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A+A-


    第三十五章 數據奔流與邏輯深淵
    成功獵殺次級節點並竊取到L2層級網絡信息後,墨天衡並未急於尋找下一個目標。他如同一塊沉入深海的隕鐵,在星隕海一片由破碎星辰引力相互製衡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亂流陷坑”中潛伏下來。
    律道核心全力運轉,不再是編織陷阱或發動攻擊,而是全力解析與消化此次獵殺的收獲——尤其是那股源自“監察者”核心邏輯的運行韻律。
    這韻律冰冷、浩瀚、複雜到難以想象,如同宇宙背景輻射般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它並非具體的代碼或指令,而是“監察者”係統賴以存在和決策的底層邏輯基調,是它那絕對秩序理念的規則化體現。
    解析它,就如同在逆向工程一個龐大操作係統的內核。
    過程極其凶險。墨天衡的意識多次被那冰冷的韻律同化、牽引,險些迷失在無窮無盡的邏輯循環與秩序迷宮中。若非他律道核心已非吳下阿蒙,且融合了三元錨點的古老秩序特性作為“壓艙石”,恐怕早已意識渙散,成為又一個被係統邏輯吞噬的“有序殘渣”。
    但風險與回報並存。
    隨著解析的深入,他對於“監察者”係統的理解,開始從“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邁進。
    他“看”到了係統在處理“未知”時的決策樹:優先嚐試歸類→歸類失敗則啟動分析→分析受阻則評估威脅→威脅超閾則暴力清除。整個過程高效而冷酷,沒有任何情感或變通的餘地。
    他“聽”到了係統內部不同層級、不同模塊間進行數據交換時那嚴苛到極致的校驗協議,任何微小的偏差或延遲都會引發警報和隔離。
    他甚至隱約觸摸到了係統那基於“排除一切不可控變量”而設立的終極目標——維持VII號實驗場(當前世界)在當前“凍結”狀態下的絕對穩定,直至……某個未知的條件被觸發,或者永恒的盡頭。
    “真是……冰冷得令人窒息。”墨天衡從深層次的解析中暫時退出,律道核心微微閃爍著明悟的光芒。
    他明白了,單純的“獵殺”節點,如同割韭菜,意義有限。係統可以隨時生成新的節點補充。真正的突破口,在於利用其底層邏輯的固有缺陷。
    比如,其對於“資源消耗”與“威脅清除”優先級的內在矛盾。
    比如,其對於“已定義規則”的過度依賴,對“超越當前定義的未知”缺乏有效應對手段。
    比如,其核心邏輯中,似乎存在某些因上古架構與後期升級迭代而產生的、極其隱晦的曆史遺留指令或未完全封裝的接口,連“監察者”自身可能都未曾完全察覺或已遺忘(這得益於Z73傳承中關於係統早期架構的知識)。
    一個更加龐大、也更加冒險的計劃,在他腦中逐漸成型。
    他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的節點獵殺。他要嚐試……主動接入係統的某個非關鍵數據流,像一個真正的“數據幽靈”,在其中潛伏、觀察,甚至……進行微小的、難以察覺的規則汙染或邏輯誤導。
    這需要他對那核心運行韻律的把握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並能編織出足以騙過係統深層校驗協議的“完美偽裝”。
    他再次沉入對韻律的解析與模仿之中。這一次,他不再抗拒那冰冷的秩序感,反而主動引導律道核心去適應、去模擬,甚至嚐試在局部進行“同頻共振”。
    時間在深度潛修中流逝。
    不知過了多久,當墨天衡再次“睜”開眼時,他周身散發出的規則波動,已然帶上了一絲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近乎完美的秩序感。雖然本質仍是他的律道核心,但其外在表現,已能模擬出與係統數據流高度相似的特征。
    是時候了。
    他鎖定了一條從附近經過的、負責傳輸“低優先級環境監控數據”的係統數據流。這類數據流數量龐大,校驗相對寬鬆,是理想的潛入目標。
    他調整律道核心的振動頻率,使其與目標數據流完美同步,然後……如同水滴匯入江河,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那道無形的數據洪流之中。
    沒有激起絲毫漣漪。
    他成功了!他成為了係統數據流的一部分!
