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字數:3790   加入書籤

A+A-


    他猛地向前一步,手指如標槍般戳向牆上的大幅朝鮮半島地圖,精準地點在仁川那個小小的港口位置!
    那動作帶著一種洞穿未來的力量感。
    “其目標,絕非僅僅是保住那個搖搖欲墜的南韓!
    一旦它完成力量投送,站穩腳跟,其鐵蹄必將踏破三八線,向北瘋狂突進!
    其兵鋒所向,會直指鴨綠江!” 他的指尖沿著地圖上的路線狠狠劃向中朝邊境,
    “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入侵!對我東北重工業基地、對我邊境城鎮、對我國主權,構成前所未有的、赤裸裸的致命威脅!
    它最終的目標,就是徹底絞殺北朝鮮政權,將戰火燒到我們的家門口!”
    “第七艦隊悍然侵入我台海海峽!”陳朝陽的聲音因憤怒而微微發顫,“這絕不是孤立事件!這是它東西聯動、全麵遏製我國戰略野心的明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深吸一口氣,拋出了更令人窒息的、如同預言般的戰局推演:
    “再看戰場!南韓軍隊,外強中幹,不堪一擊!初期必然潰敗千裏!而北朝,”他的語氣帶著一絲冷峻的警示,
    “初期必然取得巨大勝利,而這勝利則會使其成為驕兵!孤軍深入,後勤拉長,預想畢其功於一役!這,恰恰是致命的破綻!”
    他的手指再次狠狠戳向仁川:“就在此時!就在此地!敵美必然選擇在仁川——這個連接半島南北的‘蜂腰’處,實施大規模、決定性的兩棲登陸!
    截斷北朝鮮軍主力的後路!
    形成東西夾擊、中心開花的絕殺之勢!我斷定,此役之後,不出三個月,戰局將徹底逆轉!
    北朝鮮主力將麵臨覆滅之危!而我們的鴨綠江畔,將直麵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危如累卵!”
    “於此不過3月,北朝必敗,我邊防危!” 最後八個字,如冰冷鐵錘,重重砸下!
    死寂!
    絕對的死寂籠罩了整個會議室!
    陳朝陽的發言,邏輯嚴密如鐵,層層遞進,最終鎖定了那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結局。
    他不僅預言了敵美的必然介入,更精準點出了仁川登陸介入的方式和災難性三個月逆轉,兵臨鴨綠江的後果!
    這遠非會場裏彌漫的“高度警惕”、“可能威脅”的謹慎論調,這是一幅基於深刻洞察、描繪得無比清晰的戰爭災難圖景!
    其犀利、其前瞻、其蘊含的強烈危機感,如同在沉悶的會議室裏引爆了一顆精神炸彈!
    “嘶……” 不知是誰倒抽了一口冷氣,在寂靜中顯得格外刺耳。
    山西工業廳長下意識地扶了扶眼鏡,手指竟有些微顫,鏡片後的眼神充滿了震撼和深思。
    天津副市長緊抿著嘴唇,金絲眼鏡後的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地圖上的仁川,似乎在重新評估這個地點的戰略意義。
    張家口專員黝黑的臉膛繃得更緊,手指無意識地捏碎了手中的煙絲。
    保定專員張了張嘴,似乎想反駁那“三個月”的斷言,但看著陳朝陽那洞穿一切的眼神和指向仁川的、仿佛帶著硝煙味的手指,終究沒能說出話來。
    更多的人,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驚愕,或是被巨大危機感攫住的凝重。
    低低的議論聲終於壓抑不住地響起,像被驚擾的蜂群:
    “仁川……兩棲登陸?這……”
    “三個月?這判斷……太驚人了!”
    “邏輯……他的邏輯鏈條很硬,敵美那幫軍火商和政客……”
    “如果真這樣……東北……天啊……”
    “第七艦隊在台灣,仁川在朝鮮……東西夾擊,這是要把我們……”
    羅重文端坐在主位,臉上看不出明顯的表情,隻有那雙深邃的眼睛,緊緊鎖在陳朝陽身上,瞳孔深處仿佛有風暴在醞釀,又像是印證了什麽。
    他沒有立刻評價,但放在扶手上的手指,不易察覺地收緊了一下。
    陳朝陽這番基於“霸權資本本質論”的驚世預言,其衝擊力遠超一份關於苯酚產能的報告。
    它不僅撕開了帝國主義的畫皮,更將一場迫在眉睫的、關乎國運的滔天巨浪,血淋淋地推到了所有與會者的麵前!
    短暫的沉寂被打破。
    來自河北腹地、以穩重務實著稱的地委書記張海民率先開口,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老成持重的分量:
    “朝陽同誌的分析,抽絲剝繭,點出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這點我深表讚同。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啊。”
    他話鋒一轉,憂慮之色爬上眉梢,“但是,朝陽同誌斷定美帝必然大規模出兵,甚至不惜將戰火燃至鴨綠江畔……這是否,過於危言聳聽了?”
    他攤開手,似乎在尋求共識:
    “朝鮮終究是兄弟鬩牆,是他們民族的內戰。美蘇兩大巨頭在半島經營日久,三八線這道‘楚河漢界’,是雅爾塔會議定下的國際托管的盤子。
    是兩大陣營角力多年形成的、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邊界啊!
    這線劃了五年,雖有摩擦,大體相安。
    美帝真要撕破臉,把成千上萬的‘少爺兵’投進那山溝溝裏?它就不怕壞了這大國間的規矩?”
    他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擔憂:
    “杜魯門就不怕國會山那幫老爺們掀了桌子?打仗是要花金山銀山的!
    更別說,蘇聯的百萬雄師就在北邊虎視眈眈!
    美帝就不怕擦槍走火,真把戰火燒過‘楚河漢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把整個地球都拖進火坑?它總得掂量掂量這‘心照不宣’的底線吧?”
    他看向陳朝陽,語氣懇切中帶著一絲規勸:
    “朝陽同誌,我們國家剛剛誕生,百廢待興,千頭萬緒。老百姓盼的是太平日子,是國家建設,是吃飽穿暖!
    當務之急,是集中一切力量恢複生產,穩定民生!
    過度渲染戰爭威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會不會……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幹擾了我們恢複元氣的步伐?穩定,才是大局啊!”
    張海民的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專注於國內重建、對國際局勢複雜性抱有某種程度“息事寧人”幻想的幹部的心態。
    他的擔憂——怕影響建設、怕引起恐慌——在會場裏引起了一些低低的附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