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陛下派人,應付的辦法

字數:4760   加入書籤

A+A-


    朱高煦臉上的血色,仿佛被冬日凜冽的寒風盡數抽幹,變得一片慘白。
    他並非愚笨之人,隻是被一連串的勝利,和父親前所未有的讚譽衝昏了理智。
    此刻被朱岩一語點醒,那冰冷的現實,宛如一桶冰水,自他的天靈蓋傾灌而下。
    令他渾身上下,乃至骨頭縫裏,都透著徹骨的寒意。
    的確如此,父王是何等人物?
    那是從死人堆中艱難爬出,憑借陰謀、鐵血以及無雙的勇武,才從一個藩王成就今日地位的絕世梟雄!
    他的疑心比海還要深沉!
    一個原本魯莽的兒子,在短短數月間,突然搖身一變,成為算無遺策的戰略家,成為心懷天下的仁義之君?
    這樣的鬼話,莫說父王,就連他自己都難以相信!
    父王會作何想法?他會認為自己的兒子,被妖人蠱惑了嗎?
    還是會覺得,有某個自己無法掌控的恐怖勢力,在背後操控著自己的兒子,圖謀著整個大燕的江山社稷?
    無論哪種情況,對於他朱高煦而言,都無異於滅頂之災!
    他之前所立下的一切功勞,都將轉變為一樁樁罪證。
    那封曾讓他欣喜若狂的誇讚信,也會變成一道催命符!
    “朱兄弟,我該如何是好?”朱高煦的聲音已然帶上了哭腔。
    他那魁梧的身軀微微顫抖,再也不見半分親王的威嚴,宛如一個即將被老師責罰的孩子,惶恐而無措。
    他死死地抓住朱岩的胳膊,那雙曾經在戰場上殺氣騰騰的眸子,此刻滿是哀求與依賴。
    “你一定要救我,你是我唯一的指望了!”
    看著他這副模樣,朱岩內心毫無波瀾。
    這一切,在他寫下那份東昌方略之時,便已預料到了。
    想要獲得朱棣的信任,就必須先讓他產生懷疑。
    想要讓他徹底相信一個謊言,就必須先讓他自己去“查明”真相。
    這是一個局。
    一個專門為朱棣設下的,讓他不得不信的局。
    “王爺不必驚慌。”
    朱岩的聲音平靜而沉穩,宛如一塊堅不可摧的磐石,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刻,給予了朱高煦無窮的力量。
    他輕輕拍了拍朱高煦緊抓著自己的手,示意他冷靜下來。
    “此事,我早有應對之策。”
    朱高煦猛地抬起頭,眼中迸發出希望的光芒:“你有辦法?”
    “自然。”
    朱岩的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弧度。
    “父王要查,這是必然的,我們無法堵住他的悠悠之口,也阻攔不了他的錦衣衛。”
    “既然堵不如疏,那我們索性就讓他去查。”
    “不但要讓他查,我們還要主動為他準備好一個,讓他深信不疑,並且再也無法懷疑的答案。”
    朱高煦愣住了,完全跟不上朱岩的思路:“準備答案?如何準備?”
    朱岩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灰蒙蒙的天空,聲音變得悠遠而神秘。
    “王爺,您不妨想一想,一個人為何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除了經曆生死,大徹大悟之外,還有一種可能。”
    朱高煦的眼睛亮了起來,他試探著說道:“遇到了高人指點?”
    “正是!”
    朱岩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就是一位高人,一位不問世事,遊戲人間,卻又身懷經天緯地之才的世外高人!”
    “您之所以能有如此變化,正是因為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這位高人,得到了他的青睞與指點!”
    朱高煦聽得熱血沸騰,仿佛這一切真的發生過一般。
    “對,就是這樣,我遇到了神仙師父!”
    但他很快又耷拉下臉來:“可是我們到哪裏去找這樣一位高人?父王派來的人精明無比,隨便找個人,恐怕一眼就會被看穿。”
    朱岩淡然一笑:“這個王爺無需擔憂,高人,我已經為您挑選好了。”
    “至於如何讓父王的使者相信,我自有安排。”
    他湊到朱高煦耳邊,將整個計劃,一字一句地,清晰無比地說了出來。
    朱高煦的眼睛,越聽越亮,臉上的恐懼與慌亂,逐漸被一種極致的興奮與崇拜所取代。
    聽完之後,他看著朱岩,宛如在看一個真正的神仙。
    這計策,環環相扣,天衣無縫!
    他甚至覺得,自己或許真的遇到了一個遊戲人間的神仙。
    而這個神仙,此刻就站在他的麵前。
    ……
    不出朱岩所料。
    東昌大捷的消息傳遍天下十天後,一騎快馬,便從濟南大營疾馳而來,進入了北平城。
    來者並非普通的信使。
    而是燕王朱棣身邊,最信任的心腹太監鄭和。
    沒錯,就是那個未來七下西洋,名垂青史的三寶太監鄭和。
    此刻的他尚且年輕,但身材高大,麵容沉靜,一雙眼睛深邃如海,看不出任何情緒。
    他奉燕王之命,前來為高陽王賀捷。
    但真正的目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王府之內,朱高煦早已按照朱岩的安排,擺開了陣勢。
    他熱情地接待了鄭和,對於東昌大捷,他隻字不提自己的功勞,反而滿臉感慨與敬畏。
    “鄭公公有所不知,高煦能有今日,並非我天資聰穎,實乃是遇到了一場天大的機緣。”
    鄭和眼簾低垂,恭敬道:“哦?奴婢願聞其詳。”
    朱高煦歎了口氣,臉上露出向往之色:“數月前,我在城外散心,偶遇一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道長。”
    “他見我第一麵,便說我骨骼清奇,有九五之相。”
    說到這裏,他連忙打住,仿佛說漏了嘴,有些惶恐地看了鄭和一眼。
    鄭和的眼皮微微一跳,臉上卻不動聲色。
    朱高煦繼續道:“我本不信這些,但那位道長卻將我的過往,我的心事,說了個分毫不差。”
    “我驚為天人,當即拜倒,懇請他收我為徒。”
    “那位兵馬塚的仁義之策,和東昌決勝的方略,其實都出自於我師父他老人家的指點。”
    鄭和終於抬起頭,目光如炬,直視著朱高煦:“殿下,王爺對您這位師父,十分好奇。”
    “特命奴婢前來,無論如何,也要見上一麵,代王爺聊表謝意。”
    來了!
    朱高煦心中一穩,臉上卻露出為難之色。
    “鄭公公,這恐怕行不通,我師父他老人家乃是方外之人,最不喜見俗世權貴。”
    “他曾言,與我乃是宿命之緣,指點我一番,緣法盡了,便會離去,我求了許久,他才答應在北平多留幾日。”
    “他有令在先,絕不見我之外的任何人。”
    鄭和眉頭微蹙:“殿下,王爺的命令,奴婢不敢違抗,若見不到這位高人,奴婢無法複命。”
    朱高煦沉吟片刻,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這樣吧,我再去求求師父。”
    “他見你肯定是不肯的,但讓你在遠處看一眼,或許還有可能,成與不成,我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