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航展籌備
字數:9581 加入書籤
首都,中航技。
“秦校長,您可算是來了!這次咱們沒打算去,但是法國佬堅持要求,開出來各種優惠條件,咱們要是不過去,還不合適。”劉經理滿臉的無奈。
這人怕出名豬怕壯,咱們有了名聲,法國佬就死皮賴臉地找上來!
秦亮笑了笑:“嗯,知道。他們是不是還強烈要求,讓咱們的四代機也登場啊?”
“沒錯,就是這樣,我看,他們邀請咱們是假,借機竊取咱們四代機的機密才是真的。”劉經理惱火地說道:“其實,我個人是不想去的,等明年去範堡羅航展也可以,咱們和英國的關係,可比和法國好多了。”
全球聞名的航展裏,可不僅僅有法國的巴黎航展,還有英國的範堡羅航展,兩個大型航空航天博覽會,一個在奇數年舉辦,一個在偶數年舉辦,正好錯開。
由於給英國改進了台風戰機,所以和英國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
法國佬?明顯有他們的想法啊。
秦亮點頭:“法國佬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既然他們要看,那咱們就讓他們看!”
“這……”
劉經理有些擔心:“空軍能答應?”
“四代機又不止殲二十一款。”
“您是說……320廠以及北方所的項目?”
當初立項的三代機,一共有三款,除了601的殲二十,還有320廠的強七,以及北方所的殲三十五!現在,秦亮是打算把這些項目推銷出去?
強七不合適,這是一款戰鬥轟炸機,載彈量大,突防能力強,這東西要是上了國際軍火市場,那顯然會破壞現有的國際秩序,不用說西方的警惕,咱們自己也不能這麽做。
那就是北方所的殲三十五了?
“三款四代機裏,北方所的研發是最慢的,現在應該剛剛造出來個模型吧?”
“這……的確是,他們在四代機上的技術儲備最少,最近這一兩年,又在幫德國佬搞項目,沒精力顧及這個四代機項目,而且,隨著殲二十首飛,他們那邊,估計對他們自己的項目也沒啥信心了。”
秦亮點頭:“嗯,就讓他們把那個模型帶走,不過……尾部的動力係統得改改。”
“怎麽改?”
北方所的項目,原本計劃用的是兩台中推,搞個中型戰鬥機,和其他的項目搞差異化競爭,現在……秦亮要修改動力係統?
“兩台中推改成一台大推。”
“為什麽?”
中台中推和一台大推相比,其實是前者更有利。
雙發的可靠性有保障,萬一一台壞了,另一台還能繼續工作,雙發的推力也大,就拿台風戰鬥機來說,一台九噸,兩台就是十八噸,而如果用單發的話,就算是用計劃中的融合了老毛子技術的項目,加力推力最多也就十五噸。
這樣算來,單發除了便宜,就沒啥其他優勢了,咱們這不是舍本逐末嗎?
“因為隻有單發,才能搞垂直起降戰鬥機啊,我們的這款外銷型戰機,是要一機三型,滿足多種用戶需求的。”
說得簡單些,就是要搶奪JSF的市場!
聽著秦亮的介紹,劉經理感覺越來越熟悉。
“秦校長,這好像是你們曾經和洛克希德公司的合作項目?”
當時洛克希德四代機競標失敗,秦亮就這樣忽悠過,讓他們搞一款中型戰鬥機,爭奪世界市場,原本是說好了拉著麻省理工和西工大一起幹,但是……
美國軍方還是不同意,再後來,西工大給英國人拉皮台風,導致洛克希德看不到市場前景,就放棄了。
現在……
咱們隆重推出這個項目,洛克希德公司會咋想?
秦亮笑了笑:“他們不幹,咱們就得幹啊,隻能怪他們沒魄力,和咱們有什麽關係?咱們和洛克希德的合作,不還是進展順利的嗎?比如把那個高空偵察機改成無人機……”
和洛克希德公司,還有其他合作,他們要是瞎比比,那合作可能會隨時終止!
現在的西工大,有這個底氣!
劉經理點頭:“既然您決定了,咱們就這麽做,話說,這次參加航展有些倉促,您都打算帶什麽過去?”
四代機,已經確定帶北方所的模型過去了,還肯定會在國際上忽悠,不知道會不會拿到訂單,既然要過去,肯定不止這一款啊,還得有其他的飛機!
“梟龍戰機,是我們主打出口型戰機,肯定得帶過去。”
四代機雖然好,但是昂貴,國際軍火市場,還是三代機為主的!
“隨著三代機的增多,各國都有高級教練機的需求,把我們的教練九和教練十都帶過去,肯定也能賣一批。”
教練九是超七的改款,也就是後世的山鷹,而教練十……這可是河溝子對麵那些家夥心念念的啊!
劉經理有些擔心:“教練十賣出去,會不會……被河溝子對麵那些人掌握技術?”
