣,紳士的朝著自己的斜下方做了個手勢:
“使臣不必多禮,請坐吧。”
金訖達點頭,坐下。
隨後看著麵前的美酒佳肴,直接提起來此的目的:
“我們大汗聽聞大將軍有意攻打準噶爾,大汗不想讓太多百姓受戰亂的苦,特派小臣到此來議和。”
“隻要大將軍肯退兵,無論你提出什麽樣的條件,我們準噶爾部都能盡量滿足。”
什麽樣的條件都能盡量滿足。
這真是好大的一塊餅。
原本剛才還不同意年羹堯見準噶爾部使臣的幾個將軍,都有些心動。
如果能不費一兵一卒,就能獲得土地和糧食,那可是大好事啊!
年羹堯聽到這話,臉上也露出了笑:“你們大汗真是這麽說的?”
“無論本將軍提什麽樣的要求,你們都能答應?”
金訖達點頭,態度真誠的不得了:“我來之前大汗是這麽告訴我的,但這些條件隻存在於不割地的情況下。”
那意思就是說,想要準噶爾的土地不行,但若要生畜錢財,那就盡管張口。
可是金訖達的話音剛落下以後,徐成剛就不樂意的哼了一聲: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如今你們軍中的情況,那些士兵每人都病怏怏的,我們想要殲滅你們,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如今是你們在求我們,還跟你們談上條件了?”
“我們不僅要錢財生畜,還得要土地!”
徐成剛氣呼呼的說完這話,似乎才意識到如今年羹堯還坐在這裏。
他生怕自己因為剛才那一通話,讓年羹堯誤以為他沒把年羹堯放在眼裏,說完以後,急忙看向年羹堯:
“大將軍,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年羹堯嘴邊一直掛著一抹似有似無的笑,眼神深沉而又幽暗,這模樣讓人猜不透他心裏在想什麽。
聽見徐成剛詢問的話以後,他也看向了金訖達:
“使臣,徐將軍說的有道理。”
“我的大軍都兵臨城下了,捏死你們,也不過比捏死螞蟻難一點點而已。”
“按照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你回去告訴你們大汗,讓他在5天之內,給我2萬匹戰馬,20萬兩白銀,順帶也在把靠近青海一片的兩千裏土地割給靖朝,以此,我同意退兵,願與準噶爾友好往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