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假菩薩,真羅刹

字數:6202   加入書籤

A+A-


    李恒坐在糞水裏,臉色陰沉如水。
    他那麽好麵子的一個人,如今裏子麵子全沒了。
    人群中,葉楨的人帶頭罵道,“潑的好!虧我們以為相國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原來是假菩薩,真羅刹,官袍遮著狐狸尾,轎子抬著白骨架。
    虧得前些時日,我們還替你抱不平,怨不得人家半夜去殺你,做出如此豬狗不如之事,誰不想殺你。”
    另一人附和,“就是,先前我還不懂,那仁義雙俠說什麽除惡,殺相國府管家除的什麽惡。
    現在算是明白了,管家是他的走狗,定跟著他做了不少害人之事,人家仁義雙俠比我們眼睛亮,這才路見不平,行俠仗義。”
    “呸,我先前還覺得沈夫人帶著兒孫與他和離,有些過分,我現在恨不能打自己嘴巴子。
    殘害百姓,弄這暗齋的事都做了,那和兒媳扒灰定也是真的了,真是惡心。
    怪不得太子和郡主都說要讀書開智,以免被人帶著走,我們先前不就是被他假象蒙騙了麽。”
    ……
    一人帶頭,百姓紛紛跟著唾罵。
    陳伴君將葉楨和婦人領去宅子後,就回到了相國府,他此番出宮,是奉命帶人進宮麵聖的。
    聽得百姓們罵李恒,他也不急著催了。
    恰此時,王景碩帶著匆匆過來,“陳公公,平昌侯府的蓮花池裏,發現了十幾具屍體,其中有五具幼童屍骨。
    據侯府下人交代,那些屍體都是被暗齋客人淩虐而死的,聽說後花園的花壇下也埋了不少,眼下正在挖。”
    陳伴君冷了臉。
    李恒背著陛下犯下如此惡行,連累陛下都跟著挨罵,他心裏對李恒恨極。
    “來人,給李相國提幾桶水來,洗去他身上的汙濁,好去陛下跟前說清楚。”
    失了民心的李恒,再也翻不了身了,陳伴君連做樣子都懶得做了。
    李恒震怒,“陳公公,此事有誤會,本相會同陛下解釋清楚,還望陳公公做事留一線。”
    隻要沒定罪,他還有翻身的可能,容不得一個閹人如此作踐他。
    “這一線怕是留不得了。”
    時晏一手抱著白狐,一手提著個箱子。
    “這小白狐不聽話,在府上亂走,本王尋他,一不小心誤闖你家另一個密室。
    發現了幾十箱黃金白銀,還有十來箱如意膏,本王閑來無事,對醫術略有涉獵,若沒看錯那如意膏裏混了烏香。”
    他語氣淡淡,人群卻一下子炸開。
    連陳伴君都變了臉色。
    烏香是種毒,吸食後可讓人短暫亢奮,上癮後毀人心誌和身體,是西月國前朝月牙氏滅亡的元凶之一。
    大淵皇帝以西月月牙氏為警戒,嚴令禁止大淵百姓碰烏香,還因此製定了相關律法。
    種植販賣烏香者,處以極刑。
    也因此,大多百姓隻聽說過烏香,卻不識烏香。
    而李相國的密室裏,竟藏了十幾箱含有烏香的如意膏,他想做什麽。
    李恒亦眸色劇震。
    這些如意膏自是他用來籠絡追隨者的,隻要吸食上癮,無人離得了他。
    這麽多年,都無人查出烏香,沒想到竟叫時晏看了出來。
    “攝政王,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構陷我。”
    他還死鴨子嘴硬。
    企圖將這事說成是時晏的栽贓。
    時晏卻道,“本王可沒本事,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帶十幾箱如意膏到你家,本王找白狐時,可是有不少人看到的。”
    他帶著女兒夜逛相國府不是白逛的。
    剛就借尋白狐為借口,引著官差們發現了那密室。
    跟在他身後過來的大理寺官差,紛紛點頭。
    他們都是謝霆舟的人,時晏可是他們主子的未來嶽丈,他們豈有不配合的。
    李恒麵色鐵青,心裏已然不安。
    而時晏又不緊不慢地打開了箱子,將箱子內蓋上的圖標亮了出來。
    “這是西月前朝月牙氏的圖騰,烏香也產自西月,本王有些好奇,李相國與西月的關係怎如此好?”
    王景碩當即確定,“我曾在書中看過,這狼頭的確是西月月牙氏圖騰,莫非李相國是月牙氏後人?
    還是說,李相國與西月交好,才偷偷買來這許多烏香,害我大淵臣子?”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大淵百姓都容不得李恒。
    李恒心頭倏然慌亂。
    他讓人刻上圖騰不過是提醒自己,切勿忘記國仇家恨,幾十年來從未有人察覺不妥……
