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提報1個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A+A-


    陳東河目光總算分給蘇景澄,語氣不善,“弱磁電流磁液與機組額定量反正對比。”
    蘇景澄果斷打開知網搜索,很快找到對應的論文,在目錄中看了一眼,確定核心數據,翻到對應頁數,看著提煉出來的公式以及測試數據,“還可以優化。”
    “陳教授,你研究的應該是這個方向。”
    蘇景澄在手機的文件夾翻了一下,點開一份資料遞給他,“弱磁電流,磁通量減小,電機轉速與磁通量成反比, 通磁量越低,機組轉速越快,相應電量提供更高動力。”
    陳東河半信半疑接過,低頭一看,這數據有些類似,再翻一翻,“不可能!”他眼睛直勾勾盯著資料,手指快速的滑動。
    這份資料的數據比他更全麵,甚至說是研發到更後麵的地步,方向雖說些微的調整,等他再次抬頭,已經是十幾分鍾後,表情有些恍惚:“你……研究過這個方向?”
    “我有12項電池專利,有些專利的論文我沒有公布。”
    要知道騰盛汽車的核心就是電池,騰飛為何比其他市麵上的電車續航更久耐熱耐低溫,全都要歸功電池研發,當然除了電池,電動機組也是很重要的部件。而這些機密知識絕對是保密。
    “……”陳東河沉默了一下,隨後深呼一口氣,認真的開口:“小娃……蘇教授,這份資料可以發給我一份做一下參考嗎。我保證不抄數據。”
    “可以。”
    隨著手機嘟了一聲,陳東河如願以償,他看著資料清晰的數據,又看了看,跟他兒子差不多大的蘇景澄,苦笑一聲。
    現在年輕人都這麽厲害了。
    “譚院長,名額我不爭了。該給他的就給他,我去測試了。”隨著中年人大步跨出,蘇景澄
    的資料研究方向大體確實和他類似,不過後麵有些分叉不同,這份資料給了他很大的靈感。
    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去論證這份資料的數據。
    此時,依舊待在房間內的兩個人對視,譚學鬆失笑,“陳東河是軸人,不過學術方麵態度還是認真的。”要不然憑他的人情世故,去年的推薦名額都輪不上他。
    “嗯。”
    ……
    三天後。
    全國各個學校、科學院、工程院,以及部分企業同時提交候選名單。
    燕大提報候選人11位。
    騰盛提報候選人1位。
    而隨著全國候選人名單提交完畢,嚴苛的評選製度開始。
    院士增選需經過多輪評審,推薦、資格審查、初選、複審和終選等環節。
    不是說提報的名單候選人,就是有效的還要經過院士和學術團隊對其的學術成果進行考察,確定達標才為有效候選人。
    隨著第1輪資質審核。
    寬敞的會議室內,36位學術團隊對689位提交的候選名單,開始審查。
    盡管每人都知道資質審核很嚴格,但每一屆都有心懷僥幸的人。
    “曹敬懷推薦人專業不符,電氣專業推薦材料方向?這差的也太遠了!刷掉!”
    “這學術結果站不住腳,淘汰。”
    “有人舉報何盼巧學術不端。”
    “有證據嗎?”
    “有。”
    “派人查一下,真有問題就取消掉。”
    “好!”
    隨著689位候選人,淘汰了97個,剩下592。
    按照往年的比例,10%,這屆可能會增選59位院士。
    但想要的幾百個人科研成果出眾的人才中,篩選出最優秀的一批人,對學術團隊也是個考驗。
    接下來初選,包括實際論文發布量和含金水準,以及在相關領域做出的成就,推薦院士評價,周邊通訊評價。
    接下來的一周,全國各院士陸陸續續收到訪問電話。
    “你對翟偉奇這個人怎麽評價?”
    “董雪平時怎麽樣的?做項目積極嗎?帶學生學生什麽感官。”
    “蘇景澄年紀輕輕,你為什麽會推薦他?”
    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人還接到好幾個電話。
    譚學鬆回答:“蘇景澄年紀雖小,但他在學術方麵成就超過了很多人,為人刻苦,他在電池方向研究很多,也實際參與過,他在騰盛當研究員,和目前國內很火的青春手機騰飛汽車的電池,很多都是運用了他的研發,市場反饋很好,帶動了行業的進步。”
    訪問人員微微點頭,在蘇景澄的評價表,飛快記錄下幾條特征。
    【研究落實】【年輕刻苦】【電池方向】
    隨著不同訪問人員將評價表匯聚在一起,第1輪初選。
    蘇景澄過。
    總共592再次淘汰222人,剩餘370人。
    進入會議審評階段。
    接下來一個月,全國各地相關專業專家教授,以及全國院士皆得到通知,參加本屆的院士會議審評。
    ……
    10月15號。
    大會堂周圍,足足有四隊軍隊巡邏,現場看守嚴密,穿著齊備的軍人立定拿著槍站的筆直,
    接下來要趕到的現場是華國舉足輕重的人物,華國科學的基石。
    1813位院士。
    除了個別原因,不能趕到現場,幾乎全員出動。
    大會堂的門口陸陸續續有坐車趕來的院士,他們大多衣著樸素,很多人頭發都是亂糟糟的,唯有目光清明。有人穿著布鞋大步的往裏麵走,還有幾個走著走著開始敘舊,有人一邊埋頭走路,一邊手拿著筆在巴掌大小的本子上記錄。
    而相比他們,其他各行業專家教授穿的則是比較講究,麵帶著紅潤,一個個步伐走得相當挺直。
    等進了大會堂,並沒有座位要求,隨意坐下後。
    “哢嚓。”
    原先未開的燈光盡數亮起!
    負責這屆評選的負責人:“送報候選人名單689人,資質審查後餘592人,初次篩選餘370人。特,邀請各位,進行庭審!”
    “資料名冊如下,各位請查看。”
    隨著早就放在桌上的資料,院士們輕駕熟路地翻看,負責人則是繼續開口:“本次專業涉及,生命科學、地學、信息技術、技術科學、高分子工學、化學工程……”整整三十幾個方向,一口氣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