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章 求五星好評,謝謝大家!

字數:4372   加入書籤

A+A-


    命令清晰而務實,核心是內部挖潛、加速生產、儲備物資、提高警惕。
    人群迅速行動起來,氣氛由震驚轉為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
    昌平地委小會議室,氣氛嚴肅。
    各部門負責人匯報著本領域的情況和初步應對設想。
    討論的核心圍繞著:如何在不打亂正常經濟秩序的前提下,挖掘潛力,為可能的變局做好準備。
    重點在於炸藥原料(苯酚)、藥品原料(大蒜素、磺胺前體)、煤炭(工業動力和民用保障)、鋼鐵(維修和可能的軍工需求)、糧食(戰略儲備)以及至關重要的運輸能力。
    會議進行到一半,機要員送來一份加急電報。
    趙鵬迅速接過,掃了一眼,立刻起身遞給陳朝陽,低聲道:“首長,華北局急電!”
    陳朝陽展開電報:
    “各相關地委、市委並昌平陳朝陽同誌:
    朝鮮戰事爆發,局勢瞬息萬變,事關重大。
    茲定於明日上午九時,在華北局會議室召開緊急工作會議。
    請陳朝陽同誌攜帶你處關於戰略物資,生產儲備能力、運輸現狀及應急預案的詳細材料,準時與會。會議將研判局勢,部署應對。”
    “華北局召集緊急會議!”陳朝陽將電報要點通報與會人員,“要求我們帶詳細材料參會。這說明,上級高度重視,正在統一研判和部署。”
    他立刻調整會議重點:“同誌們,時間緊迫!
    現在集中力量,把剛才討論的要點,特別是我們昌平在炸藥原料(苯酚進度、產能預估)、
    大蒜素產能、磺胺原料提取進展、煤炭保障能力、運輸瓶頸及解決方案這幾方麵,
    形成一份清晰、準確、有數據的匯報提綱!
    計委牽頭,工業局、衛生局、交通局全力配合,今晚務必成稿!其他領域的預案也要梳理清楚,作為補充。”
    會議節奏瞬間加快,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壓力!
    翌日上午,華北局會議室。
    氣氛比昌平的會議更加凝重。
    華北局主要領導、相關部委負責人以及來自河北、山西、平原省及幾個重點工業城市,包括陳朝陽的主要負責人濟濟一堂。
    牆上掛著大幅我國北方地圖。
    會議由羅重文主持。
    他首先通報了目前掌握的最新戰況和國際反應,然後開宗明義:
    “同誌們,朝鮮內戰爆發,戰火雖在鄰邦,但與我東北僅一江之隔。
    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其第七艦隊已進入台海海峽,公然幹涉我國內政!
    朝鮮戰局如何發展?敵美是否會直接軍事幹預?如果幹預,規模多大?會否威脅我國安全?
    這些問題,上級正在密切研判。
    我們華北,作為京畿重地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各種可能性的準備!
    今天會議,一是分析研判,二是部署任務。大家暢所欲言,重點是我們能做什麽?準備什麽?”
    保定農業專員是個敦實的漢子,說話像在打夯,他率先發言:“羅書記,各位同誌!咱河北地頭,眼下就一個字:糧!
    夏糧在地頭,眼瞅著就熟!征購隊伍已經撒下去了,‘顆粒歸倉’是死命令!
    哪個王八羔子敢在糧道上使絆子,老子第一個不答應!”
    “俺們挨著鐵路那幾個大庫,民兵加了雙崗,耗子洞都拿水泥堵死了!另外,”
    他聲音壓低了些,“各村的老窖、地窨子,也得悄悄清點清點,‘藏糧於民’這老法子,頂用!” 他的發言帶著泥土和汗水的實在,卻也透著一股狠勁兒。
    說著山西工業廳長,接著發言,他是個清瘦的中年人,但眼鏡片後的目光十分銳利。
    他沒拍桌子,隻是用指關節輕輕敲著攤開的報表:“晉省,煤、鐵。穩,就是進!
    大同、陽泉、西山,幾個大礦的礦長都立了軍令狀,設備趴窩超不過四小時!小窯?”他嘴角撇了撇,帶著技術官僚特有的挑剔,
    “亂采亂挖不成氣候,正加緊‘梳攏’,用新法子,安全、出煤量還能往上拱一拱。
    太原鋼廠那幾座高爐,”他頓了頓,“複產順利。特種鋼,尤其是炮鋼、裝甲板用鋼,是攻關重點,實驗室燈火沒熄過。”
    新鄉專員語速飛快:“平原省,卡著南北大動脈的嗓子眼!
    京漢、隴海兩條大命脈,在我地界上,一根鐵軌、一顆道釘都不能出事!”
    他手指虛點著牆上的地圖,“橋梁、隧道、調度所,公安、駐軍、鐵路局、地方民兵,四重崗哨!
    應急預案,有搶修隊!枕木、鋼軌、沙袋,全堆在沿線關鍵點,隨時能頂上!”
    “陸路不夠,水路、馬車隊也動起來了,保證棉花、小麥這些‘軟黃金’能流動起來,不淤塞!” 他整個人像一張拉滿的弓,焦點全在那縱橫交錯的鐵軌上。
    接著天津副市長 扶了扶金絲眼鏡,氣質斯文卻帶著海港城市特有的精明與警惕:“天津,門戶。穩內部,守門戶,挖潛力。
    發電廠、水廠、煤氣廠,是城市的‘心肺’,工人糾察隊已經進駐核心崗位,三班倒盯著。
    關於反特,”
    他鏡片後的目光掃過全場,“港口、碼頭、洋行舊人聚集區,是重點。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另外,”他話鋒一轉,帶上點務實,“棉紡廠能出綁腿、急救包坯布;
    橡膠廠的老技師說,膠鞋模具改改,產量能翻倍;
    幾個小化工廠也在盤算,能不能擠出點酒精、紗布消毒水……這些,都在摸底。” 他的發言交織著森嚴的保衛和精明的盤算。
    張家口專員臉膛黝黑,帶著塞外的風霜:“壩上的蓧麥、山藥蛋子,耐放管飽;
    牲口棚裏的肉幹、奶疙瘩,是頂好的‘後備糧’。
    京張鐵路,還有通往綏遠、內蒙那幾條砂石路,巡邏的馬隊沒斷過。
    另外,”他聲音粗糲,“咱這地界,不缺好騎手、好獵手,一聲令下,拉出支熟悉地形的‘輕騎隊’護路、巡邊,沒問題!”
    他的話語帶著邊塞特有的粗糲和因地製宜的彪悍。
    石家莊市長則相對年輕,帶著建設新城的朝氣:“石家莊,廠子多,工人多。首要的是穩人心、保生產!
    紗錠不能停,藥片原料更不能停!
    工人兄弟覺悟高,廠裏加強了護廠隊,防火防特。被服廠那邊,”
    他看向陳朝陽方向,帶著點協同的意味,“已經在打樣,軍便服、棉大衣的版型都備著,原料到位就能開足馬力!
    防空警報器檢查過了,掩體位置也重新標了圖。” 他代表著新興工業城市在秩序和效率上的追求。
    一種務實的共識在煙霧中凝聚:糧倉要滿,礦井要深,鐵軌要燙,門戶要緊,人心要穩。
    警惕性像無形的網,籠罩在要害設施之上;
    挖掘潛力則像暗流,在工廠車間、運輸脈絡中湧動。
    每個人都明白,風暴在外,大後方必須成為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