“銷售合同寫清楚,不能轉讓給第三方,而且在技術裏做限製,要是敢偷偷運到河溝子對麵去,那就直接係統鎖死,飛控程序自我刪除,看他們還怎麽用。”
“好吧。”
既然秦亮都有準備,那就聽他的。
“直升機方麵,我們的直二十也可以帶過去,畢竟這是一款先進的十噸級直升機,而且直升機的保密要求不高,賣出去,也能促進我們的直升機工業繼續前進。”
“好。”
“各種導彈,我們也可以帶一批過去,那些純出口型號就可以,讓全世界看看我們的實力。”
航展的全稱是航空航天博覽會,有航空,也得有航天!
有軍用,也得有民用!
“我們的C929客機,也要帶過去,法國佬是主場又如何,我們的客機價格便宜,質量一流,比空客好很多,完全可以拉回一筆訂單來!”
“嗯嗯。”
“航天院的同誌,也可以帶長征係列火箭的資料過去,萬一能承接國際航天發射訂單,那就更好了。”
“是。”
這樣一說,巴黎航展還真是非去不可了!
“秦校長,這段時間,您要不要就留在首都?畢竟接下來的籌備工作,還有許多需要您指點……”
“好。”
秦亮點頭。
僅僅第二天,北方所的人,就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秦校長,感謝您帶我們的項目過去,隻是雙發變單發,工作量很大……”
“不用考慮什麽隱身性,什麽氣動布局,隻要外觀上能過得去就行,真真假假,才不至於泄密啊,在原來的模型上修補都可以,這有什麽擔心的?”
啊?就這?
李工等人睜大了眼睛。
得知要把殲三十五帶去參加展覽,他們很激動,但是要改發動機……這可是大工程!
他們還發愁呢,秦亮就給出來了答案,直接找幾個木工師傅隨便改!甚至原本機身都不用動,把尾部修型就可以!
如此簡單粗暴的改動,三天的時間足矣!
“不過,我們該如何介紹飛機?”
第二個問題!
兩台發動機提供的推力,肯定比一台大啊!
“我們主打的宣傳是一機三型,除了有常規的陸基型,還有艦載型,還有更特殊的垂直起降型。”
秦亮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在垂直起降戰鬥機上,我們使用尾部主發動機和前麵升力發動機的方案。”
“雅克38的方案?”
“可以這樣想,但是這升力發動機,我們使用一根傳動軸帶動升力風扇的方案,這樣可以避免發動機的尾流炙烤地麵。”
在垂直起降戰鬥機上,很多國家都嚐試過,但是真正成功的就兩款。
英國的海鷂,用的是一台發動機的方案,前後都有噴口,這樣設計的最大問題,就是發動機得放在飛機的重心上,也就是中央!
屁股後麵的巨大空間,幾乎都浪費了,當年的F32就是這種方案,事實證明是不靠譜的。
F35能成功,和垂直起降的技術路線正確有很大關係,他們用的是獨樹一幟的升力風扇方案。
來源則是蘇聯的雅克38,主發動機布置在尾部,飛行員的後背還有兩台升力發動機向下噴氣,這樣的缺陷是發動機噴管直接對著地麵,導致地麵過熱。
地麵受得了,飛行甲板受不了!
美國佬的解決方案是升力風扇,從後麵的發動機引一根傳動軸過來,驅動前麵的對轉風扇,這樣吹下去的是冷風,而且還不用消耗過多的燃料。
當然,技術難題也有很多,傳遞兩三萬馬力的這根傳動軸,配套的齒輪等等,都對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不用說中間還有一個離合器,結合或者斷開這麽大的動力,可不容易!
但是,美國佬最後還是做到的,事實也證明這麽做沒問題,所以……
咱們當然也可以用!
如果這樣用的話,那後麵就隻能用單發!
雙發中推,如何驅動前麵的升力風扇?伸出兩根傳動軸,如何與前麵的升力風扇結合?
這些幾乎都是無解的工程學難題,所以……不管有多少自媒體,吹噓殲三十五的垂直起降款,實際上……都是無稽之談!
甚至還有吹噓用什麽電傳動。
一根傳動軸雖然對加工提出了很高要求,好歹重量輕,結構簡單,兩萬多馬力的電動機是什麽概念?更很快,還得有一個兩萬千瓦的發電機!
聽得李工等人麵麵相覷,本質上,他們感覺這個不靠譜。
實際上,為追求垂直起降能力,戰機的犧牲是很大的,就算是F35B實現了垂直起降,最大起飛重量、航程、載彈量等等,都有很大的限製,隨著咱們電磁彈射技術的進步,這條路線咱們就沒走。
但是,咱們不需要,客戶需要啊,作為一款外銷戰鬥機,就得想客戶所想!
“秦校長,這技術……能成嗎?”
“當然可以!”秦亮說道:“你們難道沒信心?”
“隻要您有信心,咱們就有信心!”李工開口。
“好,那就按照這些技術去準備宣傳手冊!”
