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華妃娘娘的哥哥(完)
字數:4925 加入書籤
年羹堯對於胤禛的死活毫不關心。
自從當上了這個君主之後,他每天睜開眼睛,想的隻有一件事情。
如何能讓朝廷安穩,如何能讓百姓富足。
而胤禛那邊的事情,他相信妹妹會處理好的。
而事實也果真如他所想。
胤禛瘋了的消息傳到年世蘭耳中時,年世蘭也隻是坦然一笑,隨後去見了胤禛。
他被關了三年,常年不見天日,皮膚已經白的有些嚇人了。
這三年裏,年世蘭並沒有優待他,隻是讓他留著一條命。
所以他身形很是消瘦,隻有那雙眼睛很突出。
三年的時間已過,年世蘭對他已經徹底沒有什麽感情了。
此時看見他在小閣樓裏瘋瘋癲癲的樣子,年世蘭都嫌棄他與自己孩子的排位待在一個屋子裏。
她認真打量著胤禛,眼裏有些疑惑:“到底是真瘋還是裝瘋賣傻啊。”
才關了三年而已,就能讓一個睿智的帝王變成瘋子嗎?
曆史上,勾踐臥薪嚐膽的事情,年世蘭也是有所耳聞的。
胤禛該不會是想裝瘋賣傻,讓人把他放出去吧?
頌芝跟在年世蘭身邊,聽見小姐這話,頓時就噗嗤笑了一聲:
“管他是真瘋還是假瘋呢,小姐若是看他不順眼,奴婢來把他處理了就是。”
經過這三年的時間,頌芝也看明白了,自家小姐對皇帝是真的沒了感情。
所以如今當著小姐的麵說話,都沒有那麽多顧忌了。
年世蘭確實也厭煩了胤禛,每當想到他還活著,就會想起從前自己遭受的那些。
若不是哥哥及時發現了那歡宜香有問題,恐怕她此生,都要被困在無子無孕的困境中,看著別人兒孫滿堂了。
她看向胤禛的眼神很冷,她緩緩走近,隔著一步之遙,看向頭發淩亂,衣衫襤褸的人。
頌芝不明白小姐在看什麽。
總之年世蘭在那裏站了許久。
直到許久之後,年世蘭唇邊才勾起一抹笑,眼裏有一抹釋然。
像是已經全部與過去和解了。
“頌芝,像他這樣的人,恐怕也不會誠心為我的孩子懺悔,留著他也是浪費糧食。”
說著,年世蘭轉過了身子,看向了已經漸漸落下的夕陽餘暉:
“我不希望他在看見明日的太陽。”
說完,年世蘭不再做任何停留,頭也不回的就朝著自己的宮殿走去了。
小閣樓裏胤禛看著她遠去的背影,麵上也沉默了。
不一會兒以後,頌芝和周寧海帶著兩個人走進了小閣樓。
第二日,胤禛死了的消息,就傳到了年羹堯的耳中。
對此,年羹堯派人去詢問了妹妹,該如何處置他的屍體。
年世蘭搖搖頭,隻是說任憑哥哥處置。
年羹堯想著,像胤禛這樣心思多的人,留在靖朝境內,反倒髒了他們的地。
索性找了口棺材,把屍體裝進去,運送到了京城。
—
彼時的清朝早已經是胤禵當家作主了。
請了八王九王來給他輔助,自他登基以後,朝中倒是沒發生什麽太大的暴亂。
見年羹堯把胤禛的屍體送了回來,出於麵子情,胤禵也沒怎麽為難他的屍體,隻是吩咐人葬到了皇陵。
胤禛死了幹淨。
這倒可憐了他後宮那些姬妾。
皇後聽聞他的死訊,更是哭瞎了眼。
而其餘眾人,對皇帝的情感沒有那麽深。
見胤禵沒有為難她們,也就安心在圓明園住了下來,了此餘生。
—
年羹堯登基後的幾年,大力發展農業,整個靖朝境內百姓的生活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人口也漸漸增加。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士兵們也整頓的差不多了。
準噶爾那邊自多年前吃了一場敗仗以後,經濟就破落了很多年。
後來慢慢發展起來,開始有心要來挑釁。
對此,早已經養精蓄銳好了的年羹堯也不慣著他們。
直接帶領兵數十萬,踏平了準噶爾草原。
處理完了準噶爾,他扭頭又把矛頭對準了清朝。
彼時的清朝早已不像從前了。
大部分漢人都投靠了年羹堯,少部分留下,但兵力已經不勝從前了。
年羹堯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幾乎從無敗績。
準噶爾那麽驍勇的部落,都能被年羹堯在兩年的時間內全部踏平。
這讓胤禵坐在皇位上也覺得岌岌可危。
想交戰,又怕打不過年羹堯。
最後隻好派使者來勸說。
願意與靖朝結成同盟,以兄弟國相稱,以此來換取安寧。
年羹堯反抗了胤禛,也改變了妹妹上輩子的命運。
對於是否繼續和清軍交戰,也沒有那麽大的執念。
世間百姓太多,兩國交戰,受苦的還是百姓。
如今對方既然願意對他俯首稱臣,那他也不願意再挑起戰爭。
兩國簽訂了盟約,清朝每年向靖朝交付十萬兩白銀,綢緞二十萬匹,盟約就此結成。
局麵暫時穩定了以後,年羹堯把目標看向了海外。
自從清軍入關以後,就實行了禁海令。
這也導致了明朝盛行的出海遠洋被截然而至。
但年羹堯總感覺海外有些東西在吸引著自己,讓他不得不派人重啟下海的計劃。
於是在此後的多年裏,他按照明朝留下的曆史痕跡,派人出使海外。
把中華的東西和文化傳向海外,把海外的東西和文化,也傳到中華。
而彼時的西方,是比他們還要先進的另一個世界。
自從聽完使者描述的西方世界以後,年邁的年羹堯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若是繼續這麽下去,若是等他日西方徹底強大,想必好不容易建起來的朝政,又會有一番動蕩。
務必得自身強大,才能不懼怕任何敵人。
於是他派大量的年輕人出使海外,去學習對方比自己先進的東西,然後來建設國家。
彼時的清朝,依舊實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
信息的不流通,也導致了他們的落後。
整個朝堂上下,無論是環境還是設施還是武器,都已經遠遠被年羹堯甩在了身後。
隨著靖朝的日漸繁榮,吞掉清朝剩餘的國土,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
年世蘭的後半生在哥哥的庇護之下,過得順風順水。
在與胤禛的這段感情中,已經消磨了她所有的熱情。
之後的多年裏,沒有起過再嫁的念頭。
後來隨著西方先進的科技和文化傳入的越來越多。
年世蘭對這些新式的東西也漸漸起了興趣。
開始把重點都放在了如何學習新的東西上麵了。
人的一生還很長,讓她感興趣的東西也還很多。
她不能被困在那個四四方方的天地裏,她需要去探索她曠野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