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章 技術職業學校

字數:4437   加入書籤

A+A-


    次日,吉普車碾過煤渣路,停在幾排由日軍舊倉庫改造成的灰磚房前。
    斑駁牆麵上,赫然寫著“昌平縣工農技術學校”。
    今天羅重文要參觀考察的是昌平的教育工作,其中一項便是技工教育!
    這裏沒有氣派的校門,隻有一塊白底紅字的木牌,還未進門,就聽見裏麵傳出的不是朗朗讀書聲,而是金屬的鏗鏘、砂輪的嘶鳴,以及老師們洪亮的講解聲。
    羅重文饒有興趣地大步走入。
    百平米空間被油汙與鐵腥浸透。
    四台老式車床、兩排鉗工台、一座焦黑的化鐵爐分割戰場。
    二十餘名學員,裹著補丁工裝的半大娃娃、指節粗糲的老師傅,分布在各個“陣地”。
    東側角落,鄭春秋團隊的工程師王振邦,正用粉筆在掛滿劃痕的黑板上疾書齒輪參數。
    他腳邊,一台拆解的美製道奇卡車變速箱內髒裸露。
    “看這斜齒!”他突然抄起一根斷齒軸,“為什麽設計15度傾角?為了齧合平穩!公差超……”
    &nm”的紅圈,“它就叫喚!明天全得返工!”
    西側鉗工台,十六歲的周柱正咬牙銼削一塊鑄鐵墊板。
    汗珠砸在燒紅的金屬上“滋”地騰起白煙。
    老師傅趙鐵錘,原保定兵工廠高級鉗工,叼著旱煙,突然用銅錘敲了下周柱手腕:“抖什麽?力吃在肘!這墊板要裝在75山炮底座上,不平整?震塌你天靈蓋!”
    最吸引羅重文目光的,是教室正前方牆上貼著的一張碩大的圖表。
    頂端是醒目的標題:“昌平技術工人技能等級評定與晉升路徑(試行)”。圖表核心位置,是一個用紅筆框出的公式:
    理論學時 × 實踐工時 = 技能等級積分
    下方清晰地列出:
    積分 0100:學徒工,日補小米半斤 (掌握基本安全規範、工具識別、簡單操作拖拉機螺栓複檢 )
    積分 101300:初級工月薪120斤小米+藍工裝 (可獨立完成指定工序,如車外圓、鑽孔 、山炮輪轂車削 )
    積分 301600: 中級工,月薪180斤+呢料工裝 (掌握複雜零件加工、簡單設備調試和煤氣機缸體鑄造 )
    積分 601+:高級工/技師,月薪240斤+帶徒津貼 (具備工藝改進、故障診斷、帶徒能力,可做炮閂精密裝配)
    備注:關鍵工種(如鍋爐、精密測量)需通過專項安全與理論考核。
    中級工,高級工需通過《機械製圖》《金屬工藝》理論考試!
    每個等級區間,還標注著對應的崗位津貼增幅,以小米折算和可承擔的生產任務級別(從“昌平1型拖拉機次要部件”到“南口山炮核心部件輔助加工”)。
    這不僅僅是一張等級表,更是一份技能變現、價值兌現的路線圖!
    “首長,請看這裏。”陳朝陽引導羅重文走向教室後方一個不起眼的公示欄。
    上麵張貼著每個學員的名字、當前積分、本周理論學時和實踐工時記錄。
    一個名叫“周柱”的學員名字後麵,清晰地寫著:
    本周:理論(齒輪測繪原理)  6學時;實踐(車削傳動軸實操/質檢)  32工時;
    本周積分:6 × 32 = 192分; 總積分:458分。
    “好!好一個‘幹中學,學中幹’!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好就掙得多!”
    羅重文忍不住擊掌讚歎,眼中滿是激賞,“這簡直是把咱們抗大‘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生產中掌握技術’的精髓,用到了培養工人上!
    比那些關起門來啃書本的‘洋學堂’強百倍!”
    他走到一台車床旁,看著一個略顯稚嫩的學員在教員指導下,小心翼翼卻又無比專注地車削著一個零件,感慨道:“這才是咱們自己的路!”
    陳朝陽適時補充,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引導:“鄭教授常說,技術這東西,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光練不想是傻把式。
    我們這套法子,就是逼著他們又動腦又動手。更重要的是,”
    他指了指牆上的等級積分公示欄,“積分透明,晉升有路,貢獻有價。
    工人同誌們知道自己為什麽學、學好了能幹什麽、能得什麽實實在在的好處,勁頭自然就足!
    現在廠裏搶著上夜校、爭著接難活的,比比皆是!”
    羅重文頻頻點頭,目光再次聚焦在那個核心公式上:“理論學時 × 實踐工時 = 技能等級積分… 這個算法妙!
    簡單!直接!公平!” 他腦中飛速運轉,戰場指揮官的本能讓他瞬間看到了更廣闊的戰場——人才戰場!
    他猛地轉身,目光盯住陳朝陽,下達了一個遠超陳朝陽預期的命令:
    “陳朝陽!你藏在這鐵鏽堆裏的不是技校,是座兵工廠!專門造‘工業兵’的兵工廠!
    給你個硬任務!” 羅重文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
    “三個月!就三個月!把你昌平這套‘車間課堂’加‘積分等級’的教學、考核、晉升、激勵體係,給我原原本本、詳詳細細地整理出來!
    要包括課程設置、師資要求、設備清單、積分計算細則、等級評定標準、待遇掛鉤辦法…所有細節!弄成一套傻瓜都能照著辦的章程!”
    他激動地來回踱了兩步,手指用力點著空氣:“華北局要在全華北二十個重點工業城鎮,照你這個樣板,立刻、馬上開辦這樣的技術速成學校!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抗大式技術工人速成班’!第一期,優先為即將成立的東北兵工廠、以及南口這樣的戰略工廠,培養和儲備技術骨幹!”
    這突如其來的重磅任務和超高期許,讓陳朝陽心中一震,隨即湧起巨大的成就感!
    這正是他苦心經營、潛移默化推廣其現代職教理念所渴望達到的戰略效果!
    他立刻立正:“是!保證完成任務!三個月內,全套方案準時呈送首長!”
    “光有方案不夠!”羅重文思路愈發清晰,他指著教室裏那些埋頭苦幹的學員,聲音帶著穿透未來的力量,
    “教材!標準化的教材是靈魂!你們現在用的那些零散講義、看圖說話的‘流程卡’還不夠!鄭教授!” 他看向一直陪同、眼中同樣閃爍著興奮光芒的鄭春秋。
    “到!司令員!”鄭春秋上前一步。
    “發揮你的專長!帶著你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把昌平機械廠、小湯山暖棚、甚至南口山炮生產線上的關鍵操作技能、工藝要點、安全規範,給我提煉、簡化、標準化!
    圖要多!字要少!要讓剛丟下鋤頭的後生,三天看懂,七天上手!名字就叫……” 他眼中閃過戰火,“就叫《軍民兩用生產作戰手冊》!”
    車工、鉗工、焊工、鍋爐工、農機手…分門別類!
    手冊的核心,就圍繞那個公式——學會多少理論,幹出多少合格活兒,就能晉級!
    手冊本身,就是學員的‘理論學時’記錄本!”
    “明白!我們立刻組織突擊編寫組!”鄭春秋毫不猶豫地領命,這與他“窮辦法設計”的理念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