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們的路,從這裏,才剛剛開始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A+A-


    秦二世元年,秋。
    一支龐大的車隊,打著為致仕太醫丞李沐運送陛下賞賜的旗號,自鹹陽而出,沿著馳道緩緩南下。
    無人知曉,那厚重的車簾之後,沒有金銀珠寶,沒有綾羅綢緞。
    有的,隻是堆積如山的竹簡與帛書。
    那是李沐傾盡太醫署之力,在焚書的烈焰燃起之前,從鹹陽的官學私藏中拚死搶救出的文脈火種。
    每一卷,都浸透著血與火的氣息。
    而押運車隊的,也並非什麽官差,而是一群沉默如鐵的漢子。
    他們頭戴鬥笠,身穿麻衣,每個人的手臂上代表西蜀陳家死士的狼頭刺青。
    車隊向南,而李沐一家,早已輕車簡從,抵達了另一片天地。
    雲夢澤。
    “哇……”
    當馬車停在一處可以俯瞰大澤的高地上時,李誌和李舒雲被秦玉婉牽著下了車。
    他從未見過如此景象,鹹陽城是規整的、威嚴的,每一塊磚石都透著法度的冰冷。
    而這裏,一切都是鮮活的,充滿了野性的生命力。
    他扯了扯父親的衣袖,仰起小臉,眼中滿是震撼與新奇。
    “爹,這裏……好大,好……亂。我們以後,就住在這裏嗎?”
    李沐深吸了一口帶著水腥氣的濕潤空氣,他張開雙臂,像是要擁抱這片廣闊的天地。
    “對,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家。”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磐石般的堅定。
    “從那份詔書蓋上玉璽的那一刻起,太醫丞李沐,在朝堂的名冊上,就已經是個死人了。趙高和那個小皇帝,不會再把目光投到一個心死的廢人身上。”
    李誌的眼中閃過明悟。
    原來,那場仗的勝利,換來的就是這個。
    李沐指向遠處一片被開墾出的廣袤土地,那裏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夯土基礎,數百名精壯的工匠正在熱火朝天地勞作。
    “西蜀陳家,早已在此為我們備下了千畝良田。我們不要別院,不要宅邸。”
    他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
    “我們要在這裏,建起一座足以抵禦任何風雨的堡壘!一座屬於我們李氏的,堅城!”
    接下來的半年,一座巨大的莊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
    它不似尋常豪紳的宅院那般講究亭台樓閣,而是以實用和防禦為最高準則。
    高大的塢堡式圍牆,堅固的箭樓,寬闊的足以跑馬的內部道路,以及巨大的糧倉和武備庫……與其說這是一個莊園,不如說它是一座小型的軍事化城池。
    莊園落成之日,李沐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解散了大部分從鹹陽帶來的護衛,隻留下了十幾名陳家死士作為骨幹,而後,打開莊園大門,開始招募附近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原楚地流民。
    消息傳開,那些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流民們將信將疑地湧來。
    他們看到的,不是作威作福的豪強,而是一位親自站在田壟間,教他們辨認種子的年輕家主。
    “這種粟米,耐旱,種在坡上。”
    “這片窪地,挖渠引水,可試種水稻。”
    “孩子發熱了?別用冷水潑!抱過來,我給他開方子!”
    李沐用他超越這個時代的醫學知識和農業技術,為這些絕望的人們帶來了新生。
    他分發種子,提供農具,醫治他們的傷病,甚至親自為難產的婦人接生。
    他從不提什麽恩德,也從不索要回報。
    可那些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流民們,卻自發地將他奉若神明。
    他們不再稱呼他為家主,而是恭敬地、發自內心地尊稱一聲——李公。
    在這座堅固的堡壘裏,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秦玉婉不再為鹹陽的舊事而終日垂淚,她帶著幾名識字的婦人,日複一日地將那些從烈火中搶救出來的竹簡進行分類、晾曬、修複。
    昏黃的油燈下,她撫摸著那些古老的文字,臉上是前所未有的寧靜。
    而李誌和弟妹們的歡聲笑語,則是這座莊園裏最動聽的旋律。
    日子,美好得像一場不真實的夢。
    直到一匹快馬,帶來了鹹陽的腥風血雨。
    那是一個傍晚,李沐正在書房校對一份剛剛修複好的《農經》。
    一名風塵仆仆的陳家信使,單膝跪地,呈上了一份密報。
    李沐展開帛書,目光一掃,眼神瞬間變得幽深。
    “中丞相李斯,以謀反罪,腰斬於鹹陽市,夷三族。”
    短短一行字,卻仿佛帶著濃得化不開的血腥味。
    李沐緩緩放下帛書,腦海中浮現出沙丘行宮裏,那個在趙高威逼利誘下,最終選擇了屈服與妥協的大秦丞相。
    終究,還是沒能逃掉麽……
    一條幫著屠夫殺掉了舊主人的惡犬,當它再也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被送進湯鍋,本就是它注定的命運。
    李沐心中沒有半分憐憫,隻有冰冷的警示。
    他將帛書湊到燭火前,看著它化為一縷青煙,消散在空氣中。
    門外,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
    李誌端著一碗參湯走了進來,他看到了父親臉上一閃而逝的冷峻,也嗅到了空氣中那絲紙張燒焦的味道。
    他將湯碗放下,猶豫了片刻,終是忍不住開口。
    “爹,鹹陽……又死人了嗎?”
    李沐收斂心神,回頭看著已經比自己肩膀還高的兒子,目光柔和了些許。
    “一個聰明人,做了一件蠢事,所以他死了。”
    李誌沉默了。
    他如今已不再是那個懵懂無知的孩童,他能感受到,平靜的水麵下,正有恐怖的暗流在湧動。
    他走到窗邊,望著北方鹹陽的方向,那裏被沉沉的夜幕所籠罩。
    “爹,北邊,是不是要打仗了?”
    李誌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自己的父親,問出了一個埋藏在心底許久的問題。
    “那我們呢?爹,我們能做什麽?”
    李沐怔住了。
    他看著兒子,那雙眼睛裏,有迷茫,有渴望,更有超越年齡的擔當。
    他笑了,發自內心的笑。
    他走到兒子身邊,和他並肩而立,一同望向那深邃的夜空。
    “誌兒,你看這片土地。我們的祖先,生於斯,長於斯。”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帶著這片土地的厚重。
    “這天下,姓嬴也好,姓劉也罷,甚至姓項……都無所謂。因為無論是誰坐天下,都需要吃飯的農夫,治病的醫者。”
    他伸出手,重重地按在兒子的肩膀上。
    “我們不選邊,不做棋子。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所有人都離不開我們。”
    燭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投下兩點寒星,映照出狼煙四起的未來。
    “記住,誌兒。”
    “我們的路,從這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