    圍觀的人群裏,有學子想到他們先前為李恒辯解的話,頓時慘白了臉。
    “先前昭寧郡主說,葉雲橫是李相義子,皇上也說西月與大淵的戰事是葉雲橫刺殺木雅頭人挑起。
    我當時還覺得是他們冤枉了相國,原來是真的,竟是真的……”
    他喃喃自語,無法接受自己竟幫錯了人。
    周邊的人將他的話聽的清楚,他們大多也是和他一樣為李恒發聲過的學子。
    想到李恒極有可能是叛國賊,甚至是敵國細作,先前有多信任他,現在就有多憤怒。
    一個石子砸在李恒身上,有人罵道,“狗賊剝百姓的皮為他織錦,吸百姓的血養他的膘,今日不砸死這雜碎,來日他的刀就要剁盡天下活路!”
    第二個石子砸下,是一位麵容清雋的書生,“我想起來,攛掇我替他抱不平的老師,是林翰林的學生。
    那林翰林眼下還在暗齋躺著,他和李恒是一夥的,學子聚眾講學是李恒他們策劃的,我們都被他愚弄了。”
    有人提起來,學子們也漸漸想起來,一時間學子們義憤填膺,李恒被糞水澆過的頭上,斷斷續續鼓起好幾個大包。
    有禁軍在,相府的下人也不敢當眾殺人,隻後知後覺的替李恒擋著。
    而有些李恒高價雇來的江湖高手,見此,認定李恒大勢已去,也不想與朝廷作對,紛紛暗自離開。
    被陳伴君吩咐去提水的人,終於來了,冰涼的冷水淋在李恒身上,冷的他不住地打哆嗦。
    可他身上的傷,讓他無法行走,隻能憤怒地閉上了眼。
    心裏安慰自己,陳伴君他們不敢當眾要他的命,他還得去麵聖,陳伴君更不敢讓他形容狼狽的進宮。
    隻要忍過這一時,他會有幹淨的衣裳,他也會設法讓自己再次體麵起來。
    他又慶幸,幸好他給兒子承業去了信,讓他切勿來京。
    隻要兒子和他私下養的那些人在,他們總有翻身之日。
    剛這樣想,就見葉楨揪著一個婦人過來。
    “陳公公,此人是平昌侯夫人身邊的仆從,她舉報平昌侯夫人非我大淵子民。”
    葉楨在盯著平昌侯府時,察覺了平昌侯夫人的異常,便綁了這老仆的孫子,借她之口曝光出來。
    老仆最寶貝的孫子在葉楨手裏,不敢作妖,撲通一聲跪下,“稟……稟貴人,夫人常與相國接觸,老奴無意中聽得她同相國提及,懷念家鄉,想將來死後落葉歸根。
    相國允諾她,會在她活著時,帶她回到自己的王朝。”
    平昌侯夫人都讓李恒在自家開暗齋了,兩人關係自然非同一般。
    陳伴君想到那圖騰,當即吩咐人將此事告知皇帝,又派人細搜平昌侯府。
    皇帝得知情況後,同皇後道,“朕想親自出宮。”
    時晏和葉楨都將證據攤他麵前了,他還在宮裏等著人進來解釋個什麽勁。
    聽了那有孕婦人罵他的話,皇帝心裏有些生氣,他是帝王,卻被一介婦人罵。
    但也不得不承認,的確是他用人不當,害了那婦人一家,也害了許多無辜百姓。
    故而,他不想在萬民審判李恒時,自己卻躲在宮裏。
    聽說李恒被潑了糞,他也不想讓他進宮,待審完直接送進大牢,也讓他受受挨餓受凍的苦。
    相國府光金銀都有幾十箱,這些年不知吸了多少百姓骨血。
    皇後強打精神,點了點頭。
    她傷懷雲王的死,聽說他屍體扭曲,手指呈鷹爪狀死死抓著地麵,是大火焚燒時想逃出去的姿態。
    可雙腿殘廢無法逃離,隻能活活被燒死。
    那是她的兒子,從她身上掉下來的骨肉,死得那樣慘烈。
    在皇帝離開時,她到底還是說了句,“陛下,燒死雲兒的會不會是葉楨?”
    先前她沒有懷疑,可禁軍在雲王府抓到了李恒的人,那麽巧的時晏為找女兒掀了暗齋,葉楨又發現了平昌侯夫人的身份有問題。
    怎麽看都像是一場預謀。
    皇帝歎了口氣,“若老二安分守己,誰能算計他,就算是葉楨殺了他,她還願意進宮同我們演這一場,說明她並不想與我們撕破臉。
    葉楨他們後頭做那麽多,未必想不到我們會猜到她身上,可她還是揭露了李恒。
    除了她和李恒的私怨,並非沒有助我們之意,這是個有大義的孩子,比老二勝出許多。
    皇後,雲王是我們的兒子,葉楨亦是時晏的女兒,時晏沒當著你我的麵,殺了雲王,已是給足了我們的麵子。
    而他之所以會如此,不過是因為葉楨在意太子,他不舍女兒為難。
    我們同樣在意太子,不願因和葉楨起齟齬失去太子,這件事便這樣吧,你我並非沒給機會,老二落得如此下場皆是他咎由自取。”
    “我知道。”
    皇後落下淚來,“我隻是一時接受不了,老二他竟沒了。”
    想到他死前可能遭受的痛苦,皇後就心裏難受得要命。
    皇帝太清楚她的想法,他身為父親,同樣難受。
    可事已如此,裝聾作啞是最好的選擇,又安撫了皇後幾句,皇帝乘坐轎攆親自前往相國府……