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區分
字數:5260 加入書籤
“人才……真正懂技術的人才……在哪?”這個念頭壓在他的心頭。
就在這時
機械之音再起
【叮,係統檢測到:宿主核心訴求——技術人才。】
【‘基石’係統初始目標:引導、輔助宿主奠定建設者根基。】
【當前係統判定:宿主已確立發展路徑,意誌堅定,根基初成。係統引導使命達成。】
【解除綁定協議已就緒。】
【解綁補償饋贈:21世紀人才召喚卡X1】
【是否接受解綁協議並領取最終饋贈?】
“!!!” 陳朝陽猛地睜眼,身體繃緊,心髒狂跳!
不是任務,不是懲罰,而是……解綁?饋贈?人才召喚卡?
這突如其來的“人性化”告別,比任何冰冷指令都更讓他心驚…
但他更清晰地捕捉到了那饋贈的核心——“頂級人才”、“21世紀”!
巨大的誘惑與強烈的警惕感在他腦中激烈交鋒。
係統提供的知識確實寶貴,但長期依賴一個無法理解的存在,絕非他陳朝陽的風格!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刻在骨子裏的信條!
“成功率受製約”、“結果不可預知”……這饋贈充滿不確定性,甚至可能是一場空。
但比起係統潛在、不可控的影響,這個風險……可以承受。
自然一個來自未來的頂級技術人才!
這可能是解決昌平、乃至未來國家工業建設瓶頸的關鍵鑰匙!
這誘惑力,足以壓過任何疑慮!
電光火石間,陳朝陽眼中閃過軍人特有的決絕。
“TND幹了,解綁!”
意念如刀:接受!解綁!領取!
就在他做出決定的刹那——
一股剝離感瞬間席卷全身,
沒有痛苦,卻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空虛和輕微的眩暈。
緊接著,一股溫和但強大的暖流自心髒湧出,迅速充盈了那份空虛,撫平了眩暈,甚至讓他感覺精神為之一振,連日工作的疲憊都消散了大半。
這暖流,像是係統留下的最後一絲“補償”。
係統空間似乎還在………
但此刻會議仍在繼續,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會議桌,最終定格在雷虎和楊二喜身上。
雷虎,這位曾經的前支委員會主任,如今的民政科科長,身形魁梧,皮膚黝黑,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鐫刻著歲月的磨礪和鬥爭的艱辛。
楊二喜,農會主任,身上的粗布襖子打著補丁,卻洗得幹淨整潔,眼神中透著質樸與堅韌。他們二人,正是土改工作的中堅力量。
陳朝陽抽出那份已經被反複翻閱得邊角卷起的土改進展簡報。
“雷虎同誌,二喜同誌,土改工作目前推進得如何?”他的聲音低沉有力,蘊含不容置疑的威嚴,卻又暗含著對工作進展的關切。
雷虎“唰”地站起,脊背挺直,開口匯報:“報告書記,截至今日,已完成昌平周邊包括張莊、李家莊等12個自然村的土地清丈。”
說著,他的指節按在隨身記錄表格的第三欄,“共沒收地主土地4178畝,其中‘黑地’占了四成三。
但馬家堡的趙守仁把200畝地分散掛名到27戶佃農頭上,農會去核實時,有老鄉卻跪著說地契是趙家拿槍逼著按的手印。”
說到此處,雷虎的語氣中難掩憤怒與無奈。
會議室裏一片寂靜,眾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空氣仿佛凝固,壓抑
楊二喜從粗布褂子的內兜裏掏出一個用麻繩捆得結結實實的賬本,賬本的紙張已經泛黃,邊緣磨損嚴重,可見其承載了多少沉重的秘密。
“按您指示,咱們把‘先分浮財再分田’改成‘地隨糧走’,可王家溝的地主王世昌把糧食藏進假墳包,還放話‘誰領救濟糧,秋後抽他三成租’。
昨兒除夕李家莊的王老栓領了地契又偷偷退還,他婆娘說怕‘變天’......”