“秦校長,咱們的發動機……”
單台發動機,推力畢竟還是小啊。
“在咱們現有的渦扇十基礎上,增加一下涵道比就可以。”
“那高空高速性能……”
“這個性能指標可以放一放,對用戶來說,四代機的噱頭就夠了,沒必要飛那麽快。”
當年有過一段時間,各國爭著在速度上突破,但是隨著發展,大家都發現,最大速度沒什麽用,大部分的空戰,都是爆發在跨音速區間的!
就拿F16來說,也能飛到2馬赫,但是實際上,1.6馬赫以上,速度增加很慢,油耗很大,幾乎沒一個飛行員會這麽飛。
至於後來的F35,最大飛行速度1.6馬赫,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也照樣沒阻礙這款飛機大賣。
配套的F135發動機,最大推力18噸,被成為最強的戰鬥機發動機,實際上,是靠增加涵道比來實現的!
原型F119的涵道比僅僅有0.3,所以能飛超音速巡航,而F135的涵道比0.57,大了幾乎一倍!
大家夥愕然。
多年的經驗,讓他們在追求高空高速性能上有著一種執拗,現在告訴他們,高空高速性能沒用……是有些難以接受,不過既然秦亮這樣說了,那就得按照他的來。
如果能打開出口市場,那將會是多大的蛋糕!
必須得按照秦校長的說法來改!
剛剛送走了北方所的人,航天部門的人就過來了。
“秦校長,咱們這次出去,要打開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你給咱們出出主意,怎樣能更精彩……”
哪怕沒有秦亮的指點,航天工業,也是要走出去的。
畢竟,航天工業一直都是處於國家投資階段是不行的,東方搞市場經濟,航天工業也得能賺錢才行!
八十年代,航天工業的老領導劉紀原就做出了走出去的方針,既能為國家賺取外匯,又可以鍛煉隊伍。
就在84年的秋天,航天工業裏十名先驅者組成的發射服務市場小組正式成立,很快,專門的外貿公司:東方長城工業公司成立。
出現在秦亮麵前說話的,就是發射服務市場小組的組長烏可力。
此時,他和他的小組成員,都在望著秦亮。
“萬事開頭難,我們隻要簽署了第一個發射協議,以後想要繼續發射,就會更加容易。”秦亮說道:“想要打入市場,首先從報價上來說,就得稍稍低一些,等打出了名聲,我們再提高價格也不晚。”
“嗯,我們也是這樣想的。”
秦亮有些尷尬,這些普通的建議,航天部門的人自然也能想到,低價打開市場,是咱們常見的套路。
自己得想點兒與眾不同的啊!
就在此時,手機響了。
“抱歉,我接個電話。”
秦亮打開手機:“喂,什麽?咱們航天係也要參加?沒問題啊,什麽,推銷北鬥二代?好啊!”
放下電話,秦亮突然有了主意。
“隻要利用咱們東方航天發射技術的,以後在北鬥二代組網之後,都能成為首批拿到北鬥二代終端芯片的用戶!”
給什麽甜頭?
當然還是航天上的!
北鬥一代,雙星定位原理,精度不夠高,同時高緯度地區照顧不到,所以,升級到真正的多顆衛星的全球導航係統,也就是西工大航天係的下一個任務。
而且,這麽龐大的衛星建設任務,完全不需要國家花錢!
北鬥一代終端的熱銷,就已經給西工大航天係帶來了巨額的利潤!他們完全可以自籌資金,研發北鬥二代!
這個時間切入點很好,全世界都沒有,那就得用北鬥!
哪怕在歐洲,目前的用戶數量,就已經突破了三千萬的用戶量,每台終端哪怕隻賺十美元,那也是三億美元的龐大數字,更不用說還有美洲,中東……
全世界的用戶數量,已經過億!
接下來,北鬥二代就得提上日程了。
靠著咱們厚積薄發的優勢,或許還能趕在GPS組網之前完成組網,到了那個時候,美國佬就徹底傻眼了!
壟斷衛星導航,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以後如果各種精確製導武器,也都用了北鬥終端,那讓誰打準,讓誰打不準,還不是咱們說了算!
給用戶北鬥二代的甜頭,既是幫助航天部門開拓市場,也是為了咱們北鬥二代壟斷市場!
畢竟,航天部門的用戶肯定也是搞航天的,對北鬥二代肯定感興趣!
在場的航天部門的眾人,都興奮起來。
“好啊!真是太棒了!”
“秦校長,感謝你們西工大給我們提供的巨大幫助。”
在大家夥的眼裏看來,這的確就是西工大在幫忙!
秦亮笑了笑:“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畢竟我們西工大的航天發展,也離不開國內航天部門的配合,我們是一榮俱榮。”
西工大在開發液氧甲烷發動機,以後肯定也要搞運載火箭,但是西工大可搞不來發射場,肯定需要國內航天部門配合,所以,大家夥是相互合作的關係!
“嗯,秦校長,我們還是得謝謝您!”
對航天部門來說,此時的激動之心溢於言表。
“嗯,我們航天部門,也得做好準備,必須得萬無一失,如果第一次發射失敗,那以後可就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