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2章 關注
字數:3572 加入書籤
葉明東考慮了一下,開完會之後,他還要跟甘正良溝通一下,估計剩下不了多長時間。
於是他便在電話裏麵對楊總說道:“要不然這樣吧,楊總,晚上我請你吃頓飯?”
“好的,那我就等著葉書記你的電話了。”楊總回答了一句,掛斷了電話。
田文東一臉好奇的詢問:“葉書記這是聯係了哪個企業?”
“永明集團的楊總,他似乎對於新能源汽車比較感興趣,之前我跟他溝通過,正好有機會,他就過來看一眼。”葉明東把情況說明了一下。
“永明集團做的就是新能源,葉書記既然跟他關係不錯,能不能讓他考慮在咱們這邊進行投資呢?”田文東雙眼亮晶晶的問道。
葉明東當即笑了起來:“人家是做生意的,考慮的肯定是賺錢,我也隻能說盡力,晚上我先跟他吃頓飯,探探口風,可行的話自然最好,不過你可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我很明白,咱們沒有底子,想讓人家來的確有困難,不過要是能夠把新能源汽車搞成,那也不錯。”田文東點了點頭說道。
等到吃過飯回到辦公室的時候,葉明東想要趁機休息一下。
這時候邵仲安找了過來。
葉明東看到他便問道:“怎麽了?是不是汽車廠那邊有什麽問題?”
“不是,剛才吃過飯正好碰到了田市長,他詳細詢問了汽車廠那邊的事情,我琢磨著田市長可能在汽車廠有什麽想法?”邵仲安馬上回答。
聽他說完,葉明東心裏馬上就明白過來。
估計是田文東覺得新能源汽車的事情說不定能搞成,所以對這件事情也上了心。
這算是好事。
不過葉明東心裏很清楚,如果田文東想要在這件事情上發揮主導作用的話,那麽對於邵仲安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於是他便開口說道:“永明集團的楊總到咱們海通市來了,他是想要考察一下汽車廠,田市長也知道這件事,之所以詢問也是希望汽車廠能夠拿出成績來。”
邵仲安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葉明東大概知道他心裏麵想什麽,便說道:“你隻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出什麽紕漏,對了,汽車廠的廠長人選問題定了沒有?”
“我跟孟部長進行過溝通,最好的人選就是原來的汽車廠副廠長孟良偉,他在當副廠長的時候,一直提議要進行轉型,但是沒有得到重視。”邵仲安馬上做出了解釋。
不過接下來,邵仲安卻是歎了一口氣:“隻是這個孟良偉這邊倒是有一些問題。”
“什麽問題?”葉明東馬上開口詢問。
“他提出條件,如果要讓他當廠長的話,在經營和管理方麵由他說了算。”邵仲安馬上便說道。
葉明東聽完之後笑著問了一句:“那你覺得這個孟良偉能夠把事情給幹好嗎?”
“我覺得可以,他聽說汽車廠要搞新能源汽車,馬上就提出這個條件,我覺得他應該是心裏有想法的。”邵仲安當即回答道。
“如果他有這個能力,讓他全權負責也是好事,總不能讓人家做事情還束手束腳吧,這樣明天讓他到辦公室來一趟,我跟他見一麵。”
邵仲安點頭答應了下來。
等他走了之後,葉明東先給安瀾打了一個電話,說自己晚上不回去吃飯了。
隨後葉明東交代了一下薛斌,定好飯店之後,給楊總打個電話。
等到下班之後,葉明東第一時間就趕往飯店。
到地方的時候,楊總已經等著了。
見麵之後,他主動伸出手來:“葉書記,好久不見啊。”
“楊總還是意氣風發!”葉明東笑著回了一句。
雙方落座,葉明東直截了當的問道:“楊總這次過來,是不是對於新能源汽車有想法?”
“我對於新能源汽車是有想法,不過並不打算插手,隻是想要跟凱旋合作,解決電池方麵的問題。”楊總直截了當的說道。
“楊總還是這麽謹慎啊。”葉明東笑著回答。
“心使得萬年船,攤子鋪得越大,越容易出事情。”楊總頗為感慨地說道。
這時候葉明東便開口提議:“正好凱旋的副總程誌剛,正帶隊在汽車廠那邊做考察,要不然把程總叫過來,你們兩個聊聊?”
“這自然再好不過。”楊總點頭答應下來。
半個小時以後,程誌剛趕了過來。
楊總一見麵就笑著說道:“凱旋的大帥來了。”
“楊總可不要取笑我了,我隻是鄭總手下的一員小兵,算不上大帥。”程誌剛客氣地回答道。
顯然兩個人認識,而且相對還是比較熟悉的。
打過招呼落座之後,葉明東便說道:“楊總這次過來,主要是想要看一看新能源汽車在電池方麵有什麽需要解決的問題。”
程誌剛一聽,當即便說了一堆術語,葉明東有些聽不明白。
楊總聽完之後,當即便說道:“你們對於電池的安全要求是不是有點太高了?在阻燃上下這麽大的成本,電池的價格可不會太低,而且電池的性能也會有所下降。”
“隻有高標準才能夠做出來讓人滿意的產品。”程誌剛則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隨後他轉過頭來看向了葉明東:“其實這兩天,我們也在考慮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利用新能源車的特性,提供更多的功能,比如說智能駕駛。”
葉明東對此非常感興趣:“你的意思是說,不需要人開車了?”
“目標就是做這個,不過一開始啊肯定是輔助係統,還是需要人為幹預的,如果做得好的話,新能源車的優勢將會盡顯無疑。”程誌剛一臉自信的說道。
可是楊總對此則是表達了反對的意見:“國外電車有在做這個,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還會引發事故,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在這上麵花費太大的精力。”
程誌剛則是直接反駁:“既然能夠做得到,就應該去嚐試,而且如果成功的話,新能源車就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