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親自接見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2. 目前,位於江都的實驗性化工廠已具備小規模量產能力,日產塑料薄膜約五百公斤。
    隨著工藝流程進一步優化和設備調試完成,預計至明年春季,日產量可提升至一噸以上,為大規模農業應用提供物質保障。
    二、 蘇北桃源縣冬季塑料大棚蔬菜示範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本著“科學試驗、典型引路、逐步推廣”的原則,我省選擇在蘇北桃源縣(原洪澤湖周邊鹽堿地治理核心實驗區)建立了首個省級冬季塑料大棚蔬菜種植示範基地。
    1. 基地概況:該基地充分利用洪澤湖水資源及經過疏浚排鹽、土壤改良後的土地,
    首期規劃建設標準塑料大棚五十座,占地約一百畝。
    目前大棚骨架搭建與薄膜覆蓋工作已全部完成。
    2. 基地內已統一種植耐寒、生長周期短的蔬菜品種,包括菠菜、小白菜、蒜苗及實驗性種植的西紅柿、黃瓜等。
    目前各類蔬菜長勢良好,綠意盎然,與棚外蕭瑟的冬季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3. 預計本冬季可為首府京州市及周邊城鎮提供新鮮蔬菜超過五萬斤,將有效緩解冬季蔬菜供應緊張局麵,平抑菜價,豐富人民群眾的“菜籃子”。
    關於示範效應,基地已成為展示農業新技術、新材料的窗口,周邊市縣已組織多批農業幹部和農民代表前來參觀學習,反響熱烈。
    經濟價值, 初步估算,大棚蔬菜的經濟效益約為傳統冬閑土地收入的十倍以上,為合作社和農民增收開辟了新路徑。
    三、關於存在困難與下一步工作計劃,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是塑料薄膜初期產能有限,無法完全滿足全省範圍內快速增長的推廣需求。
    同時,大棚種植技術對於傳統農民而言較為陌生,需要配套的技術指導與服務。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建議:
    1. 於工業方麵, 集中力量擴大“豐收膜”產能,爭取在五四年上半年實現完全自給,並逐步降低成本。
    2. 在農業方麵,以桃源基地為樣板,在蘇北各治堿成功區域,選擇條件成熟的合作社,穩步擴大推廣範圍。
    由農業廳牽頭,組建“大棚種植技術指導隊”,深入田間地頭,培訓農民掌握相關技術。
    將塑料大棚種植納入明年全省農業合作社重點扶持項目,在貸款、種子、銷售等方麵給予政策傾斜。
    四、 塑料薄膜的成功量產與大棚蔬菜的示範推廣,是我省貫徹落實“工農結合”發展思路的具體體現,
    也是江都石油資源價值延伸、惠及民生的重要裏程碑。
    此舉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民生價值,更對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我們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工業廳的部署,紮實工作,克服困難,力爭早日將這一利國利民的成果惠及全省更多地區。
    以上報告,請審閱。
    漢東省人民政府工業廳江都基地
    (報告人:周慕白 核稿:鄭春秋)
    看完報告,陳朝陽直接批示:各位同誌辛苦,成效顯著,值得肯定。
    請即著手第二車間籌備,原料問題,我協調解決。
    要注意總結桃源經驗,為全省推廣做好準備。
    字落,他揉了揉略顯疲憊的眉心,正準備思考下一步的農業技術推廣計劃,
    李赤水拿著一份文件,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絲不同尋常的神色。
    “書記,剛接到工業廳企業改造處王處長的電話,他們那邊遇到了一個有點特殊的情況。”李赤水將文件放在桌上,低聲匯報。
    “哦?什麽事能讓簡明同誌覺得特殊?”陳朝陽頭也未抬,隨口問道。
    “是大華紡織廠的沈懷仁,沈老先生。”李赤水語氣帶著幾分感慨,
    “他直接去了企業改造處,帶著廠子全部的家當——賬本、地契、平麵圖,說是……要把他經營了三十年的大華紡織廠,無償捐獻給國家。”
    陳朝陽正要拿筆的手頓住了,倏然抬起頭,目光看向李赤水:“捐獻?你確定?”
    “千真萬確。王處長在電話裏說,沈老先生態度非常堅決,情緒也有些激動,說這是他對國家的一點心意,
    隻求組織能妥善安置廠裏的老員工,讓機器繼續為老百姓服務。
    王簡明同誌不敢怠慢,也知道沒有這個先例和政策,所以立刻上報了。”
    陳朝陽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沈懷仁……這個名字他有印象,是漢東民族工商業者中有名的開明紳士,口碑很好。
    在這個公私合營剛剛推開,許多資本家還在觀望、抵觸甚至暗中轉移資產的敏感時刻,沈懷仁此舉,無異於投下了一顆分量不輕的石子。
    這不是簡單的配合,這是一種近乎破釜沉舟的信任。
    他沉吟片刻,果斷地對李赤水吩咐道:
    “赤水,你立刻親自去一趟企業改造處。
    告訴簡明同誌,一定要禮貌、周到地接待好沈老先生,就說是我的意思,請沈老先生稍坐片刻。”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然後,你親自用車,把沈老先生請到省委來。我在辦公室等他。”
    李赤水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這是首長要給足這位愛國資本家麵子和尊重。
    “是,書記,我明白,我馬上去辦!”
    ……
    企業改造處一間幹淨的接待室裏,沈懷仁正襟危坐,雙手緊緊按在膝上的深色木匣上,心中五味雜陳,甚至有一絲忐忑。
    他此舉無異於一場豪賭,賭的是新政權的氣度和誠信。
    剛才那位王處長雖然客氣,但明顯做不了主,隻說需要向上匯報。
    “難道……還是不行嗎?或者,他們根本不信我的誠意?”正當他心緒不寧時,接待室的門被輕輕推開。
    進來的不是王處長,而是一位更年輕、氣質幹練的幹部,正是李赤水。
    “沈老先生,您好。”李赤水麵帶微笑,語氣十分恭敬,“我是陳朝陽書記的秘書,李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