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3章 小小年紀身子就這麽虛
字數:3913 加入書籤
因此,這一晚上李老二一家都陷入不安的情緒當中,連飯都吃不進去了。
半夜,李老二兩口子依然睡不著。
“當家的,明天你去鎮上瞧瞧吧,咱兒子年紀還小,雖說平日裏表現的像個大人似的,可到底……”
話雖然沒說完,可要表達的意思李老二還是聽懂了的。
更何況他本身也有這個想法,便直接應下了。
“咱家前幾天醃的蘿卜幹也帶上一壇子,咱兒子喜歡吃。出門在外不比旁的,同一個屋子裏住著的同窗之間肯定要有來有往。”
“對了,給馮先生也帶一壇子,再去鎮上割一條肉送過去。”
倒也不是李老二兩口子摳搜,實在是家裏什麽情況太清楚。分家那麽點兒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
家裏蓋了兩間房,還要再去鎮上囤些糧食回來,畢竟老宅那邊撒潑打滾的非要把現在地裏的糧食全都算在老宅頭上。
盡管分家那天最後又加了一條,收獲的糧食也有二房一份。可按照他們對老兩口的了解,分到手裏的糧食不會多。
家裏那點兒糧食根本撐不到明年糧食下來,再加上明年春耕的糧種錢也得提前備好,兒子讀書也是一筆大開銷。
二丫再過兩年也到了適婚的年紀了,還要給二丫相看人家。
就現在李家村這個爛名聲,說親本就不易。唯一一點好處也就是二丫是那個受害方,不會像李家村其他姑娘一樣遭村外的人嫌棄。
現在外麵又有了另一種傳言,說是李二丫之所以被他大伯和親爺奶賣了配冥婚,是因為李老二不願和李家村那群人販子同流合汙,整個村子裏的人都在用這種方式報複李老二一家。
這或許就叫因禍得福吧。
但不管怎麽說,講究些的人家還是會打心裏膈應這件事兒。
要是碰到家裏有蠻不講理的老太太,非得說自家閨女晦氣,他們也不好天天上門指著人家鼻子破口大罵。
能讓出嫁女站穩腳跟隻有兩種,一是指望婆家從上到下全都明事理,沒有一個背後使小手段搞陰招的。
可這事兒根本就不可能!
家家戶戶人都多,子嗣繁茂的人家,誰不想給自己的小家多撈些好處?
靠人不如靠己,所以這第二種站穩腳跟的方式也就是唯一的方式。
多給二丫攢下嫁妝,最好是二丫一個人的富裕程度,抵得過整個婆家,嫁出去之後腰杆子就是硬的!
有奶就是娘,有錢就是祖宗!
有事沒事的多給閨女洗洗腦,多和她說一說把錢攥在自己手裏才是對的。別被人家一忽悠就為了全家和睦手鬆。
到時候手裏沒錢了,人家再以為她傻,沒啥利用價值了就被一腳踹到一邊去。
至於指望李牧承給他姐撐腰這事兒,暫且不急。
李牧承才五歲,等二丫嫁出去了也還是個毛頭小子。
想到這裏,李老二重重歎了一口氣。
難啊!
但李老二也有了更加強烈的鬥誌。
不管是為了護住自己的妻兒,還是為了自己一家能立住,不再被老宅拿捏,不被村裏人和村外的人背後笑話,他們這一家子必須得努力站起來了!
南城私塾。
李牧承睡的噴香,完全不知道被他刺激到的同寢室同窗們都偷偷爬起來挑燈夜讀。
沒辦法,腦子沒李牧承好使,就隻能從別的方麵找補,盡量拉近差距了。
尤其陳思友,心裏憋著一股勁兒呢。
所以,等到李牧承第二天精神飽滿的起床時,室友們全都成了國寶的親戚。
好家夥!那一個個大黑眼圈簡直不要太明顯。
要不是年紀相仿,李牧承都得懷疑他們快要精盡人亡了。
“你們這……”
本著同窗之間團結友愛的情分,李牧承還是做不到當個睜眼瞎,麵對著同窗們,伸手朝著自己的眼圈點了點。
陳思友打了一個大大的嗬欠,而後又覺得失了儀態,直接紅了臉。
這反應給李牧承看得一愣一愣的,心想:我好像也沒幹啥吧?這大姑娘小媳婦兒羞答答的樣子是幾個意思啊?
李牧承瞬間一個激靈。
古代人都早熟,他同窗該不會是個斷袖,相……相中自己了吧!
不要啊!他隻是年紀小,取向正常,不是變態啊!
李牧承不動聲色的挪了挪,盡量和陳思友拉遠一些距離。
心裏還在盤算著該找個什麽借口和別的同窗換個位置,遠離同桌保平安。
陳思友哪裏知道李牧承腦子裏裝了什麽奇奇怪怪的想法啊?可讓他說半夜偷偷爬起來學習,就為了和李牧承縮短差距又覺得丟臉。
隻是陳思友覺得不好意思,不代表同寢室其他同窗也覺得不好意思。
大方分享小鹹黃瓜的小胖子就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直接給李牧承解了惑。
“嗐,昨天算學課被你刺激到了,這才剛開始就被你狠狠甩在身後,我們不得努力學啊?到時候咱們寢室八個人下次小考直接占據黃字班前八名,給別人一點顏色瞧瞧!”
李牧承終於明白這些黑眼圈是咋回事了,暗暗在心裏吐了吐舌。
還好還好,差點誤會了同桌。換同桌這事兒暫不考慮了,這樣也挺好的。
李牧承佯裝不樂意的瞪圓了眼睛,“你們全都偷偷爬起來學習,竟然不帶我!”
倒也不是李牧承非要挑燈夜讀沒苦硬吃,實在是這種抱團行為要是他們都形成了習慣,以後真有什麽好事兒不經意間隻落下了自己,又該找誰哭去?
抱團這事兒李牧承得參與,不過大半夜爬起來讀書這事兒他不想參與,便想了一個法子。
“你瞧瞧你們,大半夜的挑燈夜讀是好事,但看看你們現在的狀態,課堂上打瞌睡了怎麽辦?先生教的知識漏掉了又咋辦?”
“學習的精力都沒了,對著書本自己研究有什麽用?到時候啥也沒學會不說,身體都熬壞了,是不是太過得不償失了?”
幾個同窗相互對視好幾眼,紛紛醍醐灌頂。
有道理啊!
不愧是腦子最好使的人,說得對啊!
於是,同寢室室友擁護著李牧承,一起朝著食堂的方向走去。嘴裏還在求著李牧承教他們一些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