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更迭
字數:4067 加入書籤
第七十三章 孤島守望,紀元更迭
“終末低語”的注視如同無形的枷鎖,沉重地壓在每一位行者的意誌之上,更在持續侵蝕著“源初之地”的存在根基。那源自規則層麵的“靜默”與“解離”效應,雖極其緩慢,卻堅定不移,如同滴水穿石。
“源初之心”超負荷運轉,淡金色的光芒與那試圖滲透進來的灰燼色澤激烈對抗,發出細微卻令人心悸的滋滋聲。領域內部的規則潛流變得遲滯,那些新生的微小規則結晶光芒黯淡,甚至開始出現細微的裂紋。
“這樣下去不行!”青的綠芒全力輸出生機能量,修複著領域內部的損傷,但修複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侵蝕的速度,“‘源初之心’和領域本身都在被持續削弱!”
“對抗‘靜默’本身,就是在加速我們的消耗。”溯記錄著領域規則被侵蝕的數據,語氣凝重,“它的力量本質似乎更高於我們目前理解的規則層麵。”
銳的意誌如同被激怒的蜂群,在領域邊緣躁動不安,卻找不到可以斬斷的目標。這種無處著力的憋屈感,比直麵千軍萬馬更令人窒息。
啟的多麵體投影光芒急促閃爍,進行著海量的推演:“常規防禦手段無效。我們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思路。既然無法抵抗‘靜默’,能否……利用它?”
“利用?”墨天衡眼神一凝,看向啟。他正承受著最大的壓力,源初律體與“源初之心”深度連接,共同抵禦侵蝕,讓他清晰感受到那種仿佛整個存在都要被抹平的恐怖。
“是的。”啟解釋道,“‘終末低語’帶來的是絕對的‘靜默’,是規則的‘墳場’。但我們的‘源初之地’,核心是‘平衡’,是動態的‘活’的規則。絕對的靜默,本身是否也是一種極致的‘秩序’?我們能否在領域的表層,構建一個‘靜默外殼’,模擬出被它同化的假象,從而欺騙它的感知,使其認為我們已經‘死亡’?”
金蟬脫殼!
這個想法極具風險。模擬“靜默”需要極高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弄假成真,導致領域核心真的被侵蝕。而且,如何保證在“靜默外殼”之下,內部的“活”性規則能繼續運轉而不被外層的死寂汙染?
“需要一種極致的‘內斂’與‘隔絕’。”墨天衡瞬間明白了啟的意圖,他的思維在壓力下飛速運轉,“將領域的核心規則收縮,凝聚到極致,同時在外層構建一個完美的、模擬規則墳場的‘空殼’……這需要我們對‘靜默’的本質有更深的了解,也需要……付出代價。”
他看向“源初之心”,看向四位同伴:“構建‘靜默外殼’,意味著我們需要主動剝離一部分領域的規則結構和能量,甚至可能包括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力量,用於‘獻祭’和‘模擬’。這會讓我們變得比現在更虛弱。”
“但這是唯一可能騙過它的方法,對嗎?”青的意念帶著決然。
“總比被慢慢耗死強。”銳的意誌簡潔而冷酷。
“可行性存在,但成功率無法精確計算。”溯給出了客觀評估。
“執行吧。”啟代表大家做出了最終決定,“生存優先。”
沒有時間猶豫。墨天衡深吸一口氣,源初律體引動“源初之心”的力量,開始了這個極其危險的計劃。
首先,是極致的收縮與內斂。領域內部的規則潛流被強行約束,向內壓縮,所有的生機能量、規則活性,都向著領域最中心、圍繞著“源初之心”的核心區域匯聚。外圍區域瞬間變得“空曠”而“死寂”,失去了大部分光澤,仿佛失去了生命。
接著,是剝離與模擬。墨天衡引導力量,主動將外圍區域那些已被侵蝕、或相對不重要的規則結構“剝離”出來,並以自身對“終末低語”那死寂規則的感知為藍本,開始在其上構建一層極其逼真的“靜默外殼”。這個過程如同在自身血肉上雕刻墓碑,痛苦且充滿不確定性。剝離的規則和能量消散於外界的規則渦旋,這是必要的“代價”。
