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第一個五年計劃下(求五星好評用愛發電謝謝大家)
字數:4292 加入書籤
他環視全場,聲音鏗鏘,定下了第一階段不容動搖的硬指標:
“一個月,我要看到抽放管口冒出可燃的氣體!
兩個月,我要讓這‘害人氣’變成‘旺灶火’,在咱們食堂的鍋灶裏熊熊燃燒!
這是我們向瓦斯宣戰的第一個橋頭堡,必須拿下!”
“第二階段:
當食堂穩定用上瓦斯後,我們的第二階段戰役,將全麵圍繞‘發電’展開!”
陳朝陽的聲音帶著一種引領方向的感染力。
“發電?您說發電?”王工開口提出核心難題,
“瓦斯發電,需要穩定的氣壓和流量,還需要專門的燃氣內燃機,這東西……咱們國內恐怕都沒有。”
“誰說一定要燃氣機?”
陳朝陽清亮的聲音回應眾人,他從容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
“我在朝鮮戰場見過美軍用繳獲的柴油發電機改裝。
原理很簡單,”他在黑板上畫了個簡圖,
“把柴油機進氣口改造,加個混合器,讓瓦斯和空氣按比例混合後進入氣缸。
點火係統稍作調整,完全可以用瓦斯替代柴油!”
他轉身看向陷入沉思的趙師傅:“趙師傅,咱們機修車間能不能把老倉庫那台壞了的道奇卡車發動機修好?
那是個六缸機,功率足夠帶動一台小型發電機。”
趙師傅立刻回應:“能,肯定能,那機器我熟悉,就是曲軸有點毛病,咱們自己能修!”
“好!”陳朝陽繼續深化思路,“瓦斯壓力不夠,可以在抽放管道上加裝簡易增壓裝置。
發電不穩定,可以先給照明供電,再考慮動力電。”
他的目光在趙師傅和機電科副科長李明之間切換:
“趙師傅,你那台修複的發動機要準備與發電機對接,這是重中之重。”
“李明同誌,改造汽油機為瓦斯機的核心任務交給你。
那個‘混合器’是靈魂,你要參考一切能找到的資料,甚至去請教會用沼氣燈的老把式,
必須在進氣管上給我搞出一個能精確控製瓦斯與空氣比例的‘咽喉’來!
先土法上馬,做個原型出來!”
李明深吸一口氣,眼中燃燒著挑戰技術難題的火焰:“保證完成任務,我們一定用最土的辦法,解決最核心的技術問題!”
陳朝陽的神色變得無比嚴肅,補充了最關鍵的一條:
“所有試驗,必須在專門劃出的隔離區進行,周圍砌築防爆土牆,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
現場滅火沙箱、水源必須時刻就位。
我們既要敢於異想天開,更要堅持科學求證。”
“至於第三階段,那是我們成功之後的自然延伸。”
陳朝陽沒有描繪不切實際的幻想,“當我們的‘土機組’能穩定輸出電力,哪怕它隻能點亮會議室這十幾盞燈,或者帶動機修車間的幾台小機床,那就是我們偉大的勝利!
這是‘星星之火’,將是我們向向部裏申請正式設備和科研支持最有力的證據!”
他將一個看似天方夜譚的構想,拆解成了“食堂燃料 → 局部照明 → 未來規模化”三個層層遞進、觸手可及的階段。
技術的高山被分解成了可以攀爬的緩坡。
會議的最後,陳朝陽走到窗前,望著遠處巍峨的井架和忙碌的礦工身影,語氣深沉而真摯:
“同誌們,我們今天在這裏,討論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
我們是在做三件事:
第一,是‘降魔’,要把井下這頭吃人的‘氣老虎’關進製度的籠子和技術的管道裏,保障我們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
第二,是‘點金’,要把這百無一用、唯恐避之不及的廢氣,變成能做飯、能照明的寶貝,為礦上節流,為工人同誌們謀福!
第三,是‘開路’,要為全國千千萬萬受困於瓦斯的煤礦,蹚出一條適合我們國情、依靠我們自己的‘土法子’、‘實路子’來!
這條路注定坎坷,會失敗,會被人笑話,但我相信,在座的諸位,我們這群不信邪、不怕鬼、敢想敢幹的煤礦人,一定能把它走通!”
“而我最後強調一遍,瓦斯可以是能源,但它首先是殺手。
在任何時候,對安全的敬畏和保障,都必須淩駕於一切進度和成果之上!
這是命令,更是良知!”
“咱們沒有現成的設備,就自己琢磨,自己改造!
沒有經驗,就一點點摸索,記錄數據!
失敗了不要緊,總結經驗再來!
我相信,隻要咱們方向對了,齊心協力,就沒有啃不下來的硬骨頭!
今天咱們在這裏討論的,可能就是未來全國煤礦瓦斯治理和利用的一個起點!”
陳朝陽的話,為這場技術討論畫上了一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句號。
原本覺得遙不可及的設想,在集體的智慧碰撞下,似乎看到了一條隱約可行、需要艱難探索的道路。
會議室裏的人們,眼神不再是懷疑和震驚,而是充滿了躍躍欲試的興奮和使命感。
技術的光芒,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照進了這片被黑幕籠罩已久的土地。
會議的最後,陳朝陽臉上的溫和笑意漸漸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在場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嚴肅。
他的目光不再是描繪藍圖時的熾熱,而是沉靜,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張麵孔——從眼神重新燃起希望的老礦工,到躍躍欲試的年輕技術員。
“同誌們,藍圖,我們畫好了。
路子,我們也找到了。
瓦斯要變寶,樓房要蓋起,學校要開辦……所有這些,聽起來都讓人心裏頭熱乎,有奔頭。”
他話鋒陡然一轉:
“但是,我今天在這裏,必須給你們,也給我自己,澆一盆冷水,念一道緊箍咒!”
他抬起手,用力指向窗外那高聳的井架:
“所有這一切,所有的規劃,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未來,都有一個鐵打的前提,一個容不得半點折扣、摻不得一絲假的前提!
那就是——安全!”
他再次強調安全…………
“人命關天,”他一字一頓,
“我知道,在有些人,甚至是很多老把式心裏頭,覺得下井就是‘闖閻王殿’,‘死活由命’。
磕碰流血是常事,瓦斯煤塵躲著走,真出了事,那是自己‘點子背’,是‘窯神爺’不賞飯吃……”
陳朝陽的語氣裏充滿了對這種麻木和宿命論的憤慨與駁斥。
“我今天,就是要告訴所有人,這種想法,是錯的,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