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6章 循環醫療(求讀者大大們一個為愛發電)

字數:3754   加入書籤

A+A-


    “哦?”司令員來了興趣,“就是他一直念叨的那個‘分類救治’、‘快速後送’‘一線手術’?
    走,去看看!
    咱們兵團的醫療條件要都能提上去,能少犧牲多少好戰士。”
    元山城內,第九兵團臨時野戰醫療所
    吉普車卷起的飛雪尚未落定,第九兵團司令員、副司令員、參謀長等一行人就已走進了醫療所的區域。
    原陳朝陽師醫療隊副隊長、現臨時負責此處培訓工作的顧中原聞訊,連忙從一頂帳篷裏跑出來,立正敬禮,臉上帶著些許緊張。
    “首長好!”
    司令員隨意地擺擺手,目光卻已經被眼前井然有序、分區明確的醫療所布局所吸引,語氣中帶著好奇:
    “你就是這裏的負責人?不要緊張。
    我們聽說朝陽同誌在這兒搞了些不一樣的名堂,順路過來瞧瞧。看起來,是有點意思。”
    顧中原見司令員態度隨和,稍稍放鬆,臉上不禁流露出一絲與有榮焉的自豪:
    “報告司令員,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都是按照陳師長的要求,試著搭建他說的那個‘分級救治、快速後送’的體係。”
    “不錯,就是分級救治,快速後送。”司令員饒有興趣地重複著這兩個詞,邁步向前走去,“具體說說,怎麽個分法?怎麽個快法?”
    顧中原趕緊側身引路,開始介紹:
    “司令員,您請看這邊。陳師長打比方說,這救命的事,就像個流水線,環環相扣,哪一環慢了、卡了,都可能要命。”
    他指著入口處幾個掛著不同顏色標記牌的帳篷和區域:
    “這第一環,叫 ‘前沿急救與分類哨’。
    仗一打響,我們的衛生員就同誌不再隻待在後麵了,而是配屬到主攻的營、連,甚至排裏頭去!
    他們帶的急救包也比以前更足,磺胺粉、止血帶、止痛針都有。
    他們的任務就倆:第一,用最快速度給傷員止血、包紮、止痛,搶那‘黃金十分鍾’;
    第二,立刻給傷員掛上這個——”顧中原拿起旁邊桌上紅、黃、綠、黑四種顏色的布條標簽,
    “掛上紅標,意思是重傷,必須最優先處理;黃標是輕傷,可以緩一緩;
    綠標是能自己走的;黑標…就是犧牲了。
    後麵接手的人,一眼就知道該先救誰,該往哪兒送,再也不抓瞎了!”
    司令員拿起一個紅標,仔細看著,緩緩點頭:“嗯,這個辦法好!簡單,實用!以前亂糟糟的,確實誤事。”
    走到下一片區域,顧中原繼續講解:
    “傷員經過初步處理,會被戰友或者連裏的搶救組快速送到這第二環‘營級救護所’。”
    他指著幾個有軍醫在忙碌的帳篷:“到這裏,可不是簡單歇歇腳。
    我們的軍醫要幹三件事:一、複檢,看看前麵的包紮對不對,不對的馬上糾正;
    二、穩定,給休克的傷員喂點熱糖水,做好保暖,吊住一口氣;
    三、處理要命的急症,比如氣胸憋得喘不上氣的,就用粗針頭這裏胸部放一下氣,腸子流出來的簡單處理一下防止感染惡化…這些都是幾分鍾內能解決但要人命的毛病!”
    副司令員插話問道:“那處理完了呢?就往後麵抬?”
    “不錯!”顧中原語氣肯定地說,“絕不停留, 這裏有專門指定的擔架隊和幾輛加了紅十字旗的卡車、吉普車,他們的任務不是治療,就是跑!
    根據傷員身上的標簽,尤其是紅標簽,以最快速度,直接往後麵師的醫療所或者手術車送!一刻不耽誤!”
    司令員若有所思:“等於把最寶貴的搶救時間,盡量留在能真正救命的地方。”
    “首長英明!”顧中原引著大家走向醫療所核心區域,指著那輛醒目、經過改裝的卡車,語氣帶著幾分驕傲:
    “這就是陳師長要求我們必須前推的第三環‘師級機動醫療中心’,核心就是這輛野戰手術車!
    它得放在靠前但又相對安全的地方。
    您別看它其貌不揚,裏麵裝著繳獲的無影燈、簡易手術台、高壓消毒鍋,還有攢下來的麻醉藥和血漿代用品。
    專啃硬骨頭,開肚子取子彈、鋸掉保不住的腿、修補被打穿的胸膛…都在這裏麵!
    手術一做完,隻要人還有口氣,能經得住顛簸,立刻安排後送,絕不讓傷員和設備在這兒幹耗著!”
    他又指了指旁邊幾頂更大的帳篷:
    “這個固定醫療所,就主要負責接收黃標、綠標傷員,還有手術後需要觀察一兩天的。
    所有的藥品和血漿,都按陳師長的‘前送保障’原則,優先往我們這兒儲備,而不是堆在大後方的倉庫裏睡覺。”
    參謀長敏銳地問道:“後送?怎麽送?送到哪兒?以前經常出現後送路上沒人管,或者送到地方野戰醫院人家沒準備的情況。”
    “參謀長考慮的是!”顧中原立刻回答,“這就是最後一環‘後送通道’。
    我們師裏有專門的後送車隊,歸後勤部統一調,司機都清楚哪條路好走,哪個旅、團能接什麽樣的傷員,形成了幾條相對固定的‘生命線’,盡量不讓傷員在路上或者接收點被耽誤。”
    司令員聽著這細致入微、環環相扣的講解,臉上的表情已經從最初的感興趣變成了深深的震撼和沉思。
    他不再是簡單地點頭讚許,而是真正在腦海中勾勒這套體係運作起來的景象。
    顧中原最後總結道,語氣充滿了對陳朝陽的敬佩:“陳師長管這套辦法叫‘循環’。
    他說,前沿搶的是速度,中間保的是穩定,核心做的是決定性的手術,後送保的是暢通。
    讓傷員像活水一樣,順著這條管道流到最能救他命的地方去,而不是死水一潭,淤在哪一環等死。
    藥品和物資也一樣,要主動往前送,往最需要的地方流。”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話,顧中原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重傷員區域的方向,補充道:
    “就拿…就拿我們這兒一位重傷員來說,從受傷到推進手術車開始搶救,整個過程不到三十分鍾!
    要是擱以前,光是把人從火線上弄下來,再漫無目的地找地方,時間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