    此刻,他仿佛乘坐上了一列永不停歇的信息高鐵,沿著固定的路線,飛速穿越著星隕海的規則疆域。無數關於空間穩定性讀數、能量亂流強度、未分類規則擾動(其中一些甚至是他之前試驗留下的痕跡)的數據包,從他“身邊”呼嘯而過。
    他像一個安靜的乘客,不動聲色地觀察著“車廂”內的一切。他“看”到數據包被打上各種標簽,進行分類、匯總;他“聽”到係統內部各種模塊間簡潔而高效的信息交換。
    這種感覺無比奇妙。他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觀察著這個世界的“管理員”是如何工作的。
    他按捺住立刻進行幹擾的衝動,而是耐心地潛伏著,學習著係統的內部語言和行為模式。
    機會出現在數據流經過一個L2層級區域處理中心進行中轉時。這裏的數據校驗明顯加強,但也因為處理任務繁重,存在極其短暫的數據緩存和排隊現象。
    墨天衡抓住某個數據包因微小延遲而等待校驗的瞬間,動用高階規則編織術,極其隱晦地在其內部,嵌入了一段無害的、但結構異常複雜的“冗餘信息”。
    這段信息本身不包含任何惡意代碼,但其複雜的邏輯結構,會使得接收它的下遊處理模塊,需要耗費遠超正常水平的計算資源來進行解析和冗餘剔除。
    這是一個小小的“資源消耗炸彈”。
    做完這一切,他立刻脫離了那個數據包,繼續隨著數據流向前。
    他無法直接觀測到下遊模塊的情況,但他能推測,當那個數據包被處理時,必然會引起一些微不足道的、係統自身可能都不會在意的性能波動。
    他像一隻工蟻,在龐大的蟻穴中,悄無聲息地搬運著一顆顆看似無害、實則能逐漸拖慢整個係統效率的“沙粒”。
    在接下來的“旅程”中,他又如法炮製了幾次,在不同的數據流中,植入了不同類型的“邏輯小把戲”:
    · 有的會引發短暫的條件判斷循環。
    · 有的會模擬出極其微弱、似是而非的“古老權限信號”,引發底層協議的短暫校驗。
    · 有的甚至會嚐試在係統日誌中,寫入一些無關緊要但格式古怪的“注釋信息”。
    所有這些操作,都控製在極其微小的尺度,並且充分利用了係統邏輯中的灰色地帶和校驗延遲,如同微生物之於巨鯨,短時間內幾乎無法察覺。
    但他的目的,並非立刻造成破壞,而是測試,收集數據,並像寄生蟲一樣,緩慢地削弱宿主的健康。
    他乘坐著數據流,不知疲倦地穿梭著,經過一個又一個節點,掠過一片又一片監控區域。他甚至“看”到了係統對之前節點被獵殺事件的調查日誌,看到了自己被標記為“極高威脅度異常體[Zero]”的代號。
    不知“漂流”了多久,前方數據流的終點——一個龐大的、如同星雲般不斷旋轉的L3層級核心數據樞紐——已然在望。
    那裏是信息的海洋,是係統決策的重要依據來源,但也必然是防禦最為嚴密的地方。
    墨天衡知道,以他目前的偽裝,潛入L3樞紐無異於自殺。
    是時候離開了。
    他選擇在一個數據流進行跨區域跳轉、規則校驗出現短暫切換的節點,如同跳水運動員般,輕盈地脫離了數據流,重新隱沒於星隕海現實的規則亂流之中。
    律道核心的光芒恢複如常,但那絲模擬出的係統秩序感已然褪去。
    他回望那無形無質、卻承載著世界運行數據的信息洪流,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
    這一次的“數據幽靈”之旅,收獲遠超預期。他不僅更深地了解了係統內部的運作,成功播撒下了第一批“邏輯寄生蟲”,更重要的是,他確認了一條可以相對安全地窺探甚至影響係統的隱秘路徑。
    同時,在穿梭過程中,他憑借對係統規則和Z73傳承的理解,從海量的環境監控數據中,剝離並拚湊出了幾個極其可疑的、被係統高度加密標記的坐標區域。這些區域,連係統自身似乎都投去了過多的“關注”,或許隱藏著更深的秘密,比如……其他上古遺留物?甚至是……“元”權限坐標的線索?
    他的獵場,不再局限於星隕海的有形之地,更延伸到了那無形的、奔流不息的數據深淵之中。
    律道行者,化身為數據幽靈,於係統的血脈中植入細微的混亂之種。真正的顛覆,或許將始於這些微不足道的漣漪。而他的下一次潛入,必將更加深入,也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