聽到此處,陳朝陽的眼神瞬間變得如銳利,手中鋼筆尖在“趙守仁”的名字上重重一點,墨水頓時暈染開來。
“馬家堡的農民自衛隊組建了嗎?”他的聲音冰冷如霜,帶著令人膽寒的怒意。
“十六個青壯,七杆土槍。”雷虎迅速翻到花名冊頁,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但趙家護院有晉造衝鋒槍,前幾天剛打傷我們兩個工作隊員。”
“真是反了天了,這幫該死的惡霸地主!”坐在陳朝陽身旁的徐衛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拳頭緊握,
“就應該突突了這幫狗日的,”他的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就要將那些惡霸地主燒為灰燼。
“衛華同誌,你負責全縣警察工作,防務衛戍工作,這種問題,該你負責,不過今天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陳朝陽看向徐衛華,眼神中既有責備又有信任,“你會後立刻調派武裝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鄉親們明白我們土改的決心,不會‘變天’。”
“是,首長!”徐衛華立刻起身,挺直腰板,大聲回答。
陳朝陽又轉向雷虎和楊二喜,目光變得柔和了一些,但依然透著堅定:“你們繼續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顧慮,做好思想工作。
對於那些頑固的地主,絕不能手軟。”
接著,他緩緩站起身來,目光掃過會議室裏的每一個人:“我們要認識到土改工作的艱巨性,但這是關乎廣大農民利益的大事,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去。
昌平的發展離不開工業,也離不開農業,土改是農業發展的基礎。”
就在這時,楊二喜突然開口:“書記,能不能讓婦聯同誌編個快板?上回在劉各莊唱‘誰養活誰’,當場就有老漢把白契扔火堆裏了,效果很好啊。”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鄉親們被喚醒的熱情。
陳朝陽的眼神一亮,轉眼看向縣宣傳部部長張靜安。
張靜安,原師範特別支部部長,戴著一副圓框眼鏡,身上透著一股儒雅的書卷氣。
“靜安同誌,昨天我看報紙上,你們新登了《白毛女》的話劇演出?”陳朝陽問道。
“是的書記,咱們昌平師範的學生革命熱情很高,特意排演了《白毛女》話劇,致力於提高鄉親們對於打擊惡霸地主的決心。”張靜安推了推眼鏡,認真回答。
“這很好啊,靜安同誌,你們宣傳部可以在昌平文藝界中,如戲劇工作者、雜技工作者這類民間藝人,多多吸納進你們的工作體係裏,多排練《白毛女》這樣的戲劇,再結合咱們土改工作,到各個村子去宣傳宣傳。”
“書記放心,我們一定把宣傳工作做到位。”張靜安堅定地回答。
“好,咱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讓老百姓真正理解土改的意義,讓他們知道,土地是他們自己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是,首長/書記”眾人齊聲應和!
“還有兩點,我需要著重強調。”
話音未落,此起彼伏的翻紙聲驟然響起,三十餘雙握著筆的手齊刷刷懸在筆記本上方,沙沙的書寫聲瞬間填滿了沉默的縫隙。
“先來說地主成分劃定的標準。”陳朝陽抽出最上方的文件,指腹劃過泛黃的紙張,
“第一,關於革命軍人和烈士家屬是咱們政權的基石,他們出租的小量土地是為維持後方生計;
工人、職員在工廠揮灑汗水,小販沿街叫賣養家糊口,這些人出租土地不過是微薄的補充。”
他抬起頭環視眾人,目光掃過幾位眉頭緊蹙的年輕幹部,
“對這類群體,要按實際職業定性,即便劃為小土地出租者,也絕不能與地主混為一談。”
“第二,一定要區分普通地主和地主分子不可混為一談,普通地主裏,有人主動減租減息,有人悄悄給遊擊隊送過情報。
對這些願意擁抱新秩序的人,我們要端起團結的酒碗——帶他們參加訴苦會,采取團結、教育、改造的政策,爭取他們站到人民一邊或保持中立,以減少革命的阻力。
而對於那些堅決與人民為敵、殘酷剝削壓迫農民,他們用佃戶的骨頭榨油,拿窮人的血淚抵債,勾結土匪破壞土改 、破壞革命事業的反動地主分子,對待這種死硬分子,則堅決進行鬥爭,以推翻封建剝削製度,必須用人民的鐵拳砸爛他們的反動根基!”
話音落下的刹那,掌聲如驚雷炸響。
年輕幹部們漲紅著臉拚命鼓掌,幾個老農出身的代表甚至激動得眼眶泛紅。
大年初一的會議,從晨曦微露一直開到了日頭高懸。
這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全麵梳理和總結,更是對未來工作方向的精心規劃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