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0章 論下碣隅裏戰役總結(感謝讀者大大催更符加更一章)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A+A-


    有了如此豐厚的繳獲及充足的炮彈補充,陳朝陽心中已然心如磐石。
    所謂的美3師馳援部隊,在他眼中已不再是致命的威脅,而是戰場上另一塊可以伺機啃下的硬骨頭,東線敵軍戰線已然全麵崩盤,
    潰退的洪流一旦形成,絕非區區一個師的生力軍能夠輕易逆轉。
    他現在掌握的,是一整個火力充沛的部隊。
    陳朝陽繼續命令“兩件事,立刻去辦!”
    “第一,通過‘長城電’專用頻道,以最高優先級聯係昌平一部。
    將我們這裏的情況,特別是繳獲飛機、技術裝備及物資的種類、數量做初步匯報。
    命令他們立刻協調,火速派遣一批完訓的飛行員和地勤技術骨幹過來。
    他們的任務就一個將這些能飛、能修的飛機,全部開回國內去。這是死命令,必須執行!”
    關於這點他無需擔憂,去年他向羅重文書記提出建設飛機場之時,華北局之後便支援了幾架教練機,會開飛機的飛行員即使沒有什麽戰鬥經驗,也無所謂,他們主要的任務隻是把飛機開回國內而已……
    “第二,給王承柱下達指令:對美3師先頭部隊,依舊以炮火延伸轟炸為主要攻擊和阻嚇手段。
    動用所有繳獲的155重炮和105榴彈炮,組成遠程打擊群。
    不要吝嗇炮彈,給我打出聲勢,打出威懾力!
    目的不是要全殲他們,而是要用鋼鐵火焰劃出一條死亡界線。
    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遲滯其推進速度,挫傷其進攻銳氣,為我們鞏固陣地、消化戰果、轉運物資爭取最關鍵的時間!”
    “是!保證完成任務!” 趙鵬清晰複述了命令要點,眼神中閃爍著對陳朝陽深遠布局的敬佩,轉身快步離去,安排通訊參謀即刻發送這至關重要的電文。
    陳朝陽深吸一口氣,這是自他入朝以來,難得真正意義上的片刻放鬆。
    麾下部隊糧彈充足,傷員得到轉運,戰士們士氣高昂。
    內心深處的憂慮已被一種沉靜如水的掌控感所取代,一種基於對戰爭規律深刻理解後的冷靜與自信。
    他沒有絲毫耽擱,立刻投入新的工作。
    一場大勝的價值,不僅在於當前戰果,更在於其為未來作戰提供的寶貴經驗。
    來到臨時作為師部的掩蔽部,他攤開稿紙,略一沉思,便揮筆疾書。
    他決定將下碣隅裏的經驗拆解成多個專題,進行更深度的剖析:
    1. 《論複雜電磁環境下對敵指揮中樞實施“中心開花”式戰役突擊的戰術原則——以東線長津湖下碣隅裏之戰為例》
    2. 《冰原閃擊:論技術兵種在極端環境下達成戰役突然性的組織與實施》
    3. 《“戰場迷霧”的主動製造與利用:論電子對抗在現代化山地進攻戰役中的決定性作用》
    4. 《“攻心為上”:論戰役層級心理震懾的達成——基於對敵後勤節點與指揮係統同步打擊的實踐》
    5. 《“以戰養戰”即時戰力轉化模式研究——論利用繳獲裝備達成戰役節奏無縫銜接的可行性》
    其中,第一篇作為主報告,最為重要。他凝神聚氣,字斟句酌:
    呈送誌司及軍委的戰術匯報
    《論複雜電磁環境下對敵指揮中樞實施“中心開花”式戰役突擊的戰術原則——以東線長津湖下碣隅裏之戰為例》
    呈報單位:誌願軍暫編獨立炮兵第一師
    呈報人:陳朝陽
    總司令員、誌司及各位首長:
    職部奉命東進,於長津湖戰區下碣隅裏方向,對美陸戰一師指揮中樞及核心後勤節點實施了一次進攻作戰。
    此役,在誌司正確領導及九兵團兄弟部隊有力配合下,我師僥幸達成戰役目標,俘敵師長史密斯,摧毀其前進基地。
    現將在實戰中摸索、驗證的一些戰術原則與粗淺體會,總結匯報如下,供首長參考批判。
    核心論點匯報:
    一、 “破網”先於“破陣”:電子壓製是達成現代戰役突然性的首要前提。
    我部認為,在敵擁有絕對製空權及完備通訊網絡的優勢下,傳統的隱蔽接敵、滲透奇襲模式難度極大。必須將電子對抗提升至戰役發起前的首要突擊手段。
    我師在實戰檢驗,攻擊下碣隅裏外圍隘口及主陣地前,集中所有繳獲及自製無線電幹擾設備,對敵預設戰術頻率實施全頻段、高強度、持續性壓製。
    此舉一役成功使敵前沿陣地與師指、各陣地間通訊完全中斷,陷入各自為戰的孤立狀態。
    為主力突破及迂回部隊調動,爭取了寶貴的 “情報空白期” 。
    下碣隅裏之敵雖聞炮聲,卻因通訊癱瘓無法判斷我軍規模、番號、主攻方向,反應遲緩、決策混亂。
    配合無線電靜默與佯動,成功誤導了敵戰役層級判斷。
    綜上所述,電波通訊壓製非輔助手段,而是開辟 “電磁戰場”、剝奪敵指揮與信息優勢、為我軍創造局部“單向透明”的決定性首戰環節。
    建議全軍優先加強專業電子偵察與幹擾分隊建設。
    二、 “擊節”重於“擊潰”:對戰役節點的精準選擇遠優於對敵軍兵力的簡單殺傷。
    麵對裝備、火力占絕對優勢之敵,不應追求單純殲滅其有生力量,而應精密選擇其作戰體係中最脆弱、最致命、且能引發係統性崩潰的關鍵節點進行打擊。
    此役,我師放棄按原令馳援柳潭裏,轉而抓住戰機,直撲下碣隅裏。
    此目標選擇基於:
    1. 敵師級指揮部所在地,打掉即可癱瘓其整個東線指揮體係。
    2. 後勤節點機場、油庫、彈藥庫、主要物資堆積點,摧毀即可斷絕柳潭裏等地敵軍之生存基礎。
    3. 心理節點之必要,此為核心基地,其遇襲對前線敵軍士氣產生毀滅性震懾。
    本部達成攻其一點,撼其全局。
    對下碣隅裏一處的成功打擊,直接導致了柳潭裏之敵不戰自潰,其效果遠超殲滅其一兩個營。未來作戰,應加強情報研判,精準識別敵“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