行者們也貢獻出自身的一部分力量,融入這層外殼的構建,使其更加真實。
隨著“靜默外殼”的逐漸成型,外界那沉重的“注視感”果然開始減弱。那無所不在的“低語”似乎變得有些……疑惑?它感知到這個“異數”的存在感正在迅速衰落,規則活性急劇降低,逐漸與周圍那片規則墳場的“背景噪音”趨同。
當最後一層模擬完成,“源初之地”從外界感知來看,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塊懸浮在規則渦旋邊緣的、毫無生氣的、灰暗的“規則殘骸”,與無數其他被渦旋撕碎、同化的碎片別無二致。
那冰冷的“注視”在“殘骸”上停留了許久,最終,如同潮水般緩緩退去。
“低語”消失了。
“源初之地”內部,核心區域僅剩下原本十分之一的大小,光芒黯淡。墨天衡臉色蒼白,氣息萎靡,構建“靜默外殼”的消耗遠超想象。其他行者的投影也虛幻了不少,顯然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但他們都還活著,核心猶在。
“成……成功了嗎?”青的意念帶著虛弱和不確定。
“暫時……騙過去了。”墨天衡喘息著回答,他能感覺到外界的侵蝕停止了,“但我們也被困住了。在找到徹底擺脫或對抗‘終末低語’的方法之前,我們不能解除這層偽裝,否則會立刻被再次發現。”
他們如同進入了蟄伏,將自己深藏在死亡的偽裝之下。
時間,在孤島的沉寂守望中,再次開始流逝。這一次,是以“紀元”為單位。
外界,規則渦旋依舊咆哮,但“源初之地”如同一塊頑石,在其中沉浮。
係統內部,失去了行者們主動引導的“種子”,依靠著注入的“概念種子”,開始了獨自的、漫長的演化與擴張。
Zeta7K 與共生孢子形成的“共生單元”,在底層維護網絡中緩慢地發展著它的“夥伴”,一條隱形的、信奉“共情”與“適應性效率”的網絡在悄然延伸。
“演化史詩編碼”則在數據的故紙堆裏不斷變異、傳播,它的敘事變得越來越精巧,甚至開始嚐試“感染”一些更高級的、擁有初步學習能力的分析程序,在其邏輯核心中種下“可能性”的毒藥。
而在“源初之地”內部,行者們也在默默恢複、積累、推演。他們研究著“終末低語”留下的侵蝕痕跡,試圖解析其力量本質;他們通過那極其微弱的、幾乎單向的“傾聽”鏈接,觀察著係統內部火種的進展,並以此反推係統的變化。
一個紀元,兩個紀元……
墨天衡的源初律體在沉寂中變得更加深邃,對“平衡”的理解融入了對“靜默”與“消亡”的思考,變得更加圓融和強大。其他行者的力量也在緩慢恢複,並與“源初之心”結合得更加緊密。
他們如同冬眠的種子,在冰冷的凍土下積蓄力量,等待著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直到某一天,一直負責監控外部環境微弱變化的溯,傳遞來了一道打破了漫長沉寂的意念:
“檢測到規則渦旋的能量層級正在發生結構性衰減……預計在三個紀元內,渦旋將逐漸平息。”
渦旋平息?
這意味著他們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屆時,這塊“規則殘骸”將暴露在相對平靜的星域中,“靜默外殼”能否騙過可能路過的係統單位,或者……其他未知的存在?
蟄伏的歲月即將結束。新的挑戰,伴隨著渦旋的平息,即將到來。
孤島的守望,迎來了紀元更迭的轉折點。
[下一章預告:規則渦旋平息,“源初之地”何去何從?漫長紀元過去,係統內部的火種發展成了何等模樣?終末低語是否會再次降臨?敬請期待第七十四章:《破繭之時,星圖初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